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優(yōu)質(zhì)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03:34:12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優(yōu)質(zhì)19篇)
時間:2023-11-28 03:34:12     小編:文鋒

通過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經(jīng)歷進行總結(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進步之處。寫一篇完美的總結(jié),要注重總結(jié)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專家為大家總結(jié)的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一

今天是“六一”,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我聽見前面有個阿姨在拿著喇叭喊賣點心了!我跑過去看了看,阿姨說可以品嘗一點,我拿了點綠豆糕品嘗了一下,還挺好吃,媽媽見我喜歡,就問阿姨多少錢一盒,阿姨笑瞇瞇地說:“十元錢一盒。”媽媽馬上說:“要不然八元一盒,多買幾盒帶回家。”阿姨說:“您就別砍價了,我們都是小本生意,要不這樣,您買五盒,我們送您一盒,您看行不?”媽媽見砍不下價,就買了五盒,提著六盒回家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開心地說道:“這可真是劃算,六十元的東西被我們五十元就買下了?!闭f完就拿了一塊綠豆糕塞進嘴里。爸爸看我這個樣子,就說:“那你覺得是八元一盒,買六盒劃算,還是十元一盒買五送一劃算呢?”我說:“當然是買五送一了?!卑职终f:“你看,如果八元一盒,就是6x8=48元,十元一盒呢就是5x10=50元,你看哪種劃算?”我想了想,便說:“售貨員真精明。”

看來,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二

這學期快要結(jié)束了,我們已經(jīng)進入復習階段了,在數(shù)學復習期間,我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新的理解。

我感到復習最大的收獲是掌握了一些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比如:小數(shù)加減法,只要將小數(shù)點對齊,運用整數(shù)加減的方法計算就行了;圖形平移的方法是:先選擇平移圖形中的.一個點,按照題目的要求平移幾格,然后再找另一個點平移幾格,畫出和平移圖形同樣大小的圖形就完成了。再比如,判斷軸對稱圖形,要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看兩邊的圖像是否會完全重疊。

我的困惑是:如果將這學期所學的知識融合在一起的題目,我做起來可能有難度了,我要多多思考,一步一步地計算,盡可能地做對。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三

暑假就要結(jié)束了,媽媽為溫故我五年級的知識,特意抽出一天的時間來幫我復習,我知道,這不僅僅是復習,更是我開學前收心的學習。

在完成這些試題中,我只錯了一道題,那就是“升”的問題。因為我在概念上和量地問題上,一直都是模糊的狀態(tài),才會有這樣的錯誤出現(xiàn)。媽媽問我:“有一個正方體的容器,且容器里面裝滿了水,棱長是6分米,那么此時的水有多少升呢?”這下子可給我搞暈乎了。我知道,這是五年級地時候?qū)W多的`內(nèi)容,這會早不知還給哪個老師了。

突入起來的問題,真是把我搞得很暈很暈,我該如何回答,心里一直在揣摩著:“66=36立方分米,36立方分米=36升,所以就是36升?!闭Z氣連貫,一點也感覺不到我的緊張,媽媽直搖頭:“那已知的棱長,干啥用??!”“等等,你看是這樣不?”我連忙把話打斷,“666,等于216升,對不?”

呵呵,媽媽笑著說:“基礎的東西,一定要弄懂,條理清晰,才能學得扎實。”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四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的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厘米,寬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啊!這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么簡單,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終于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里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么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yè)基本上完成了,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五

今天,我媽媽生病了,頭很疼。可是我和弟弟早飯還沒吃,已經(jīng)餓地饑腸轆轆了。媽媽拿出20元,讓我去買一些土豆和番茄。拿過10元錢后和弟弟一塊到樓下了。

我和弟弟快步走到“陽光生鮮超市”,利索地挑了三個土豆和五個西紅柿,放到稱上稱,結(jié)果土豆3.9元,西紅柿6元?;氐郊?,媽媽對我說:“西紅柿和土豆多少元?平均每個多少元?”我脫口而出:“土豆3.9元,番茄6元,土豆平均每個用3.9除3等于1.3元,西紅柿用6除5得1.2,平均每個1.2元!”媽媽聽后,笑呵呵地說:“數(shù)學得不錯1以后也要多練練啊!”聽了夸獎,我心里樂開了花。從今以后,我要學習更多知識,更多數(shù)學中的奧秘,長大以后為我們可愛的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愛數(shù)學!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六

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shù)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數(shù)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fā)車一次,3路車每5分鐘發(fā)車一次。這兩路車至少再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fā)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不能解答。爺爺疑惑地看著我:哦,是嗎?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shù)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地大笑起來。

此時爺爺說:那好,現(xiàn)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zhì)數(shù),求互質(zhì)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就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乘積(3х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也就是兩路車至少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fā)車。爺爺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爺爺?shù)脑?,我高興地舉起雙手。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七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非常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80厘米,寬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是有點難度的呀!可是再難也要做出來??!這時,我便似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么簡單,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終于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里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么難,只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是非常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yè)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非常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八

星期六,媽媽交給小明一個“重任”——去市場買魚.

市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擠到魚類區(qū),剛好看見馬大叔在賣魚,馬大叔的魚都是活魚,很新鮮,所以被買走了很多,但還剩一些鯽魚,魚雖少,不過條條都活蹦亂跳,想要掙脫盆的約束.

小明說:“馬大叔,我是你這的???這些魚全賣給我,便宜點.”

馬大叔一聽,哈哈一笑,說:“小小年紀就會討價還價了,行,給你個機會!”只見他拿起稱連同筐子稱了一下,說:“這筐魚原來連筐重28千克,有一家飯店一次買走了一半,然后又來了一位顧客,買走了剩下的一半,現(xiàn)在連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現(xiàn)在還剩多少千克魚,我就以最低價賣給你!”

小明可是個倔強、不輕易服輸?shù)娜?他開動腦筋思考了起來:“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魚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賣掉了24千克.然后倒過來想,把現(xiàn)在剩下的魚看作一份,那位顧客來之前還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顧客來之前還有兩份,那家飯店買走的魚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魚原來就是4份,一共賣出了三份.”

想到這里,小明高興的說:“我算出來了,現(xiàn)在筐里還剩24÷3=8(千克),這個魚筐重2千克!”

馬大叔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小明真厲害,好,我兌現(xiàn)剛才的諾言!”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九

“吃一塹,長一智”這句格言陪伴著我走過五個學年,給了我巨大的啟示。

一天,我們正進行著數(shù)學第三單元的考試。叮鈴鈴,開始考試了,當我看到那張卷子的時候,我的臉上不禁浮起了笑容,因為這張卷子中的題目非常簡單,我有十足的把握考出個滿分。很快我就做完了,心想:這么簡單的試卷我就不用檢查了,媽媽肯定會表揚我的…想著,下課鈴聲就響了起來,我得意洋洋地就把試卷交了上去。

回到家里,媽媽向我詢問今天的考試怎么樣,我向媽媽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很自信地說道:“沒問題,一定能考滿分”,媽媽說:“不要驕傲,驕傲使人退步呦”,我不以為然地說:“這次的試卷非常簡單,你就放心吧!”說完就上床睡覺去了。

第二天早晨,數(shù)學老師滿臉微笑的走了進來,這說明大家考得都很不錯,很快我就拿到了我的'那張試卷,我迫不及待地望向成績欄的方向,可是那上面并沒有預期中的“一根大蔥,兩個雞蛋”,而是—89分,跟我預想中的分數(shù)整整差了11分呀!看著這幾個大大地紅叉叉,我覺得我心中的大石頭掉了下來,可是并沒有平安落地,而是聽到了一聲悶響,碎了。

回到家,媽媽看到我垂頭喪氣,神色黯淡,對我問道:“是不是考砸了”,我點了點頭,有一種想哭的沖動,媽媽安慰我道:“沒關系,這次考砸了沒事,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只要吸取了此次的教訓,下一次就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聽了媽媽的話,在下一次的考試中我一點都不驕傲,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做著每一道題,果不其然考了一個滿分。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shù)學。

這個學期,教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p>

昨天晚上,我母親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母親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可是營業(yè)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后,馬上糾正了營業(yè)員的失誤。

不僅營業(yè)員阿姨夸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shù)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母親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并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要是沒學好這門數(shù)學,以后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一

數(shù)學日記的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同學們可以寫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小學頻道為大家提供了數(shù)學小日記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8月14日,我突然感冒了,一下子鬧了8天。好了之后,我對這次生病做了一次統(tǒng)計。具體如下:

第一,時間的代價——8天。這8天里,我不能出門玩,不能跑步,不能學習,我什么不能做,媽媽也不能出門,我在這8天里很郁悶。

第二,金錢的代價。我在這8天的具體花銷如下:

1、打了7次針,一針3元。3×7=21(元)

2、輸了5天液,一天25元。5×25=125(元)

3、打了一針退燒針5元。

4、2盒6元的嚴迪。2×6=12(元)

5、一盒21元的清開靈。

6、一盒9元的感冒顆粒。

7、化驗血相一次13元。

共計21+125+5+12+21+9+13=206(元)。

原來一次小小的感冒要付出這么多的代價。以后,我一定要好好鍛煉身體,少生病。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小日記范例4

我們已給本學期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又迎來了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吃過午飯,媽媽帶我到山坡上去找小棒。我和媽媽先把茅草的桿子砍回家,然后媽媽用米尺量10厘米長一根,用剪子剪斷。媽媽一邊剪,一邊讓我數(shù),數(shù)到10根就捆一捆。

捆了10捆,媽媽說,好了,不剪了。然后,媽媽叫我把10捆打開,兩根兩根的數(shù),數(shù)到100;又5根5根的數(shù),數(shù)到100;我都數(shù)對了。媽媽問我:還可以怎么數(shù)?“10根10根的數(shù)”。

“10根一捆,你說100根要捆幾捆?”我想了一下,說:“10捆。”媽媽高興的說:“對,你真聰明!”我覺得數(shù)數(shù)真有趣!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小日記范例5

有一天,我正在課室做數(shù)學作業(yè)。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數(shù)學的題目弄不懂,這道數(shù)學題目是:求一個長方體的體積,題目給了我兩個條件,橫截面的面積是30平方厘米,寬是6厘米,我想:長方體的體積不是長乘寬乘高嗎?為什么題目只給我們底面積和寬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去問數(shù)學老師了。

老師看了看題目,對我說,橫截面就是長方體的底面積,寬在題目上所表示的是長方體的高。這下子我終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長方體的體積。我又學多了一個新知識,我真開心啊。

后來,我看見這樣的題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師教我的方法分辨出與這種類型的題目解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這個知識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我利用它破除了很多我不會的題目。我的心里比誰都開心,因為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鞒鰜?,好好的利用它們,破除出更大的難題和考驗。數(shù)學的知識真是學無止境,讓我們學都學不完。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學好高深莫測的數(shù)學問題。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二

12月6日,星期六,是我奶奶的生日。生日那天,爸爸先送我去打羽毛球,我學羽毛球的時間是上午10:00-11:50。我們羽毛球班里有15個學生,每次上課開始,畢老師會讓我們先熱身,每個人要顛球500個,然后,撿羽毛球50個,每人打3組,一組要打5次。之后,讓我們排成1列,每列5人,練習揮拍的動作,揮拍的動作有4步,如果誰扣球時,5次不過網(wǎng),就要做100個蹲起。這次我做了20個蹲起,只有1次沒過網(wǎng),最多的同學做了100個蹲起。我們打得很開心。

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媽媽不喜歡吃蛋糕,我把媽媽的二十分之一塊蛋糕給了牛牛,這下子牛牛就有了最大的一塊,也就是二十分之二塊蛋糕。牛牛很開心,我也很高興,因為,我用學過的分數(shù)解決了問題。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三

今天晚上,我正在做作業(yè)。突然,哥哥走過來,對我說:“曉煒,我出一道題考考你,題目是:一張厚度為0.01厘米的紙,對折30次后,大概有多少厚?”“還不到一分米吧!”我脫口而出。哥哥說:“錯!你還是用計算器算算吧!”于是,我便按起計算器來?!鞍?最后的得數(shù)竟是107374.1824米,比高樓大廈還高出好幾百倍呢!”我看著眼前的“天文數(shù)字”嚇了一跳。

哥哥說:“其實這種例子還有許多,比如:面團對折一次就拉出2根面,再對折一次就是4根面,對折三次就是8根……每拉一次,拉出根數(shù)就是上一次的兩倍,如果這樣對拉拉10次,就會有2×2×2×2×2×2×2×2×2×2=1024根了!”

看著哥哥那得意洋洋的樣子,我想:這么小的數(shù)據(jù),竟然能算出這么大的數(shù)字來,這真是不可思議啊!數(shù)學真是無奇不有,無所不在。我以后不但要學課本的數(shù)學,還要學好生活中的數(shù)學。不然又要被哥哥的難題給難住了。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小學,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四

小學趣味數(shù)學對小朋友數(shù)學學習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同學們一定要多學多練。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nèi)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nèi)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nèi)取出,再記下量筒內(nèi)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jié)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jié)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啊。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jié)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huán)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五

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是我們每一個個教師共同的責任,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切實增強學校安全教育的實效,那么,安全教育就必須有機的融入我們的教育教學之中。

例如數(shù)學課堂上,在教學第五單元“平面圖形的面積”這一部分幾何知識時,我讓學生準備剪刀、卡片、尺子等操作工具,這是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準備的`,如果學生沒有準備好則會影響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質(zhì)量。我在制定這單元的教案時就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上,特別對于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使用剪刀這類工具肯定會有一定的危險,所以在教具準備中就提前與學生進行紀律上的約定,規(guī)定只能在相應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的使用工具,活動完畢立即妥善放置,放學立即帶回家不再帶到學校。有了事先的計劃和準備,才能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進行防范,也更能規(guī)范教師、學生的課堂行為。所以,我每次講到這部分內(nèi)容時,都未發(fā)生過安全事故。當然計劃制定得再完美,也需要教師在實際上課活動中進行落實,如果僅僅把計劃停留在紙面上就成了紙上談兵了。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六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這道題就是這樣的:一個長方形的周長就是280厘米,寬就是40厘米。以這個長方形的一條邊為底,作一個高為50厘米的三角形,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我看了,心想:呀!這道題還就是有點難度的呀!可就是再難也要做出來?。∵@時,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訴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還沒講完我就恍然大悟,原來這題這么簡單,算式就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著終于把自己不會的題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對了,心里樂開了花。其實,任何題目都不怎么難,只就是沒有動動腦筋而已,只要動動腦筋,任何題目都就是很簡單的。

快要開學了,我的作業(yè)基本上完成了,也沒有什么太多的'困擾。我的寒假計劃完成的很好,讓我們新的學期了,展翅高飛吧!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七

一天,馬小跳正在玩游戲。突然聽見大叫一聲,原來是寶貝兒媽媽的圍裙被飛濺的火花燒了幾個小洞。

馬天笑(爸爸)說:“可以把破的地方補上去?!瘪R小跳說:“那要準備多少布呢?”寶貝兒媽媽高興地說:“這里的一個正方形正好是1平方分米,2個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可以數(shù)數(shù)看呀!”“好??!”馬小跳邊說邊數(shù),“這里有4個三角形,也就是2個正方形,2平方分米,再加上其他的正方形,一共18平方分米。”

“你真厲害!”寶貝兒媽媽說,“要不,補圍裙的活兒也交給你了?”

“??!”馬小跳拉長了臉,怪叫一聲就轉(zhuǎn)身跑了。

今天我學了一個陌生的分數(shù)種類:百分數(shù)。

百分數(shù),就是像22/100,寫作22%,(%是百分號)讀作百分之二十二。像22%,28%,99%。。。這樣都是百分數(shù)。表示一個數(shù)占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百分數(shù)也叫作百分比,百分率。

生活中也有很多百分數(shù),就像我剪下來的這個:酒精度:12%,配料:100%葡萄汁。

這是從爸爸的酒瓶上剪下的,表示酒精占一瓶酒的12%,葡萄汁占這瓶酒配料的100%,也就是全是葡萄汁。

還有一道書上的題:

參加人數(shù)(100人)美術組體育組科技組手工組人數(shù)14382226百分數(shù)14%38%22%26%答:美術組14人,占100人中的14個,14÷100=14%。體育組38人,38÷100=38%??萍冀M22人,22/100就是22%。手工組26人,26/100就是26%。

奧數(shù)學習時,我學到了這樣一道題:

看起來這題很難,但不一定做起來難。我是這樣想的:從每個紙箱取出30個皮球,就從10個箱中取出30×10=300個,剩下的是原來的7個紙箱中的皮球。我們之后該怎么求?很容易,轉(zhuǎn)念一想。拿現(xiàn)300個皮球,相當于10—7=3個紙箱中的皮球。現(xiàn)在知道了吧!想要求一個紙箱中皮球數(shù),300是3個紙箱中皮球數(shù),一個紙箱中的皮球數(shù)用300÷3=100就成了。

30×10÷(10—7)。

=300÷(10—7)。

=300÷3。

=100(個)。

答:每個紙箱中原來有100個皮球。

難題是要動腦筋想的,這種難題轉(zhuǎn)念一想,舉一我也能反三。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八

別人都覺得數(shù)學很難學、枯燥乏味,甚至有人厭學,但是我眼中的數(shù)學卻是豐富多彩、趣味橫生的,是一門人人都會的基本功。它非常重要。

假如你是經(jīng)商的,你不可能不會算賬,用計算器,那也是得先會數(shù)學,要不然會虧本。你總不能把三瓶可樂九元錢收成六元錢,因為一瓶可樂三元錢。

假如你是發(fā)射火箭的工作人員,你不可能不會算術,你也不可能不會看小數(shù)點。你要是錯了一步算術,也可能會導致火箭爆炸。

假如你是數(shù)學老師,你不可能不會數(shù)學。你要是不會數(shù)學就不會去教學生數(shù)學,也不可能去改卷子、出題,那樣不僅會搞糊涂自己,也把學生搞暈了。

假如你是攝影師,你也是可能會搞錯照片的尺寸,把7寸搞成12寸,這樣的話,你的生意會越來越差。

……。

看看,你要是不重視數(shù)學,不正視數(shù)學,你可能就是那些犯數(shù)學迷糊的人之一。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叫我們正視數(shù)學,重視數(shù)學,喜歡數(shù)學,愛上數(shù)學!當你愛上它后,它就是我所說的那樣,豐富多彩、妙趣橫生!

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篇十九

到晚上,我望著窗戶外面漆黑的天空問媽媽:“媽媽,你說,晚上天這么黑,那些郊游的人迷路怎么辦?”媽媽指著一顆星星說:“喏,你看,那是北斗星,它在北面,所以,那些人只要看見北斗星,就不會找錯方向?!薄班?,原來是這樣呀!”我舒一口氣,然后睡著。

數(shù)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留心觀察,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8775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