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優(yōu)質(zhì)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16:10:12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優(yōu)質(zhì)14篇)
時間:2023-11-28 16:10:12     小編:雅蕊

教案的編寫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教案時要注重教學評價的設計,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接下來是一些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教案經(jīng)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一

預設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領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鍥而不舍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3、學習描寫昆蟲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周圍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1、有關昆蟲的謎語。

2、法布爾圖象的投影片。

3、描寫蝴蝶的一首短詩。

課程實施過程:

課前游戲:

猜幾個關于昆蟲的謎語。

一、導入新課:

1、剛才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對昆蟲的了解還真不少!在上一堂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來自法國的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就是——法布爾。

2、(投影示法布爾圖)。

瞧,這就是法布爾!你覺得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學習第1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

(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1、打開課本,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到了法布爾的衣袋?

知道這鼓鼓的衣袋里放著的是什么嗎?

從這兒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板書:著迷迷戀癡迷)。

(1)法布爾終于找到了歌唱家紡織娘;。

(2)法布爾放鴨子后經(jīng)常去觀察昆蟲,雖遭父母責罵,依然癡迷于昆蟲。

3、小組學習:

投影學習要求:

a、自由讀2-10自然段,劃出讓你感覺到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沒用的玩意兒”指什么?為什么加引號?

5、過渡:法布爾就是這樣一生癡迷于昆蟲的研究,他專心地觀察、探究昆蟲,常常忘了周圍的世界.父母的責罵也絲毫不能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憑著這種癡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進了科的殿堂,成為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有影響的昆蟲學家!

齊讀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爾圖,同時出示句式:

看著法布爾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現(xiàn)在請你想想課文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作題?

7、你從法布爾身上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四、遷移訓練:

1、其實,只要你用心觀察,昆蟲是很可愛的,它們的外形就很有特點。

找出課文中描寫昆蟲的句子,讀一讀。

2、老師學了這篇課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寫了幾句,想看看嗎?

投影:像指揮棒一樣靈活的觸角,

像鮮花一樣斑斕的翅膀,

像晨曦一樣輕盈的體態(tài)。

你翩翩飛舞著,

美麗了人們的視線……。

能看得出寫的是什么嗎?

3、課外,我們也觀察了昆蟲,也想來寫幾句嗎?

用一段話描寫一種昆蟲的外形。

4、交流。

五、課后作業(yè):

1、繼續(xù)觀察昆蟲的生活,完成一篇觀察日記。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昆蟲記》讀一讀。

設計理念:

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閱讀是學生帶有個性的學習活動,每個學生由于其個人經(jīng)歷與知識閱歷的不同,面對相同的文字,產(chǎn)生的內(nèi)心體驗不盡相同。課在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基礎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文本的對話,使他們在總體把握文本的內(nèi)容,定下與文本對話的情感基調(diào)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

2、教會學生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文課,我只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樣讀中,引導學生去領悟文字中間蘊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義。從而獲得更多的內(nèi)心體驗,更完整、準確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與“訓練”并重。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绷η蟀选案形颉迸c“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說話、引導、朗讀、想象、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使語言形式的掌握與內(nèi)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叉,有機結合,放飛學生的靈性!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中的句子,抓住細節(jié),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深意,能感受課文中母親對小男孩的關懷與信任,寬容與理解,感受母愛的平凡與偉大。

3、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細節(jié),品詞析句,感悟母愛。

教學難點:

在讀中體會人物內(nèi)心世界,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看不見的愛》這一課,齊讀課題。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文中不小男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失敗了無數(shù)次仍堅持不放棄,是什么力量支持著他呢?(母愛)。

二、讀文感悟。

那么就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默讀課文,動筆畫出體現(xiàn)母愛的句子。

1、生讀文畫句子。

2、畫完的同學仔細讀讀這些句子,看看你是通過句子中哪些詞感受到了這位母親對盲童的愛的。

3、生自由匯報,師相機引導感悟,指導朗讀。

重點感悟。

a婦女坐在草地上,從一堆石子中撿起一顆,輕輕遞到孩子手中,安詳?shù)匚⑿χ?/p>

他母親并沒有說什么,還是很安詳?shù)負熘觾?,微笑著,只是遞的節(jié)奏也慢了下來。

1)表演體驗。

你能學著母親做一做嗎?撿起石子,遞出去。做著,做著你有什么體會,有什么感受?

2)你再默讀這兩句話,想一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3)討論:母親為什么要孩子打彈弓,并且要一直撿著,遞著。

4)文中兩次用到“安詳”“微笑”這種重復用法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5)感情朗讀。

6)同學們,此時母親遞出去的僅僅是一顆顆石子嗎?她還遞出什么?

b他母親對我笑了笑,說:“謝謝,不用!”她頓了一下,望著那孩子,輕輕地說,他看不見。

c“的孩子都這么玩。”你是怎么理解母親的這句話,帶著這樣的感情讀一讀。

d“我告訴他,會打中的?!蹦赣H平靜地說,關鍵是你做了沒有。”談談你的感受。

6)師生合作讀對話。

7)這樣的母愛創(chuàng)造了什么?

那一聲清脆的瓶子破裂聲打破了寧靜的夜晚,從瓶子的碎裂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激情結語。

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大愛無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大愛無形,似陽光空氣,無處不在。讓我們帶著對文中母親的敬仰,帶著對人間這份最真摯的愛的領悟再來讀讀課題。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三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認識了字詞,理清了課文思路,(板書課題:狼牙山五戰(zhàn)士)看誰能根據(jù)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nèi)容。(板書:接受任務、痛擊敵人、引上絕路、頂峰殲敵、英勇跳崖)。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去領略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氣概,讓他們“驚天地,泣鬼神”的品質(zhì)再為我們進行一次精神的洗禮!

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疑問。

學生:老師,您錯了,應該是“壯士”而不是“戰(zhàn)士”

老師:這位同學提得很好,為什么叫“壯士”?你認為怎樣的人。

才能稱為壯士?

學生:勇敢、頑強、堅強不屈、英勇過人、不怕死。

老師:說得好!那么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五位壯士不怕犧牲英勇頑強呢?讓我們再次走入這篇課文。

二、研讀痛擊敵人,感悟英雄氣概。

(一)師:五壯士在同敵人作斗爭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場面深深打動了你。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場面有的讓我們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讓我們感覺熱血沸騰。找出最能打動你的語句,勾畫出來,用心讀。

師:下面誰來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三)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獻身的精神。

師:1、請同學們高聲朗讀課文6—9自然段。

我想讀完后會有一個詞跳入你的腦海里,是哪個詞?

(英勇壯烈、視死如歸、寧死不屈、??)。

說得真好。請同學們看圖片,你能說出文中哪幾句話是寫這畫面內(nèi)容的嗎?誰來試一試。

(請同學們利用畫面理解詞語屹立:意思是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wěn)固地立著,課文指五壯士意志堅強、不可動搖?!疤魍保合蜻h處看。)。

他們當時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對,“臉上還露出勝利的喜悅”

師:齊讀這句話。你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回答為什么他們有這個表情嗎?

齊讀: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

師:讀得不錯,姐下來思考:五壯士是怎么跳下懸崖的呢?再讀他們跳下懸崖的句子,邊讀邊想當時的情景。

(四)課后練習。

1、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一定深受教育,有什么想法?請寫一篇讀后感。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體會“安詳”、“微笑著”等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恰當?shù)恼Z速語調(diào)。

3.從母親耐心地陪伴、激勵盲孩子打彈弓,最后終于打中目標的事中,體會到母親執(zhí)著、堅韌的愛,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整體入手,初步感知:

1、導入新課。

在你的家人中,你覺得誰對你,他是怎樣對你的,舉個例子說說。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文中的媽媽是怎樣的愛她的孩子的。

板書課題:看不見的愛學生齊讀。

3、通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這對母子之間的一件什么事。我們可以說這位母親對盲孩子的愛是(不同尋常)的。

二、重點研讀,深入感悟:

1、,找出表現(xiàn)這份不同尋常的愛的語句,把它劃下來,再讀一讀。

(1)交流。

出示:對話部分4-13節(jié)。

指名讀句理解,談感受。(每談一句,讀好一句。)。

隨機板書:和別的孩子一樣。

關鍵是做了沒有。

健康、快樂地成長。

2、指導朗讀對話部分。

3、除了對話部分,我們還找到了兩處重點描寫母親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

(1)出示:那位婦女-----微笑著。

他母親-------慢了下來。

齊讀這兩句話。

(其中蘊含著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因為孩子看不見,只有從母親輕柔的動作和態(tài)度中感受到愛與鼓勵。隨機板書:母親希望她的孩子能夠在她的鼓勵下和別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3)再讀這兩句話再次感受這位母親不同尋常的愛。

4、男孩感受到這份母愛了嗎?你是通過那些句子知道的?畫出來讀一讀。(描寫盲孩子練習打彈弓的語句)。

讀了以后你覺得男孩練習時的表現(xiàn)怎樣?(不向困難屈服)。

(1)出示:走出不遠,身后傳來一聲清脆的瓶子的碎裂聲。學生齊讀。

就在這一剎那,男孩、母親、作者分別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根據(jù)提示,展開你豐富的想象,寫一段話。(交流、評議)。

三、小結。

四、作業(yè):給最關愛你人寫一封信。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五

1.認識11個生字。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特殊母愛。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全面認識母愛;。

2.激勵學生在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磨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從生活自理的角度,為人生奠基。

【教學準備】媒體資源。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當你生病的時候,你是怎么辦的,是自己一個人去醫(yī)院看病還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呢?(學生討論回答)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在兒子生病發(fā)燒時卻忍心讓他獨自一個人去醫(yī)院看病。這位母親為什么會這樣做呢?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看看誰先找到其中的原因。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查工具書,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教師播放課文朗讀,進一步學習課文。

3.引導學生質(zhì)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重點感悟。

1.在朗讀過程中思考:哪些句子最讓你感動,為什么?

2.小組內(nèi)交流,無法解決的問題留待進一步閱讀時解決。

教師點撥:

(1)“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縮成一團?!?/p>

因為擔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覺得時間的流動艱難緩慢。母親等待獨自看病的兒子歸來,“度日如年”,足見愛子真情。

(2)“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煉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煉自己?!?/p>

讓孩子獨自去看病,是對孩子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母親飽受擔心與痛苦的折磨,所以說也是對母親自己的考驗。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離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么準確,但聊勝于無。”

這段話講的是母親這樣做的目的,即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學會生活?!翱谑谝粡埪肪€圖”,文中指告訴兒子看病的程序。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路線圖”泛指面對生活、面對困難種種應對的辦法,指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這是做父母的責任。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課后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詞典理解“雪上加霜、按圖索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3、培養(yǎng)學生鍛煉自我,自立自強,能感受愛,回報愛。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沐浴著父母的愛長大,父親是你的陽光,母親是你的月亮,你是父母的希望;我們滋潤著人間真情成長,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xiāng),多少回含著感動地淚花暢想未來。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親切的話語,熱情的鼓勵,嚴格的要求。請看大屏幕,一同欣賞一組畫面。(播放課件)。

師:欣賞了這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請三名學生談感受)。

師:是啊,媽媽都是愛孩子的,媽媽的愛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媽媽的愛是最無私的、偉大的。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面對生病的兒子,做過多年醫(yī)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給兒子找藥治病,反而逼著孩子獨自去醫(yī)院看病,你覺得這是個什么樣的媽媽?(生談看法)我們就一起走進20課《學會看病》去了解這位母親。(生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

師:請看自讀提示。(指名讀提示)。

(生按自讀提示自讀自劃,師巡視,了解自讀情況)。

三、品悟母愛內(nèi)心,感悟母愛真諦。

師:找到描寫母親心理句子的同學請舉手,你找到什么句子,母親當時的心情怎樣?

四、拓展總結。

師: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和感受呢?(生逐一回答。)師:是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無論是“精彩極了”的鼓勵表揚,還是“糟糕透了”的鞭策批評;無論是和風細雨的諄諄教導,還是言辭犀利的告誡警告,其實這都是對我們的愛,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感謝這位用心良苦的母親,她不僅磨練了孩子,也讓我們學會理解父母的愛。這位母親就是文中的作者——畢淑敏。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學會“斬釘截鐵、居高臨下、崎嶇、任務、墜落、雹子”等14個生詞,并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

(4)領悟課文寫人記事的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議、說,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五壯士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緊扣“壯”字體會五壯士的豪言壯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讀、議、說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人、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熱愛群眾、仇恨敵人、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他們偉大的獻身精神和忠于黨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質(zhì)。

難點:理解體會五壯士的"壯言"、"壯行"、"壯志",激發(fā)學生對五壯士的無限崇敬之情,從中受到教育。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啟發(fā)引導、讀中感悟。

學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夜幕降臨、皎潔、懸掛、遐想、奧秘”等10個詞語,會正確認讀。

2.朗讀課文,通過學習,初步認識月球的基本情況。

3.學習第1、2小節(jié),引導學生仿寫一段話。

4.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仿寫一段話。

三、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師:(出示句子)親愛的小朋友們,伴著這首柔和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吧!

1.音樂《春江花月夜》。

2.幻燈出示古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峽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3.師:這些古詩描寫的都與什么有關呢?——月亮。

4.出示月亮的圖片。

師:人們仰望晴朗的夜空,仰望高高地懸掛在夜空的那一輪明月,月光如銀,灑落人間,總會激起人們無窮的想象。

師:小朋友們,仰望著這一輪明月,你會想象什么呢?

生:我會想象……(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

5.師:是啊!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月球,去美麗的月球探險,好嗎?

6.板書課題:月球之謎。(齊讀課題)。

過渡:月球上到底有什么謎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大家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全文,學習詞語。

1.自由讀課文。(出示要求)。

2.師:要想了解月球,我們得先過詞語關!

出示詞語:夜幕降臨皎潔懸掛遐想奧秘努力細菌土壤水藻估計。

(開小火車讀—男女比賽讀—指名讀)。

3.師:會讀書的孩子老師喜歡,會讀書又會思考的孩子,老師更喜歡。思考一下,誰能告訴我課文中描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學生自由發(fā)言)。

過渡:月球之謎如此多,就讓我們走近月球,一層層揭開月球神秘的面紗吧!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九

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運用。

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本課時教案設計力求探索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開啟學生的思維。本堂課帶給大家兩個觀念,一是方法點撥比知識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開啟學生思維。

由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激趣導入。荔枝是這樣鮮美,很遺憾,今天我們不能品嘗,可我們可以通過白居易為我們留下的《荔枝圖序》來感受這人間美味。

看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研究:

(1) 序;

(2) 白居易;

(3) 教師講述:顧況與白居易的故事。

(4) 老師為什么知道得這么多呢?其實并不是老師記憶力強,老師只不過善于查資料。

資料的來源:

利用身邊的資料:課本、字典、課外書等;

向同學借資料;

查圖書館資料;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的要求是:讀通、讀懂、讀好。

(1) 結合課文下注釋讀,不懂的字問同學,還不懂的劃下來師生共同討論。

(2) 弄懂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 師生共同討論:還有不懂的地方嗎?趕快提出來,我們一起研究。

(4) 大家都讀懂了課文,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荔枝?

(5) 學生點評。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按順序; 講方法.

大家反復讀讀,動動腦筋,有問題嗎?

今天大家品嘗了鮮美的荔枝,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學會了怎樣讀書,還懂得向別人介紹事物要按順序:講方法,別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會深刻。但愿這對你今后的學習和交往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附:板書設計

《荔枝圖序》 (唐 白居易)

身邊的、朋友的、圖書館的

讀書步驟:讀通、讀懂、讀好

一 日

二 日

三 日

形 葉 花 實 朵 核 殼 膜 瓤 汁

整體 局部 外 內(nèi) 按順序

打比方 講方法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2)體會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上的應用價值,能利用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數(shù)學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習慣,堅定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使學生體會遷移、類推的數(shù)學思想,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本課件、練習題卡。

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jù)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在教學中我精心設計準備題,誘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概括交流,并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遷移、類推,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內(nèi)化和建構。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融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自主探究等學習方法為一體,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來解決新課。教學中,突出“五讓”的特色:書本讓學生自學;問題讓學生提出;規(guī)律讓學生發(fā)現(xiàn);疑難讓學生研討;評價讓學生參與。以上的“五讓”,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大約10分鐘)。

1、談話引入。

2、出示情景圖。

讓學生明確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用20元買3本筆記本和1支鋼筆,還剩多少元?讓學生獨立計算,并說出解題的思路。

3、回顧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運算,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4、揭示課題。

在實際生活中,文具的單價不僅僅是整數(shù),還有很多小數(shù)的情況。小明今天運氣就非常的好,趕上了文具店慶周年降價促銷的活動,價格由整數(shù)變成了小數(shù)。

由此引入今天的課題: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大約16分鐘)。

1、自主探索,嘗試練習。

使學生明白:雖然,文具的單價發(fā)生了變化,但是解題思路沒有變,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如果用分步計算的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解題思路再列出它的綜合算式。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明白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與解題思路的一致性,括號在綜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對一次性用綜合算式解答的同學要加以及時的表揚。

2、交流討論,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四個算式,通過小組交流、討論得出: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設計意圖: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先解決整數(shù)作條件的問題,再解決小數(shù)作條件的問題,然后再引導學生對所列出的整數(shù)算式和小數(shù)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從而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較好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大約10分鐘)。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我設計了四道闖關練習題。

第一關、我會算。

30×[480÷(24-8)]530+12×25÷60。

通過練習,鞏固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第二關、我會解決。

讓學生體會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小結,交流評價。(大約4分鐘)。

課堂總結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也是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進行評價。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一

1.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nèi)容比較充實。

2.習作練習: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內(nèi)容有新鮮感,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

3.自主發(fā)現(xiàn):能主動發(fā)現(xiàn)多音字,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分。

4.日積月累:讀讀背背有關天氣的諺語,讀讀認認關于調(diào)料的字、詞語。

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wǎng)了解科學技術的本領,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wǎng)等收集更多的資料作成剪報。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收集自己準備的科技新聞。

教學課時

4課時

1.激趣導入

機器人還能幫我們干什么?展開想象把你想象發(fā)明的機器人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fā)明。如果對誰的發(fā)明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討。

2.小組交流

前后兩方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快樂,探討機器人的本領。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3.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4.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發(fā)明真神奇,真美妙!看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fā)明,有所收獲!

不過,想真正發(fā)明你們想象中的機器人,必須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技能,長大后讓想象成為現(xiàn)實。

1.前幾天,有些孩子把想象的事物寫進了日記里,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也交流了自己想象中機器人,孩子們的發(fā)抿創(chuàng)造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

2.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的日記里,我們發(fā)現(xiàn)好多同學在想象中都有新發(fā)現(xiàn)。也許你有更多的發(fā)明要想說,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nèi)容,再寫一篇想象作文。

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準備寫哪些內(nèi)容?

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3.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4.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5.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6.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7.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8.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7.組交流: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fā)現(xiàn)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8.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9.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10.教師引導`小結:這六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別,進行擴詞練習。

11.拓展練習:交流課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1.讀一讀這兒的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diào)料和味道。

3.這八個字擴詞。

4.說出另外的跟調(diào)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1.導入:看見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兒。看到不同的花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nèi)ヌ剿鳎裉煳覀儗⒁獙W的一首農(nóng)諺就揭示了如何預測明日天氣,下面就讓我們?nèi)プx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諺語,帶有音節(jié)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nèi)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6.看誰最先背下來。

7.背誦比賽。

1.科學技術真神奇,可以讓人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樣的一個人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掌握豐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fā)明家!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二

教學要求: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內(nèi)容,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了解、體會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從而感受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美,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四年級語文上冊《海濱小城》教學設計。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體會文中描寫小城美麗景色的語句。懂得怎樣按一定順序觀察,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念方法,休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會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理清觀察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教具:實物投影,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昨天,我們欣賞了大海的景色,你們覺得美嗎?好,請大家一邊欣賞一邊跟著教師回憶課文內(nèi)容,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海濱小城》教學設計》。

2、多媒體播放海濱錄像,邊看這引讀。

3、作者寫海濱先寫了什么景色,再寫了什么景色?(板書:大海、沙灘)。

4、你覺得大海美在哪里?沙灘呢?(板書:色彩絢麗、動靜結合)。

5、在這樣廣闊無垠而又絢麗多彩的海濱的襯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前往――海濱小城。你會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二、學習第二部分:小城。

1、自由讀四-七段,說說作者寫了小城的哪幾個地方?再想想小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學生讀后交流。(師板書:庭院、公園、街道。美麗、整潔)。

找出留給你印象的句子,讀一讀。

那么,作者是怎樣寫小城的美麗和整潔的呢?

3、我們隨作者先來到庭院。學生觀看錄像,師范讀。

指名朗讀,找出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第一句)。

自由讀這一段,說說你覺得哪句話寫得美,為什么?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nèi)容:

課文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試一試”,“探究學習”,“學一學、做一做”,“議一議”,“助學提示”,“安全警告”,“評一評”等8個小欄目,指導學生學習釘紐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釘紐扣,教育學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經(jīng)常保持衣著整齊。

2.在感受勞動的樂趣的同時應注意安全。

教學難點:學會穿針和打止結。

教學準備:針線,布塊,雙眼扣和四眼扣各數(shù)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關投影圖片。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二、看看說說。

1.出示各種各樣的紐扣。

2.說說不同紐扣的釘法。(重點講解雙眼扣,四眼扣的釘法)。

三、想想試試。

1.釘紐扣首先要學會什么?

2.學生練習,互教互學。重點模仿穿針和打止結。

四、探究學習。

1.仔細觀察課文插圖,自學釘鈕扣的方法。

2.學生自己在布塊上練習釘雙眼扣和四眼扣。

3.說說釘鈕扣的注意點:定位,捏緊,對準扣眼進針,用雙股線正反面重復四五次,然后打結,剪去多余的線頭。

4.討論:正式在衣服上釘紐扣,該注意些什么?

(1)紐扣的位置要對準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筆做上記號。

(2)進針后,要把針線往上提,不能往旁邊啦,以免針尖戳到別人。

五、議議評評。

1.各小組展示釘好的紐扣,討論:

(1)釘紐扣時,在定位,進針,打結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

(2)說說還有什么釘鈕扣的方法?

(3)以后鈕扣掉了,你會怎么做?

2.推選代表說說釘鈕扣的過程。

3.小組評價。

4.小結:釘紐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要求學生學會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課外延伸。

把自己第一次釘鈕扣的過程寫下來,感受勞動的樂趣。

五年級語文課程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夏日捉蟬的樂趣。

3.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萬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們?nèi)祟愘囈陨娴沫h(huán)境。我們應該熱愛大自然,愛大自然就是要愛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讓我們走進臺灣女作家簡幀的散文,與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奧秘。

二、簡介作者。

簡幀(1961—)原名簡敏幀,臺灣省宜蘭縣人,家里世代務農(nóng)。臺灣新生代的代表女作家。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曾在佛光山擔任佛經(jīng)詮釋工作,后又任聯(lián)合文學雜志社編輯。1986年后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她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水問)(空勛(胭脂盆地)(女兒紅)等。這位女性作家從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題材,對人生和生命作不懈的求索,顯示了與現(xiàn)實精神并存的理性精神的力度。被評為“當代臺灣十二大散文名家”以及“散文二十家”之一,人稱有“奇?zhèn)b”風骨的女作家。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理解新詞。

4.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1-3)寫久違的蟬聲讓我感到夏天的到來。

第二部分(4-9)回憶捉蟬的孩童時代的樂趣。

第三部分(10)對聽蟬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四、研讀課文。

1.自由讀第一段,思考:作者寫久違的蟬聲,為什么要先寫“耳朵忙著聽車聲??”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況下,幾次被蟬聲嚇一跳?

3.怎么理解“夏天什么時候跨進門檻,我競然不知道!”

4.自由朗讀4-9段,思考:從哪些句段可以看出作者喜歡“捉蟬”?

5.選擇自己喜歡的精彩句段讀給同桌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6.相機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

7.為什么說“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8.齊讀第三部分。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08834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