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具體的方案來應對當前的挑戰(zhàn)和困難。方案設計時需要確保各項任務的合理性和協(xié)調性。方案的評估對于提高方案執(zhí)行效果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對已實施方案的評估結果。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一
二、活動時間:2012年5月23日。
三、活動地點:陽東縣大八鎮(zhèn)珠環(huán)學校。
四、參會人員:陽東縣團委領導、兩校老師、廣雅小學15名大隊委以及珠環(huán)學校全校學生。
五、活動理念:教育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觸及學生的心靈。新《課標》下的教育強調:教育內容要根據(jù)現(xiàn)實,依托現(xiàn)實,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我校的學生大都來自經濟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家庭,他們衣食無憂,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且缺乏責任感,他們遠離偏僻的農村,對貧窮的生活和單調的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缺少一份必要的關愛?!笆掷帧被顒幽茏岅爢T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與友愛,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
六、活動目的:
1.讓城鄉(xiāng)的兩個班級學生結成“一對一”的手拉手伙伴,通過系列的活動增進雙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間的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互相幫助,互相促動,共同進步。2.通過活動,讓隊員們真切地體會一份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
七、活動內容。
1.兩校教師手拉手。積極開展結對學校之間的互動式教研活動。立足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著力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教師間的結對,形成“傳幫帶”的聯(lián)系紐帶,共同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進一步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主體意識、爭先意識”,優(yōu)化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優(yōu)化教學評價促進結對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兩校學生手拉手。
(1)以開展學生“手拉手”結對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五個一”活動,即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寫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給小伙伴送上一份禮物(如一本書、一件文具或幫助訂閱一份報紙)、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學一種新知識(新本領)。通過城鄉(xiāng)學生之間的結對,切實使少先隊員在進城或下鄉(xiāng)的實踐過程中,接受鍛煉,改變觀念,更新思想。
(2)組織開展“城鄉(xiāng)小學生相聚”活動,努力給“手拉手”小伙伴創(chuàng)造見面機會,深入了解對方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增進友誼。
(3)以“我與小伙伴一起學”為主題,組織隊員觀摩或參加對方學校的學生活動或比賽。
(4)開展以生活體驗為主要目的的“我把小伙伴帶回家”活動。
八、活動程序:
1.全體活動人員進入聯(lián)誼活動會議現(xiàn)場安靜就坐;
2.主持人(兩校各派一名學生)肅場,作開幕詞和介紹嘉賓;
3.有請縣團委領導(莊雪笑書記)作重要講話;
4.兩校領導分別作講話,互贈錦旗(或禮物)。
5.廣雅小學向珠環(huán)學校贈送大、中隊旗;
6.主持人宣讀“結對子”名單;(現(xiàn)場“認親”)。
7.廣雅小學向珠環(huán)學校贈送物品(書籍文具等);
8.兩校學生交流學習經驗,分享成長心得;
9.兩校學生共玩游戲,促進友誼拉近距離;
游戲項目:(1)四人五足;(2)兩人三足;(3)袋鼠跳。
10.少先隊員代表講話,發(fā)表聯(lián)誼活動感言;
11.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12.兩校少先隊員與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九、注意事項:
1.做好出發(fā)前的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和活動安全;
2.少先隊員、大中隊輔導員在活動期間應配戴紅領巾;
3.誠懇待人,尊重對方,杜絕一切不良現(xiàn)象;
4.如有其他有關事宜,再作具體安排;
陽東廣雅小學大隊委。
2012年5月22日。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二
“手拉手學習十八大心連心感受新變化”
“手拉手互助活動”在當今社會有著豐富的教育內涵,是“跨世紀中國雛鷹行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實際措施。為隆重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以豐富多彩的手拉手互助活動為載體,教育引導廣大少年兒童,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感受黨、團、隊組織的恩情和關愛,決定開展“手拉手學習十八大心連心感受新變化”朱保小學劉莊小學手拉手活動。
一、
通過“手拉手”結對子,在全體少先隊員中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的高潮,增強愛國愛黨意識,同時引導少年兒童為社會、為他人、獻一份真誠、獻一份真情,幫助少先隊員從小樹立“團結協(xié)作、共同成長”的集體主義精神;幫助隊員在關心他人、服務他人的同時,形成友愛待人的情感,樂于助人的品格。
二、
手拉手學習十八大心連心感受新變化。
三、
1、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
2、引導隊員結對:。
(1)雙方提供結對學生名單和情況,組織雙方隊員聯(lián)誼結對。
(2)引導和組織學生通過書信、互訪等形式交流自己的學習、生活、活動情況,增進對友誼的體驗,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加強學校交流,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四、
第一階段:組織發(fā)動階段。
1、與對方學校聯(lián)系,確定人數(shù),商量活動內容,達成共識。重點說明本期有關學生活動的計劃,爭取家長重視、配合、支持。
2、選拔人選,在大隊、中隊組織的各項活動中表現(xiàn)好,聽從老師安排,遵守紀律;有愛心,自身素質好,多才多藝,表達能力強的少先隊員。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
1、介紹手拉手結對隊員名單。
2、贈送一條標準的紅領巾。
3、贈送共同成長禮物。
4、觀看《黨的十八大少年兒童版動漫宣傳片》;。
5、參觀校園,聽報告,感受學校新變化。
6、觀看朱保小學宣傳片,感受學校變化。
7、結對隊員交流。
8、總結講話。
第三階段:拓展延伸階段。
1、引導和組織學生通過書信、互訪等形式交流自己的學習、生活、活動情況,增進對友誼的體驗,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力爭每學年組織一次交流活動。
2、兩校進一步加強學校交流,拓寬交流范圍,豐富交流渠道,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五、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此次“手拉手”活動是積極響應黨團組織的號召,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共同成長”的精神開展的一項主題活動,全體人員都應將安全工作擺在首位,及時、細致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確保學生安全。
2、自覺自愿,量力而行。要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本著自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組織引導少年兒童參與活動。在活動的組織中,努力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3、及時總結,加強宣傳。兩校將加強對“手拉手”活動的宣傳,特別是對在活動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人物、典型事跡及報道、及時總結。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三
參觀特殊學校,學榜樣立志向。
20xx年3月24日周二下午。
:濮陽市特殊學校。
2、通過參觀聾啞學生的課堂,了解他們學習知識的過程;通過參觀聾啞學生的宿舍,了解他們獨立生活的情況;通過觀看聾啞學生雜技表演,感受他們精湛的才藝、陽光的心態(tài)。從而學習他們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品質,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并以此立下志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獨立自主,勇敢面對今后人生的任何挫折。
:油田一小五年級一班全體學生。
一:準備工作:
1、聯(lián)系特殊學校:徐浩然爸爸。
2、去特殊學校洽談:趙老師、孫主席、周珂欣爸爸、文芝涵媽媽。
3、歌曲教唱:高一楠媽媽。
4、聯(lián)系車輛:孫源爸爸。
5、物品準備:
(1)制作橫幅長竹竿2根班旗一面:李一鳴爸爸。
條幅內容:(同在藍天下牽手共成長——油田一小五年級一班“走進濮陽市特殊學校手拉手”活動)。
(2)買156張聯(lián)系卡捆書用的拉花:張紫軒媽媽、王長玉媽媽。
用途:本班學生每人一張,對方學生一人兩張。
(3)學生自備:
每個學生帶兩本課外書,送給結對子的朋友,或所在班級;。
每人帶一個交流本,方便到時書面交流;。
6、捆書打包:
7、攝像照相:攝像——濮陽市電視臺照相——馬臨風爸爸。
8、著裝:穿校服戴紅領巾。
9、人員分工:
總負責:趙瑛老師。
總領隊:孫源爸爸徐浩然爸爸。
副領隊:張擇煊爸爸周珂欣爸爸李一鳴爸爸。
分組:按教室座位分成四個大組。
組長:每個大組邀請兩名家長擔任組長帶隊。
坐車安排:1、2組坐一號車;3、4組坐二號車;。
二、活動過程:
1、30號下午2:00在學校校門口集合;。
2、老師整好隊,按4個大組站好,分頭由各隊的隊長帶上車;。
6、到會議廳舉行捐贈儀式:
(1)特殊學校領導致歡迎詞。
(2)班主任趙瑛老師講話(此行目的、意義等)。
(3)雙方學生代表發(fā)言。
(4)捐贈圖書。
7、觀看殘疾人藝術團雜技表演。
8、五一班全班同學表演手語歌《讓愛傳下去》。
9、合影留念。
10、議程結束,告別上車離開特殊學校,到達一小后家長來接。
三、注意事項:
1、必須遵守活動時間及安排,服從指揮,準時到達集合地點;。
2、進入特殊學校要保持肅靜,行動有素;。
3、見到特殊學校的領導、老師及同學要微笑、主動地問好,體現(xiàn)良好的個人素養(yǎng);。
4、和特殊學校的學生交流時,避免問到身體殘疾的話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
5、活動結束時要和領導、老師、同學說再見!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四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響應福建省紅十字會、福建省總工會、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福建省婦女聯(lián)合會、福建省殘疾人聯(lián)合會、福建省志愿者協(xié)會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廣泛開展第八個“福建愛心公益日》號召,切實重視和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團委決定,在20xx年元旦期間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顒拥膶嵤┓桨溉缦拢?/p>
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海滄區(qū)關于進一步解決好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問題的通知精神,進一步發(fā)揚海滄區(qū)弱有所助、難有所幫、病有所醫(yī)的扶貧幫困的精神,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海滄區(qū)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充分發(fā)揮生力軍的作用。
20xx年元旦前后。
深入開展愛心捐助、走進社區(qū)、和義務演出等活動,各盡所能,確保“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取得實效。
1、送冬衣、獻愛心。
開展“冬衣暖人心”的活動,組織幼兒園全體幼兒和老師開展募捐工作,把家中不穿的衣物捐獻出來,獻給更需要它的人。
(1、衣物無明顯破損、無大面積污漬。
2、不接受貼身衣物)。
2、走進社區(qū)。
(1)幼兒園組織幼兒用畫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愛心,并且走訪慰問孤寡老人,送去關懷與溫暖。
(2)組織幼兒共同幫助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發(fā)揮我們我園綠色教育的理念。
3、開展義演活動。
組織幼兒為社區(qū)帶來形式豐富多彩的表演,為社區(qū)帶來一場精彩的精神和視覺盛宴。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五
參與學校、班級:東營市勝利振興小學五年級一班黃河雙語學校五年級b班。
教育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觸及學生的心靈。新《課標》下的教育強調:教育內容要根據(jù)現(xiàn)實,依托現(xiàn)實,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2、親自考察并了解地域文化,感受體驗東營特色萬畝槐林,養(yǎng)蜂人,海港等;
3、落實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手拉手”活動方案:通信見面交流;發(fā)揮特長,取長補短。
1、6:30在學校門口集合,集體前往東營港參觀、考察;
2、10:20到振興小學與五一班同學聯(lián)歡、見面;
3、11:50和手拉手同學一起就餐;就餐后返回學校聯(lián)歡、互贈禮物;
5、3:30返程;
6、家長5:00在四小門口接學生。
1、在參觀游覽時注意紀律,不服從管理者給家長打電話,家長來接回家;
2、時時刻刻牢記:我的一言一行代表學校,講文明話,做文明事。
4、準備一項才藝,聯(lián)歡時備用;
5、家會的家長要把班上32個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孩子。
6、跟車家長名單:牛子靖媽媽:郭淑麗;劉珂羽媽媽:鄭英;郭特金媽媽:吳月華;王俊鐸媽媽:張鳳霞;王瑞瑩媽媽:xx;張雨琛媽媽,田東玉媽媽:王翠玲;鞏小丫媽媽(8人)。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六
共架連心橋,用愛心托起明天的太陽;城鄉(xiāng)手拉手,為孩子找一個成長伙伴。
二、活動理念。
教育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觸及學生的心靈。新《課標》下的教育強調:教育內容要根據(jù)現(xiàn)實,依托現(xiàn)實,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手拉手”活動能讓隊員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與友愛,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同時,充分發(fā)揮兩校之間的教育優(yōu)勢,互通有無,取長補短。
三、活動目的。
1、讓城鄉(xiāng)的兩個班級學生結成手拉手伙伴,通過系列的活動增進雙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間的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互相幫助,互相促動,共同進步。
2、通過活動,讓隊員們真切地體會一份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
3、通過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為對方學校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四、活動內容。
1、兩校教師手拉手。積極開展結對學校之間的互動式教研活動。立足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著力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教師間的結對,形成“傳幫帶”的聯(lián)系紐帶,共同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進一步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主體意識、爭先意識”,優(yōu)化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優(yōu)化教學評價促進結對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兩校學生手拉手。
(1)以開展學生“手拉手”結對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三個一”活動,即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寫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給小伙伴送上一份禮物(如一本書、一件文具或幫助訂閱一份報紙或是制作一張卡片),通過城鄉(xiāng)學生之間的結對,切實使少先隊員在進城或下鄉(xiāng)的實踐過程中,接受鍛煉,改變觀念,更新思想。
(2)時機成熟時組織開展“城鄉(xiāng)小學生相聚”活動,努力給“手拉手”小伙伴創(chuàng)造見面機會,深入了解對方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增進友誼。
(3)以“我與小伙伴一起學”為主題,組織隊員觀摩或參加對方學校的學生活動或比賽。
(4)開展以生活體驗為主要目的的“我把小伙伴帶回家”活動。
五、近期具體活動安排:
1、手拉手找朋友:了解雙方教師與學生情況。
2、手拉手交朋友:(兩校學生通過相互通信結交朋友)。
(1)時間:20xx年9月。
(2)地點:二小。
(3)對教師的要求:送兩節(jié)優(yōu)質課,積極開展結對學校之間的互動式教研活動。
(4)對學生的要求:要做到“五個一”: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寫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給小伙伴寄一本好書(或一份報紙、一件文具、一張賀卡),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學一種新知識(或新本領),后兩項可作為后續(xù)活動,目前,只開展“三個一”活動。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七
根據(j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依托現(xiàn)實,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在城市居住的孩子大都來自經濟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家庭,生活過于安逸,他們衣食無憂,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且缺乏責任感,他們遠離偏僻的農村,體驗不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對貧窮的生活和單調的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缺少一份關愛。“手拉手”活動能讓隊員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寬容與友愛,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
1、讓兩校的學生結成“手拉手好朋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增進雙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間的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互相幫助,互相促動,共同進步。
2、通過活動,讓隊員們真切地體會一份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
1、組織全校學生為結對的大慶坪鄉(xiāng)貧困學?!皫椭鷮ο蟆边M行學習、生活用品(包括衣、帽、鞋、被等)的捐獻活動。
2、從我校3—5年級學生中挑選出優(yōu)秀學生與結對學?!皫椭鷮ο蟆苯Y成一對一的“手拉手好朋友”,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交一個好朋友、寫一封交友信、寄一份小禮物、向小伙伴學一種新知識(新本領)。通過學生之間的結對,切實使少先隊員在進城或下鄉(xiāng)的實踐過程中,接受鍛煉,改變觀念,更新思想。
3、組織開展以生活體驗為主要目的的相聚活動——“我去好朋友家”和“我把好朋友帶回家”,努力給“手拉手好朋友”創(chuàng)造見面機會,深入了解對方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聯(lián)絡感情,增進友誼,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1、手拉手找朋友:(4月上旬)
我校德育處與少先隊大隊部和結對學校取得聯(lián)系,確定幫助對象,填好結對表,幫助隊員一對一結成“手拉手好朋友”。
2、手拉手交朋友:(4月中、下旬)
(1)組織全校學生為“幫助對象”進行學習、生活用品(包括衣、帽、鞋、被等)的捐獻活動。
(2)組織結對的小伙伴開展“書信活動”:
a、寫“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介紹自己的生活、學習及家庭、學校的情況,并表達對遠方朋友的關心和祝福、寫信寄信全要由隊員本人獨立完成,表達真情實感。同時,我們提倡給小伙伴寫交友信時一定要隨信寄上郵票,信紙和一個未用過信封,這樣做是為了不增加貧困地區(qū)小朋友的負擔,保證交友活動順利進行。當孩子們接到遠方朋友的回信時,要提醒他們保持聯(lián)系,持之以恒,使友誼不斷加深,成為真正的好朋友。要提倡互相學習,教給孩子們怎樣交友收獲大。讓孩子們從一封封信件這個小窗口中去找大世界,去了解對方小伙伴們的生活,珍惜今天,更加奮發(fā)努力。使孩子們通過信件從對比中找到自身的責任,找到助人的快樂。
b、寄一本好的書報、一些文具或幫助農村小伙伴訂一份學習雜志。我校學生可將購買的新書籍或自己讀過的優(yōu)秀圖書、優(yōu)秀報紙期刊寄給遠方的小伙伴,也可幫助農村小伙伴訂一份學習雜志,使貧困山區(qū)的孩子通過讀書、讀報更新觀念,獲取真知,更茁壯成長。
3、手拉手看朋友:(五月份)
(1)“我去好朋友家”(五月上旬,我校到大慶坪鄉(xiāng)小學“手拉手”)
由學校德育處和大隊部牽頭帶我校同學去大慶坪鄉(xiāng)小學尋找結對小伙伴,為他們送去衣物和學習用品(包含學校1—5年級學生共同捐贈的物品),并開展聯(lián)誼活動,體驗農村小伙伴的田園勞動,以促進雙方的進一步了解,增進彼此的友誼。
(2)“我把好朋友帶回家”(五月下旬,大慶坪鄉(xiāng)小學到我?!笆掷帧保?/p>
接大慶坪鄉(xiāng)小學的小伙伴到城里來,與結對子的小伙伴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娛樂,讓農村的孩子感受城市孩子學習、生活,激勵他們?yōu)榱嗣篮妹魈旄影l(fā)奮學習。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八
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做好全面小康知識的宣傳工作,以《關于進一步加強教育系統(tǒng)全面小康社會創(chuàng)建宣傳工作的通知》為指導,在全班少先隊員中開展“手拉手,話小康”為主題的活動,旨在宣傳小康知識,充分發(fā)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營造全面達小康的濃厚氛圍,為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總體目標而努力奮斗。
通過開展“手拉手,話小康”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引導全班少先隊員進行小康知識的學習和宣傳,一方面形成共建小康的良好氛圍,感知小康、認同小康、助推小康,構建小康的強大合力,為我縣如期實現(xiàn)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提供強大的動力。另一方面促使廣大少先隊員更多、更廣泛、更深入的走進社會,深入生活,體驗感悟祖國、家鄉(xiāng)、家庭的變化,激發(fā)少先隊員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1、舉行“手拉手,話小康”主題隊會。班級圍繞“手拉手,話小康”開展主題隊會,輔導員要在指導隊員走訪、調查的基礎上,搜集家鄉(xiāng)、家庭多年來的巨大變化,廣泛閱讀報刊、書籍,讓隊員走進生活,搜集各方面的資料,有所感悟之后開展活動。
2、開展“我與父輩手拉手,小康知識我來教”活動。少先隊將下發(fā)有關小康方面的知識,中隊輔導員利用晨會、班會時間組織學習,然后組織隊員辦手抄報,將小報帶回家,讓隊員與家庭成員手拉手,把全面小康的知識帶到每個家庭。同時,讓長輩講述過去的事,通過對比,讓隊員感受到家鄉(xiāng)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美好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憧憬家鄉(xiāng)的美好未來,為實現(xiàn)家鄉(xiāng)的宏偉藍圖作好全面準備。
3、開展“尋找家鄉(xiāng)巨變、感受小康生活”征文比賽。通過征文,讓學生認識小康,期待小康,暢想小康,在學生心靈里種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種子,樹立“為早日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的理想。
1、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全體學生學習小康知識。
2、中隊開展“手拉手,話小康”主題隊會活動。
3、以班級為單位,班主任牽頭開展“小康宣傳進課堂”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學生了解小康標準,發(fā)動學生“小手拉大手”,向家長宣傳小康知識,共同尋找家鄉(xiāng)巨變、感受幸福生活。
4、組織全班學生開展“尋找家鄉(xiāng)巨變、感受小康生活”主題征文活動,要求每名學生必須完成一篇征文。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九
應我市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開展城區(qū)與鄉(xiāng)村幼兒園“手拉手”活動的要求,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農區(qū)幼兒園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務,同時深入“十個全覆蓋”校舍建設工程。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村幼兒教學質量為目標;努力提高鄉(xiāng)村幼兒園的辦園水平、保教質量,促進全市幼兒教育健康、持續(xù)、均衡發(fā)展。
1、加強我園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城鄉(xiāng)幼兒園之間教師的相互交流和帶動,在手拉手活動中培養(yǎng)教師們的職業(yè)道德感和參與、合作、分享、互助的意識和能力。
2、提升我園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通過借調示范園管理者對我園進行組織和管理,以便我園教學和各項事務盡快有序步入正軌。
3、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能。讓教師明確幼教事業(yè)的核心和主旨,深入對幼教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并將所領悟知識、經驗落實到教育實踐中。
4、增進園與園之間交流,教師可結交新朋友,工作生活手拉手,心連心。
(一)準備階段。
2、制定活動推進時間表。
(二)實施階段。
1、嚴格按照計劃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活動。
2、加強活動的組織與指導。
3、做好階段性總結匯報及評價。
(三)總結階段。
1、做好書面總結,參與活動的教師撰寫心得體會等。
2、開展匯報活動,我園教師匯報、交流本次活動的感受。
1、實習:針對目標,將我園教師安排到海區(qū)一幼、二幼進行實習,在實習期間教師和保育員針對工作內容進行學習和實際操練,提升自身技能。
2、培訓:針對我園教師經驗不足,技能欠缺的現(xiàn)狀,組織參加專業(yè)的培訓和學習,如專家講座、園長培訓、入班學習等。
3、交流聯(lián)誼:針對教學中的不足、不懂、不敢嘗試的問題,開展教學交流聯(lián)誼活動,安排海區(qū)幼兒園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技能突出的幼兒教師與我園教師進行親密交流溝通,盡量解決三不問題,并從中建立良好的情誼,組建微信交流,群,以便后期更方便的指導和交流。
4、借調管理。為助我園教學及各項事務盡快步入正軌,借調海區(qū)示范幼兒園管理經驗豐富人員,來我園親臨指導和管理。
5、特色教學。我園地處鄉(xiāng)村,有豐富的鄉(xiāng)村教學課題,所以我園計劃在春暖花開之際,設計特色的鄉(xiāng)村教學課題,請市區(qū)幼兒園一起參與,一起感受。
幼兒園手拉手活動方案,手拉手是一種讓小朋友們知道助別人的樂趣,懂得做一個樂于助人的人,擁有這種美好的道德品質的一種類似于公益的活動,可以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成長。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
通過回顧上次的活動,想一想城市的同學是怎樣生活和學習的,借此來確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目標。
通過講述活動中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通過這一次活動,讓學生感受義工站、老師們、小朋友及家長們等愛心人士的活動,認識到要通過好好學習,來回報社會,感恩社會。
每人寫一份感受。
同學們,那激動人心的場面,仿佛還在眼前,那熟悉的聲音仿佛還回蕩在耳畔,說到萊州之行,同學們是否還能馬上記起你的朋友,今天,就讓我們重溫萊州之行,暢談學習感受吧!
一、回顧昨天,暢談感受
同學們上臺,講述自己與朋友之間的故事。
二、敏銳觀察,暢談目標
午飯很香,朋友之情很濃,活動場面很熱烈,你是否從中有些許收獲下面就讓我們用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這些美好的事情吧!同學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1、從朋友們的文明禮儀中你學到了什么(城里的學生是如何接人待物,如何幫助你的,在學校、家中是如何表現(xiàn)的。)
2、從朋友的生活中,他有什么好習慣值得你學習(上學路上、生活方面、衛(wèi)生方面等等。)
3、從朋友的學習習慣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向他們學習什么
4、城市里的小朋友是如何與別人和諧相處的,是怎樣獻愛心的
談談你對朋友的整體認識,抒發(fā)情感,自己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三、學以致用,投身行動。
同學們談認識,談目標,談理想。
四、總結
活動給我們的感受至今還余音繚繞、意猶未盡,同學們是否也想請小朋友過來玩呢
首先我們要努力學習,改良習慣,做一個像城市孩子那樣懂禮儀,講文明,愛學習,有愛心的人,這樣我們的朋友,才有興趣到我們這里來玩。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一
4、增進老師家長、孩子們的溝通,增強192班的凝聚力;讓孩子們懂得付出才會有收獲。
1、4月13日確定接洽學校,明確行車路線。和平小學192班家委會鄧主任和家長代表到河口小學實地考察,與河口小學領導具體討論活動方案。
2、4月15日和平小學192班制定活動方案。
3、4月16日將活動方案上傳至班級qq群和班級博客,家長進行討論修改。
4、4月20日將修改后的方案向學校申報。
5、4月24日發(fā)通知至全班學生和家長,并發(fā)函至月形小學。(通知內容包括活動時間、活動細則,活動要求等事宜)。
6、活動時間初定為:4月29日(周三下午)。(因天氣原因活動無法如期舉行,時間延至5月6日)。
7、4月20日——4月28日,進行車輛聯(lián)系,愛心捐款,與月形學校接洽,分工準備活動所需物品(匾牌、祝??ā坌亩Y物等),分工進行節(jié)目排練。
1、2:20——2:30歡迎儀式:月形小學組織師生列隊歡迎客人的到來,安排就坐。
2、2:30——2:35主持人講話:(請月形小學確定)引入活動。
3、2:35——2:40請月形小學領導講話。
4、2:40——2:45請和平小學領導講話。
5、2:45——2:50請和平小學領導和月形小學領導揭牌,啟動活動。
6、2:50——3:20和平小學192班和月形小學才藝表演。(各兩個節(jié)目,中間穿插兩個互動的游藝節(jié)目)。
7、3:20---3:30兩校老師組織孩子們進行牽手活動,和平小學孩子們贈送愛心禮物。
8、3:30——3:50栽樹,兩校學生共同植下代表兩校友誼見證的小樹。
9、3:50——4:00活動結束后,回到操場就座,月形小學領導總結。
10、4:00——4:05道別、送別,組織家長、學生上車返程。
1、注意安全,車上保持安靜、有序,不能大聲喧嘩。
2、每位同學著校服,系紅領巾,要求服裝整潔。
3、愛護環(huán)境,講究衛(wèi)生。
4、不帶任何東西,包括飲用水、玩具、零食、零用錢。(礦泉水會統(tǒng)一準備)。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二
一、活動目標:
1、豐富教師間的專業(yè)知識。通過指導者與被指導者間的相互交流和帶動,加深對新《綱要》及有關幼教理論的學習、研究,并將其指導思想落實到教育實踐中。
2、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能。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教師間觀察了解幼兒、正確評價幼兒,組織教育活動、教育反思、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與幼兒和家長的交往等方面的技能。
3、提高教師間的教科研能力。把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方法轉化為教育實踐作為重點,從經驗型向實踐型、科學型轉變,達到掌握教科研方法、提高教科研技能的目的。
4、促進教師間的相互合作。通過次項活動增強教師間的學習和合作意識,提高教師間內部挖掘和對外交流的能力。
二、活動原則:
原則1、保持“雙進”態(tài)度。通過本次的活動的開展,促進結對雙方的共同的進步。
2、遵循“雙邊”原則。理論與實踐并重,既指導理論又指導實踐。
3、指導、學習全方位。即理論知識、專業(yè)技能、教育實踐等內容的全方位;上取下送、集體分散、網絡快遞等渠道的全方位。
4、注重過程的監(jiān)控。做到指導有目的、有計劃、有對象、有過程、有方法、有成效。
5、建立活動效果評價機制。定期對活動情況按一定標準進行評價,以督促雙向活動的有效開展。
三、活動步驟:
(一)準備階段。
2、舉行結對儀式,簽訂結對協(xié)議,制定學習計劃。
(二)實施階段。
1、嚴格按照計劃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活動。
2、加強活動的組織與指導。
3、做好階段性總結匯報及評價。
(三)總結階段。
1、做好書面總結,撰寫教育論文、心得體會等。
2、舉辦大型匯報活動。
3、對結對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三
“手拉手”互助活動是新形勢下少先隊教育的有效形式,已被寫進六中全會決議中,開創(chuàng)了和平時期孩子的活動寫進黨的決議中的第一例,把握好“手拉手”教育活動的實質,對推動這一活動深入發(fā)展十分重要。
“手拉手”互助活動開始于90年代初,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lián)合有關部門共同發(fā)起,旨在倡導城市和農村、富裕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健康的和有殘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兒童之間相互通信交往,互幫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項實踐教育活動。
通過少先隊員和隊組織之間的交流、互助、服務,引導少年兒童了解國情,認知社會,從小培養(yǎng)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培養(yǎng)樂于助人、團結友愛的健全人格。
以城市為主導,輻射廣大農村和老、少、邊、貧地區(qū);強調互助互學,共同進步,防止單純的救助行為;提倡就近就便,量力而行。
每一位參加“手拉手”互助活動的少先隊員都要經過三個步驟。
第一步:“手拉手找朋友”?;鶎由傧汝牻M織提供貧困地區(qū)或有困難的少年兒童的名單,并組織隊員填寫“手拉手友情卡”,找到需要幫助的小伙伴。
第二步:“手拉手交朋友”。參加活動的隊員要做到“五個一”: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寫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給小伙伴寄一本好書(或一份報紙、一件文具),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學一種新知識(或新本領)。
第三步:“手拉手看朋友”。各級少先隊組織要利用寒暑假組織隊員就近就便看望手拉手小伙伴,共同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體驗生活。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四
通過本次夏令營活動,帶領隊員走向農村,走向農村小伙伴,開展農村生活體驗活動。在活動中,認識一位貧困地區(qū)的同學,和他們成為手拉手朋友,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奉獻愛心,并培養(yǎng)隊員吃苦耐勞、團結協(xié)作精神。
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溧陽上沛祠堂小學部分輔導員老師。
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溧陽上沛祠堂小學各40名隊員。
7月7日——9日。
1、7月7日上午出發(fā),中午左右抵達。
2、7月7日下午,舉行開營儀式,向手拉手學校贈送禮物。
3、7月7日下午,參觀手拉手小伙伴的家,和手拉手朋友談心、同宿。
4、7月7日晚上,與手拉手學校舉行聯(lián)歡活動。
5、7月8日上午7點,體驗農家生活一:采玉米、煮玉米、吃玉米。
6、7月8日下午4點,體驗農家生活二:摘西瓜、吃西瓜。
7、7月9日上午,邀請手拉手小伙伴同游南山竹海。
8、7月9日下午,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隊員返常州。
1、營員要求:優(yōu)秀學生干部,有愛心的同學(有一定特長)。
2、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夏令營營員為手拉手伙伴準備營服和帽子、一份送給手拉手伙伴的禮物,并承擔手拉手伙伴活動的全部費用。
3、夏令營收費標準:每人250元(其中一半是支付手拉手伙伴的活動費用)。
4、本次活動,隊員自愿報名,大隊部審批,7月3日公布營員名單。
5、其他事項詳見入營通知書。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五
為進一步響應xx區(qū)團市委的號召,進一步做好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幫扶工作,更充分發(fā)揮我校黨員、團員、青年志愿者在關愛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特開展“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全國統(tǒng)一行動日”活動。
“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全國統(tǒng)一行動”
我校有四位老師受xx區(qū)勵耕計劃的贊助,在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全國統(tǒng)一行動活動”之時,每人自愿300元錢買成科技書籍贊助xx小學貧困學生,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3月16日早上9:30分。
xx小學小操場。
象:
1至6年級農民工子女。
1、升國旗儀式。
2、四位老師國旗下講話宣布xx小學“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全國統(tǒng)一行動”開始。
3、捐贈活動。
4、受捐學生代表講話。
5、主持人宣布大會圓滿結。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六
為孩子找一個成長伙伴,用愛搭建友誼的橋梁。
1.讓兩校的學生結成“手拉手好朋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增進雙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間的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互相幫助,互相促動,共同進步。
2.通過活動,讓隊員們真切地體會一份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
1、組織兩校五年級學生結對子,互通書信,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增進了解,增進友誼。
2、組織開展以生活體驗為主要目的的相聚活動。努力給“手拉手好朋友”創(chuàng)造見面機會,切實使孩子們在進城或下鄉(xiāng)的實踐過程中,接受鍛煉,改變觀念,更新思想。
3、開展聯(lián)誼活動。
1、“手拉手”交朋友:(3月上旬)。
我校德育處與少先隊大隊部和李莊中心校取得聯(lián)系,確定五年級的孩子們“手拉手”,組織結對的小伙伴開展“書信活動”主要介紹自己的生活、學習及家庭、學校的情況,并表達對遠方朋友的關心和祝福、寫信寄信全要由隊員本人獨立完成,表達真情實感。同時,我們提倡給小伙伴寫交友信時一定要隨信寄上郵票,信紙和一個未用過信封,這樣做是為了不增加貧困地區(qū)小朋友的負擔,保證交友活動順利進行。當孩子們接到遠方朋友的回信時,要提醒他們保持聯(lián)系,持之以恒,使友誼不斷加深,成為真正的好朋友。要提倡互相學習,教給孩子們怎樣交友收獲大。讓孩子們從一封封信件這個小窗口中去找大世界,去了解對方小伙伴們的生活,珍惜今天,更加奮發(fā)努力。使孩子們通過信件從對比中找到自身的責任,找到助人的快樂。
2、手拉手看朋友:(4月上旬)。
由學校德育處和大隊部牽頭帶我校同學去李莊中心校尋找結對小伙伴,并開展聯(lián)誼活動。深入了解對方,聯(lián)絡感情,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1)組織五年級分班進教室,和好朋友互贈禮物(一本好的書籍、一些文具或自制的賀卡等)。
(2)讓結成對子的孩子們聚在一起,用詩歌朗誦、趣味活動、合唱歌曲等形式,促進友誼拉近距離。
(3)兩校學生與老師合影留念;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七
為孩子搭建愛的橋梁。
xx年5月23日。
陽東縣大八鎮(zhèn)珠環(huán)學校。
教育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觸及學生的心靈。新《課標》下的教育強調:教育內容要根據(jù)現(xiàn)實,依托現(xiàn)實,注重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我校的學生大都來自經濟條件相對優(yōu)越的家庭,他們衣食無憂,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且缺乏責任感,他們遠離偏僻的農村,對貧窮的生活和單調的生活方式缺少了解,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缺少一份必要的關愛?!笆掷帧被顒幽茏岅爢T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與友愛,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
1.讓城鄉(xiāng)的兩個班級學生結成“一對一”的手拉手伙伴,通過系列的活動增進雙方的了解,加深彼此間的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互相幫助,互相促動,共同進步。
2.通過活動,讓隊員們真切地體會一份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
1.兩校教師手拉手。積極開展結對學校之間的互動式教研活動。立足課堂教學改革,切實加強教學常規(guī)管理,著力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教師間的結對,形成“傳幫帶”的聯(lián)系紐帶,共同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進一步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主體意識、爭先意識”,優(yōu)化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優(yōu)化教學評價促進結對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兩校學生手拉手。
(1)以開展學生“手拉手”結對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五個一”活動,即交一個“手拉手”好朋友、寫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給小伙伴送上一份禮物(如一本書、一件文具或幫助訂閱一份報紙)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學一種新知識(新本領)。通過城鄉(xiāng)學生之間的結對,切實使少先隊員在進城或下鄉(xiāng)的實踐過程中,接受鍛煉,改變觀念,更新思想。
(2)組織開展“城鄉(xiāng)小學生相聚”活動,努力給“手拉手”小伙伴創(chuàng)造見面機會,深入了解對方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增進友誼。
(3)以“我與小伙伴一起學”為主題,組織隊員觀摩或參加對方學校的學生活動或比賽。
(4)開展以生活體驗為主要目的的“我把小伙伴帶回家”活動。
1.全體活動人員進入聯(lián)誼活動會議現(xiàn)場安靜就坐;
2.主持人(兩校各派一名學生)肅場,作開幕詞和介紹嘉賓;
3.有請縣團委領導(莊雪笑書記)作重要講話;
4.兩校領導分別作講話,互贈錦旗(或禮物)。
5.廣雅小學向珠環(huán)學校贈送大、中隊旗;
6.主持人宣讀“結對子”名單;(現(xiàn)場“認親”)。
7.廣雅小學向珠環(huán)學校贈送物品(書籍文具等);
8.兩校學生交流學習經驗,分享成長心得;
9.兩校學生共玩游戲,促進友誼拉近距離;
游戲項目:
(1)四人五足;
(2)兩人三足;
(3)袋鼠跳。
10.少先隊員代表講話,發(fā)表聯(lián)誼活動感言;
11.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12.兩校少先隊員與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1.做好出發(fā)前的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注意交通安全和活動安全;
2.少先隊員、大中隊輔導員在活動期間應配戴紅領巾;
3.誠懇待人,尊重對方,杜絕一切不良現(xiàn)象;
4.如有其他有關事宜,再作具體安排;
學校手拉手活動方案篇十八
引導少年兒童從小樹立“團結協(xié)作、共同成長”的良好風尚,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展現(xiàn)玉潭中學小學部良好的精神風貌。學校決定在全校師生中開展與鄉(xiāng)鎮(zhèn)小朋友“手拉手”活動?,F(xiàn)將活動方案通知如下:
幫助少先隊員從小樹立“團結協(xié)作、共同成長”的集體主義精神;幫助隊員在關心他人、服務他人的同時,形成友愛待人的情感,樂于助人的品格。
攜手心靈伙伴、共同快樂成長。
以學校為主導,以師生為主體,以“大、中、小隊手拉手”互助活動為紐帶。
1.開展向鄉(xiāng)鎮(zhèn)小朋友捐獻活動;
2.我校與學校結成“手拉手”友好大、中、小隊;
3.我校少先隊員與少先隊員結成“一對一”或“幾對一”“手拉手”好朋友;
1.在全校師生中學校開展一次“我為小伙伴送上小禮物”的主題活動,鼓勵全校師生節(jié)約出零花錢,贈送貧困小伙伴最需要的學習用具。
2.在全校3—6年級學生中開展送一張勵志小卡片活動,每班精選3-5份交學生處進行評選;活動時了解小伙伴家庭的生活狀況,交流學習和生活的感受,攜手心靈伙伴,共同快樂成長。
3.有條件的學生可邀請“手拉手”小伙伴利用假期到自己家中過幾天城市生活,增進感情,加深友誼。
第一階段:組織發(fā)動階段。
時間:三月月假前后。
2、各班級把學生捐贈的文具和制作的卡片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
3、在四月初確定一名學生作為本班代表在捐贈儀式上進行現(xiàn)場捐贈。
負責:各班正副班主任。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
時間:四月初。
地點:學校運動場。
要求:1、全體學生佩戴紅領巾,按照指定路線依次準時達到和離開活動地點。
2、遵守學校集會的紀律,保持會場的秩序。
負責:學生處、教務處、辦公室、少先隊大隊部、各班正副班主任。
第三階段:活動總結階段。
時間:與南田坪中心學校開展活動前后。
要求:邀請縣電視臺、《今日寧鄉(xiāng)》記者參加活動,進行宣傳報道,學校搜集有關文字資料、照片,編寫活動簡報報市少工委、縣教育局、團縣委。
負責:辦公室、少先隊大隊部。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本次與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小朋友“手拉手”活動是全市少先隊組織積極響應黨團組織的號召,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共同成長”的精神開展的一項主題活動,各班級高度重視,嚴格按照活動方案,迅速落實各項要求,學校將加強督促檢查工作。
2.自覺自愿,量力而行。各班級組織要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本著自覺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則,組織引導少年兒童參與活動。在活動的組織中,確保安全,努力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3.及時總結,加強宣傳。小學部將加強對“手拉手”活動的宣傳,特別是對在活動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人物、典型事跡及報道、及時總結。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12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