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昆蟲教案(優(yōu)秀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9 16:44:20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優(yōu)秀18篇)
時間:2023-11-29 16:44:20     小編:文軒

教案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質(zhì)量,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案的編寫需要注意語言的簡明清晰和邏輯的嚴密性。下面是一些實用的教案編寫技巧,希望能提升您的教學設(shè)計能力。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一

1、讓幼兒通過看、聽、做了解幾種昆蟲的外形及特征。

2、使幼兒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3、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二

1、認識常見昆蟲的名稱和特征。

2、感受昆蟲世界的奧妙。

3、培養(yǎng)觀察,比較昆蟲的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1、利用各種工具捕捉過昆蟲,參觀過昆蟲館。

2、多媒體制作——昆蟲小博士、昆蟲小偵探圖片數(shù)張或昆蟲錄像。

根據(jù)昆蟲的關(guān)鍵特征,學會辨別昆蟲和非昆蟲。

觀察發(fā)現(xiàn)昆蟲的共同外形特征,初步形成昆蟲概念。

一、喚起回憶。

參觀了昆蟲館,介紹看到的昆蟲名稱。

二、學當昆蟲小博士。

1、挑戰(zhàn)一:看陰影猜猜我是誰?

2、挑戰(zhàn)二:躲起來猜猜我是誰?(出示昆蟲局部明顯特征)。

交流:天牛的觸角是它們年齡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帶刺的刀。瓢蟲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蟲是益蟲,二十八星瓢蟲是害蟲等。

3、挑戰(zhàn)三:看看誰的眼睛最厲害?

快速看圖片,合上圖片回憶有哪些昆蟲?

哪些昆蟲躲在里面?

再次打開圖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種昆蟲?

4、挑戰(zhàn)四:猜一猜什么昆蟲會和它們在一起?

出示花、雷鳴記號、燈泡,猜出蜜蜂、蝴蝶、螢火蟲等昆蟲。

三、建造昆蟲館。

1、昆蟲是個大家族,雖然它們有不同的名稱,可是家族成員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找一找,它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從以上昆蟲中歸納發(fā)現(xiàn)昆蟲家族共同的特征,并一一貼在展示板上。

3、今天昆蟲館里來了許多蟲子,有一些不是昆蟲也混在里面,請小博士把它們找出來。

(教師將蜘蛛、青蛙、天牛、蜜蜂、蛇、螃蟹、獨角仙、蝸牛等都放進原來出示的昆蟲中,請幼兒分別把不是昆蟲的蟲子找出來。)。

4、共同對照檢查對錯,說出理由,并向不是昆蟲的朋友告別:“對不起,你不能住在昆蟲館?!?/p>

(例如:蜘蛛八條腿、蝸牛沒有腿都不是昆蟲,蜜蜂符合昆蟲的特征要求,是昆蟲。)。

5、蟲館開館。播放錄像,感受昆蟲世界的奧妙。

昆蟲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幼兒在生活中有著很深的探索欲望?;顒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兒的認識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的參與性也比較高,能積極地表達自己對于昆蟲的認識,而且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交流以幼兒為主,順應(yīng)幼兒的發(fā)現(xiàn)與認識。讓活動變得更加生動。

不足之處:

活動中鼓勵性的語言少了點。

小百科:昆蟲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是地球上數(shù)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三

1、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仔細傾聽科學童話,了解內(nèi)容,并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

3、熟悉昆蟲的定義,并能據(jù)此作出判斷。

1、ppt課件:昆蟲。

2、趣味練習:正確地找出昆蟲的名字。

一、什么是昆蟲。

1、ppt課件:昆蟲。

(蜘蛛、螞蟻、螳螂、蠶、知了、蟈蟈、蜈蚣等)。

提問:它們中那些是昆蟲?

你覺得長得怎樣的蟲蟲才是昆蟲?

二、講述:昆蟲運動會,了解昆蟲的判斷特征。

1、教師:昆蟲要開運動會,有哪些蟲蟲來參加呢?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回答)。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小螞蟻要請蝸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

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nèi)容,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3、出示毛毛蟲。

教師:毛毛蟲來了,它能參加運動會嗎?為什么?

為什么毛毛蟲參加兩個項目的比賽?

(再次完整欣賞故事,提示幼兒注意傾聽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通過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

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

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

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

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shù)錯了。

故事《昆蟲運動會》。

森林里的昆蟲們決定舉辦一個運動會,比一比誰的本領(lǐng)最大。

一大早,大樹下熱鬧極了,蜜蜂來了,蜻蜓來了,蝴蝶來了,瓢蟲來了,螳螂也來了。接待員小螞蟻熱情地招呼他們,為他們報名。

這時,蝸牛和蚯蚓慢吞吞地爬過來,他們也想報名參加。小螞蟻禮貌地對他們說:“對不起,你們沒有腳,不是昆蟲,歡迎你們做觀眾觀看比賽。”蝸牛和蚯蚓只能回去了。

蜈蚣和蜘蛛也來報名。小螞蟻禮貌地對他們說:“對不起,你們不是昆蟲,不能報名?!彬隍颊f:“我們有腳啊,為什么不能報名?”螞蟻說:“昆蟲只有六條腿,你們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蟲,歡迎你們做觀眾觀看比賽?!彬隍己椭┲胍仓荒芑厝チ?。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四

2、挑戰(zhàn)二:躲起來猜猜我是誰?(出示昆蟲局部明顯特征)。

(交流:天牛的觸角是它們年齡的表示,螳螂的前腿就像帶刺的刀。瓢蟲家族的害益之分,如:七星瓢蟲是益蟲,二十八星瓢蟲是害蟲等)。

3、挑戰(zhàn)三:看看誰的眼睛最厲害?

亮眼睛一:快速看圖片,合上圖片回憶有哪些昆蟲?

亮眼睛二:哪些昆蟲躲在里面?

亮眼睛三:再次打開圖片,看一看又多了哪種昆蟲?

4、挑戰(zhàn)四:從以下圖片中猜一猜什么昆蟲會和它們在一起?

(出示花、雷鳴記號、燈泡,猜出蜜蜂、蝴蝶、螢火蟲等昆蟲。)。

為自己當上昆蟲小博士而高興。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五

1、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仔細傾聽科學童話,了解內(nèi)容,并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

3、熟悉昆蟲的定義,并能據(jù)此作出判斷。

各類蟲蟲的玩具模型或圖片:如螞蟻、蜜蜂、蚯蚓、蜈蚣、蜘蛛、蠶、螳螂等。

1、什么是昆蟲(出示各類蟲蟲的玩具模型:如蜘蛛、螞蟻、螳螂、蠶、知了、蟈蟈、蜈蚣等)“它們中那些是昆蟲?”“你覺得長得怎樣的蟲蟲才是昆蟲?”

2、講述《昆蟲運動會》,使孩子了解昆蟲的判斷特征。

1、昆蟲運動會“昆蟲要開運動會,會有哪些蟲蟲來參加呢?”(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回答)。

2、昆蟲都來了(教師講述故事,并注意貼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蟲、螳螂、蝸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小螞蟻要請蝸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nèi)容,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出示毛毛蟲)“毛毛蟲來了,它能參加運動會嗎?為什么?”“為什么毛毛蟲參加兩個項目的比賽?”(再次完整欣賞故事,提示幼兒注意傾聽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通過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昆蟲運動會會歌》: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shù)錯了。

千姿百態(tài)的昆蟲形象能極大地引起孩子的興趣。喜愛小動物是孩子的天性。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感受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常見昆蟲,知道昆蟲的本領(lǐng),了解昆蟲的生長環(huán)境與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發(fā)學習興趣。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六

1、通過主題活動《有趣的昆蟲》的開展,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了常見的昆蟲,知道了昆蟲的本領(lǐng),了解了昆蟲的生長環(huán)境,體驗到了制作昆蟲標本的樂趣,他們具有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在活動中不僅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而且增長了知識,各個領(lǐng)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2、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家長幫我們收集了大量昆蟲的資料、圖片。他們利用節(jié)假日帶幼兒捕捉昆蟲,探索昆蟲的秘密,促使我們主題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

3、如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作為教育活動內(nèi)容一直是老師的困惑,通過此次主題活動的生成過程讓我深深感到:教師一定要善于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平常生活中的真實需要與興奮點,在追隨幼兒的興奮點,生成教育活動內(nèi)容時,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問題、需要、給以及時的應(yīng)答與支持,這樣,才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幼兒主動探索,積極成長的環(huán)境,為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七

七星瓢蟲、螞蟻、蒼蠅、蝗蟲、螳螂、蟋蟀、知了、枯葉蝶、蒼蠅、蟑螂…..、有些昆蟲沒有背景音樂,教師可以演示一下)。

把人害,不要他來他偏來,專門來盯人的血。你們猜猜他是誰呀?幼:蚊子出示蚊子圖片及對應(yīng)的字卡。

你們怕不怕它?為什么?

二、準備的昆蟲都猜出來后,進行昆蟲分類討論,引導幼兒思維拓展,進行語言交流。

師:小朋友都選一個昆蟲拿好,我們大家一起按照益蟲和害蟲來分成兩個小組,好嗎?看看小朋友們都知道自己的昆蟲該站到哪邊的隊伍里去。

師:小朋友們,昆蟲大分類,分好了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有沒有站錯隊伍的“小昆蟲”。

引導幼兒將自己拿到的昆蟲再分成幾個小組,分組將昆蟲安排到樹上、樹下、地上。

在天上飛的有:蝴蝶、蜜蜂、蜻蜓、

在樹上的有:知了、蒼蠅、枯葉蝶。

在地上土里的有:蚯蚓,螞蟻、蟋蟀、螳螂。

四、讓幼兒扮演昆蟲回到大自然去。

活動結(jié)束:師:昆蟲想請小朋友到森林去做客,你們愿意嗎?幼:愿意。

但是呀,小昆蟲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他想讓你們扮成他們的樣子飛到大森林去玩好嗎?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八

動物與人類有著的密切關(guān)系,幼兒對各種小動物有著天生的好奇。蝴蝶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小昆蟲,由于其外觀的美麗,幼兒非常感興趣?!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我們的教育要追隨孩子的興趣、追隨孩子的發(fā)現(xiàn)。正是追隨孩子的興趣點,我設(shè)計了此活動,圍繞孩子們感興趣的蝴蝶的種類、成長過程、身體特征展開活動,在對孩子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梳理的基礎(chǔ)上,進行補充、提升、拓展,給孩子以科學、準確的引導。結(jié)合新《綱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在設(shè)計整個活動中,還滲透了語言(故事)、藝術(shù)(表演)、健康(游戲)等領(lǐng)域的教育。表演和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正順應(yīng)了孩子活潑、好動、愛表演的年齡特點,使其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真正體驗了快樂。

1.激發(fā)幼兒喜愛蝴蝶、熱愛昆蟲的情感,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蝴蝶的成長過程,獲得快樂體驗。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表現(xiàn)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長過程、種類、身體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幫助幼兒了解蝴蝶的成長過程、種類、身體特征。

難點:蝴蝶的'成長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心理氛圍,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活動。

2.多媒體課件;鈴鼓1個;用各種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覽區(qū)”;用各種方法、各種材料制作的蝴蝶。

1.帶領(lǐng)幼兒參觀蝴蝶展覽,自由欣賞、觀察蝴蝶。

2.利用課件,向幼兒介紹各種類蝴蝶。(鳳蝶、蛺蝶、斑蝶、環(huán)蝶、枯葉蝶、眼蝶)。

3.故事《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4.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蝴蝶的生長過程,并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

(1)蟲卵。

(2)毛毛蟲。

(3)蛹。

(4)蝴蝶。

(5)完整認識蝴蝶生長的4個階段,了解蝴蝶的生長屬于“完全變態(tài)”。

5.知識拓展:介紹其它與蝴蝶一樣成長過程屬于“完全變態(tài)”的昆蟲。(螳螂、蝗蟲、蟋蟀、飛蛾、螻蛄、甲蟲、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體特征:(1)口器(2)腳(3)觸角(4)蝴蝶對人們的用處。(傳播花粉、觀賞等)。

7.游戲:毛毛蟲變蝴蝶。

8.欣賞用各種方法、各種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動:師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動結(jié)束)。

師生共同動手運用各種材料來制作蝴蝶。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九

1、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仔細傾聽科學童話,了解內(nèi)容,并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

3、熟悉昆蟲的'定義,并能據(jù)此作出判斷。

ppt課件、毛毛蟲圖片若干、幼兒對昆蟲已有的認識、對或錯選擇板。

1、什么是昆蟲。

(1)今天王老師要帶大家來認識很多有趣的昆蟲,仔細看看有哪些是昆蟲?

(2)你覺得長得怎樣的蟲子才是昆蟲?

2、講述《昆蟲運動會》,使孩子了解昆蟲的判斷特征。

(1)請幼兒先猜測哪些昆蟲回來?

(2)昆蟲運動會的接待員是誰?他為哪些昆蟲報名了?沒有報名的有誰?

(3)它為什么要請蝸牛、蚯蚓、蜈蚣和蜘蛛回去?

小結(jié):原來啊蝸牛和蚯蚓沒有腳不是昆蟲,蜈蚣和蜘蛛腳太多也不是昆蟲,只有六只腳的蟲子才是昆蟲。

3、教師出示圖片繼續(xù)講故事。

(1)看這時誰來了?。?/p>

討論:毛毛蟲也想?yún)⒓永ハx運動會,你覺得小螞蟻是幫它報名還是請它回去?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為什么?

王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條毛毛蟲,你現(xiàn)在是小螞蟻請你來貼一貼,并說出選擇的理由。

4、完整的欣賞故事。

(1)毛毛蟲有沒有參加運動會?

(2)他為什么能參加運動會?

小結(jié):原來昆蟲有三個成長階段分別是卵、幼蟲和成蟲。毛毛蟲是昆蟲的幼蟲階段,所以毛毛蟲是昆蟲。

多元整合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活動的內(nèi)容我們也把學習活動的內(nèi)容于我們的課題研究進行有機整合,把孩子對昆蟲積累的經(jīng)驗等其他方面經(jīng)驗的收集進行有機整合,使孩子對兩個不同的內(nèi)容出發(fā)收集相關(guān)的學習資料,便于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得以體現(xiàn)。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

1、發(fā)表對昆蟲的認識。

2、積極參與搶答競賽游戲,并從中獲得成就感。

3、用繪畫方式記錄昆蟲的變化。

4、幫助幼兒自制觀察小書。

1、欣賞錄像《毛毛蟲變蝴蝶》,介紹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與幼兒分享蝴蝶的有趣信息,以增加幼兒探索的興趣。

3、將幼兒分組進行競賽游戲,以必答與搶答的形式,回答與昆蟲有關(guān)的問題。

4、統(tǒng)計得分結(jié)果,公布優(yōu)勝組。

5、在區(qū)域活動中,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自己所熟悉的一種昆蟲。如:昆蟲的顏色、活動情形、食物、居住的地方、幼兒野外觀察所見、飼養(yǎng)昆蟲時觀察到的等,都可以記錄在紙上,并裝訂成小書。

6、幼兒互換小書,交流自己對昆蟲的認識,分享其成果。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一

1、幼兒認識常見的昆蟲,初步了解昆蟲的生活特性。

2、通過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提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敢于探索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認識昆蟲的天敵,了解昆蟲天敵的作用。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6、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喜歡的昆蟲。

2、有初步的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

3、樂意參加消滅害蟲的行動。

活動準備:

1.收集昆蟲標本、圖片等資料,師生共同布置"昆蟲世界"展區(qū)。

2.有關(guān)昆蟲的vcd片。

活動過程:

1、參觀"昆蟲世界"展區(qū),啟發(fā)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昆蟲,為什么喜歡,重點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昆蟲的名稱、特性和作用。

3、教師提供各種昆蟲的小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按益蟲、害蟲進行分類活動,比一比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對。

4、播放vcd片,師生共同討論商定消滅害蟲的方法,開展"消滅害蟲大行動"。如打掃班級衛(wèi)生,保護活動定整潔,幫助廚房阿姨清理死角,沖洗水溝,打蒼蠅,捉蚊子等。

5、幼兒聽音樂《小蜜蜂》學做勤勞的小蜜蜂,愉快地結(jié)束活動。

活動二:美術(shù)《七彩蝴蝶》。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線條畫及涂色的興趣。

2、讓幼兒學會用螺旋線、波浪線等裝飾蝴蝶。

3、學會正確的涂色方法。

活動準備:

掛圖、音樂《春天》、蝴蝶圖片、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展示花園,激發(fā)幼兒對春天的好奇心。

幼兒隨音樂進入教室,并跟隨老師做簡單的律動,安靜的坐在小椅子上。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對,是春天。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小草發(fā)芽了,好多花也開了。你們想不想到花園里去看看呀?(想)那我們來看看美麗的大花園吧!

二、教幼兒裝飾蝴蝶。

1、出示掛圖,展示大花園,讓幼兒觀察,并說說花園里都有什么。(花、太陽、云彩)。

2、出示一只色彩鮮艷的蝴蝶圖片,一只沒有花紋沒有顏色的蝴蝶。"這只蝴蝶怎么沒有顏色呀?(原來它沒有漂亮的花衣裳,那怎么辦呢?我們來想個辦法吧?。?。

3、教師演示為蝴蝶穿上花衣裳。

(1)先為蝴蝶畫上花紋(螺旋線、波浪線、圓圈等各種花紋,并告訴幼兒這些花紋的名稱)。

(2)講解涂色的正確方法(往同一方向涂色,用力要均勻)這樣畫的才好看。

我們畫花紋的時候用水彩筆畫,涂色的時候用油畫棒,這樣畫出來花紋比較清楚顏色比較漂亮。

4、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畫畫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用完的彩筆要把它送回家。

(2)幼兒每人一張蝴蝶圖片,幼兒在上邊畫上花紋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三、作品展示。

1、將畫好的作品貼在花園里,供大家欣賞。

2、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作品,教師作點評。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三

1、能將常見的昆蟲區(qū)分害蟲和益蟲。

2、認識常見昆蟲的食物,模仿昆蟲的三種基本運動形態(tài):飛、爬、跳。

1、昆蟲頭飾二十一個。

2、昆蟲拼圖四張,畫架四個。

3、昆蟲圖卡若干,食物圖卡若干。

4、音樂帶、錄音機。

5、森林場景,益蟲的家和害蟲的家。

一、認識昆蟲

1、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拼圖游戲,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動物?請小朋友把拼圖背面的雙面膠撕下,并把撕下的膠帶紙放在筐里”幼兒操作,教師將拼好的拼圖放在畫架上展示,每組請一位幼兒回答。

2、師:“蝴蝶屬于什么?螞蟻呢?”“為什么說它們是昆蟲?”幼兒回答昆蟲的基本特征。

3、師:“除了蝴蝶、螞蟻、螢火蟲和七星瓢蟲外,還有什么也是昆蟲?”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卡。

二、游戲《昆蟲找食》

1、教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請小朋友們每人找一個昆蟲頭飾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蟲,想一想它是怎么運動的,它愛吃什么?!庇變簩ふ也⒋魃项^飾。

2、師:“請小昆蟲們用自己的動作隨音樂來尋找食物?!狈乓魳?,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森林場景中尋找食物圖卡。

3、師小結(jié):“小昆蟲做得真好,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是什么昆蟲,你是怎樣行動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請5~8位幼兒回答。

三、益蟲和害蟲

1、師:“蜜蜂采花蜜傳播花粉,對人類有幫助,我們叫它益蟲;蒼蠅呢會傳播細菌,給人類帶來疾病,對人類有害,我們叫它害蟲。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呢還是害蟲。”

2、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天快黑了,小昆蟲們要回家了,我們來找家,益蟲的家在這邊,害蟲的家在那邊?!庇變赫壹?。

3、教師小結(jié),幫助找不到家或找錯家的幼兒正確認識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還是害蟲。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四

1、幫助幼兒了解常見的昆蟲種類、身體結(jié)構(gòu)、外形特征、生活習性,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事物觀察和探索的興趣,體驗分享交流的快樂。

2、學習用折、捏、粘、搓、剪、畫等方法,利用不同的廢舊材料制作昆蟲,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表演,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昆蟲的名稱,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昆蟲的共同外形特征。

2、根據(jù)昆蟲的關(guān)鍵特征,學會辨別昆蟲和非昆蟲。

活動準備:

各類昆蟲圖卡每人一份操作表筆。

活動過程:

一、公園尋寶,激發(fā)幼兒探索昆蟲的興趣。

1、師生來到社區(qū)小公園,尋找小昆蟲和事先布置好的昆蟲圖卡。看看誰找得仔細。

2、交流并討論自己找到的實物及卡片上的昆蟲的名稱。

二、觀察發(fā)現(xiàn)昆蟲的共同外形特征。

1、教師出示昆蟲對比圖,引導幼兒用對比的方法找出昆蟲的共同外形特征。

2、拓展:請幼兒說說認識的昆蟲,并說出理由。

3、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述進行小結(jié)并出示圖片:昆蟲的身體有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頭上有觸角,身上有翅膀等特征。

三、游戲:昆蟲身份證。

2、請幼兒根據(jù)操作表上的昆蟲進行辨別。

3、集體檢查,對于幼兒不確定的進行集體分析。

四、延伸活動,拓展知識面。

了解個別昆蟲的生活習性。

1、這些昆蟲中喜歡在空中飛行的是哪些?

2、喜歡跳躍的昆蟲是哪些?

3、喜歡爬行的昆蟲是哪些?

五、結(jié)束:世界上有100多萬種昆蟲,還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到大自然中找一找還有哪些昆蟲吧!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六

1.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仔細傾聽科學童話,了解內(nèi)容,并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

3.熟悉昆蟲的定義,并能據(jù)此作出判斷。

ppt課件、毛毛蟲圖片若干、幼兒對昆蟲已有的認識、對或錯選擇板。

1.什么是昆蟲。

(1)今天王老師要帶大家來認識很多有趣的昆蟲,仔細看看有哪些是昆蟲?

(2)你覺得長得怎樣的蟲子才是昆蟲?

2.講述《昆蟲運動會》,使孩子了解昆蟲的判斷特征。

(1)請幼兒先猜測哪些昆蟲回來?

(2)昆蟲運動會的接待員是誰?他為哪些昆蟲報名了?沒有報名的有誰?

(3)它為什么要請蝸牛、蚯蚓、蜈蚣和蜘蛛回去?

小結(jié):原來啊蝸牛和蚯蚓沒有腳不是昆蟲,蜈蚣和蜘蛛腳太多也不是昆蟲,只有六只腳的蟲子才是昆蟲。

3.教師出示圖片繼續(xù)講故事。

(1)看這時誰來了???

討論:毛毛蟲也想?yún)⒓永ハx運動會,你覺得小螞蟻是幫它報名還是請它回去?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螞蟻,你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為什么?

王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條毛毛蟲,你現(xiàn)在是小螞蟻請你來貼一貼,并說出選擇的'理由。

4、完整的欣賞故事。

(1)毛毛蟲有沒有參加運動會?

(2)他為什么能參加運動會?

小結(jié):原來昆蟲有三個成長階段分別是卵、幼蟲和成蟲。毛毛蟲是昆蟲的幼蟲階段,所以毛毛蟲是昆蟲。

請幼兒自己出去找一找昆蟲。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七

1、能將常見的昆蟲區(qū)分害蟲和益蟲。

2、認識常見昆蟲的食物,模仿昆蟲的三種基本運動形態(tài):飛、爬、跳。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1、昆蟲頭飾二十一個。

2、昆蟲拼圖四張,畫架四個。

3、昆蟲圖卡若干,食物圖卡若干。

4、音樂帶、錄音機。

5、森林場景,益蟲的家和害蟲的家。

一、認識昆蟲。

1、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拼圖游戲,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昆蟲?請小朋友把拼圖背面的雙面膠撕下,并把撕下的膠帶紙放在筐里”幼兒操作,教師將拼好的拼圖放在畫架上展示,每組請一位幼兒回答。

2、師:“蝴蝶屬于什么?螞蟻呢?”“為什么說它們是昆蟲?”幼兒回答昆蟲的基本特征。

3、師:“除了蝴蝶、螞蟻、螢火蟲和七星瓢蟲外,還有什么也是昆蟲?”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卡。

1、教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請小朋友們每人找一個昆蟲頭飾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蟲,想一想它是怎么運動的,它愛吃什么?!庇變簩ふ也⒋魃项^飾。

2、師:“請小昆蟲們用自己的.動作隨音樂來尋找食物?!狈乓魳?,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森林場景中尋找食物圖卡。

3、師小結(jié):“小昆蟲做得真好,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是什么昆蟲,你是怎樣行動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請5~8位幼兒回答。

三、益蟲和害蟲。

1、師:“蜜蜂采花蜜傳播花粉,對人類有幫助,我們叫它益蟲;蒼蠅呢會傳播細菌,給人類帶來疾病,對人類有害,我們叫它害蟲。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呢還是害蟲?!?/p>

2、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天快黑了,小昆蟲們要回家了,我們來找家,益蟲的家在這邊,害蟲的家在那邊?!庇變赫壹摇?/p>

3、教師小結(jié),幫助找不到家或找錯家的幼兒正確認識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還是害蟲。

在活動中,教師能注意幼兒的興趣點進行設(shè)計活動,由易到難,過度自然,小朋友的參與興趣很高,但活動中讓老師覺得不足的是開始部分,幼兒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是否內(nèi)容簡單些,或直接讓幼兒分組討論,交流,然后鼓勵幼兒把自己不懂的提出來,和老師一起解決。這樣的處理是否能讓幼兒的學習更加主動些。建議下次教學,可以試試。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篇十八

隨音樂《春天》,幼兒學小蝴蝶飛到院子里去。

活動三:綜合《昆蟲的樂園》。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以及昆蟲與植物、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2、運用各種美工材料制作昆蟲、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3、嘗試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對昆蟲的認知。

活動準備:

1、筆、紗布、剪刀、膠水、枯樹葉、竹枝、布等材料。

2、有關(guān)昆蟲的兒歌、故事、歌舞等文藝作品。

3、邀請幼兒家長來園。

活動過程:

1、出示筆、紗布、剪刀、膠水、枯樹葉、竹枝、布等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運用畫、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種方式制作各種昆蟲作品,如制作昆蟲頭飾、昆蟲玩具、昆蟲吊飾、昆蟲模型等作品,并進行展示。

2、啟發(fā)幼兒通過各種形式了解昆蟲的家,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在活動室里為昆蟲建一個家,并把自制的昆蟲模型、玩具或昆蟲標本放入昆蟲的家。

3、學習欣賞有關(guān)昆蟲的兒歌、故事、歌舞等文藝作品,讓幼兒進一步了昆蟲與人類的關(guān)系。

4、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

組織幼兒討論;怎能樣把探究昆蟲的結(jié)果展示出來,與他人分享,激發(fā)幼兒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的愿望。

5、請爸爸媽媽和別班的老師、小朋友們來參觀,鼓勵幼兒主動向老師小朋友們介紹自己的昆蟲作品,大膽為他們表演節(jié)目。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44592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