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幫助教師系統(tǒng)化地組織教學內容。編寫教案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設置教學步驟。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教師編寫的教案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的教學實踐。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一
1、學唱歌曲,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2、體驗歌曲中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指導幼兒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即:9―12小節(jié);
引導幼兒用歌聲準確表達風兒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1、為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準確把握歌曲的節(jié)奏,將歌詞編成一首節(jié)奏同歌曲一樣的詩歌。(風兒找媽媽,月亮回家了,太陽回家了,風兒風兒還在刮,他在找媽媽,問過小樹,問過小花,媽媽媽媽你在哪,別把我丟下。)
2、歌曲的視頻及相關圖片。
3、鋼琴、錄音機。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跟媽媽走散的時候嗎?那你會怎么做?(幼兒回憶,并說說自己的做法)
師: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可是風兒跟媽媽也走散了,怎么辦呢?我們去看看風兒是怎么找到媽媽的。
二、基本部分。
1、幫助幼兒記憶歌詞,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歌詞,并配上相應的畫面。
(2)提問:“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風兒找不到媽媽它是怎樣說的?”、“他要捎給媽媽一句什么話?”
(3)請幼兒自由回答問題。
(4)幼兒朗誦歌詞,感受風兒找不到媽媽的焦急心情和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范唱歌曲。突出9、11小節(jié)的休止符和弱起節(jié)拍的唱法。(休止符與弱起最好是引導幼兒用一些動作老表示這應幼兒容易掌握)
(2)聽錄音范唱(小朋友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的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拍。)
(3)引導幼兒跟唱歌曲,啟發(fā)幼兒比較演唱“捎給媽媽一句話,風兒好想她”兩句唱法的不同,體驗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師:風兒問過誰?(重點學習休止符與弱起拍的唱法)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重點:最后一句漸慢結束)
(4)幼兒有表情的演唱。
3、引導幼兒嘗試雙聲部合唱(一組哼唱,一組唱歌詞),感受合唱的美。
三、結束部分。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二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能動作協(xié)調的進行完整游戲。
2.按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并自主分角色進行游戲,初步知道尋找空地方游,不能碰撞。
3.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老師分角色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熟悉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幼兒玩過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2.材料準備:音樂《小蝌蚪找媽媽》、各種有特征的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
教師: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叫《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分別遇到了誰?小蝌蚪說了些什么?小動物分別說了些什么呢?(幼兒練習對話:你好,你好,你是我的媽媽嗎?我不是,我不是,你的媽媽寬嘴巴……)。
小蝌蚪最后找到媽媽了嗎?找到了媽媽,心情怎樣?小蝌蚪和媽媽會干什么?(跳舞)。
2.遷移已有游戲經(jīng)驗,隨樂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
(1)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各個小動物。
(2)介紹各個場景,幼兒隨樂玩游戲。
評價:鴨媽媽你覺得表演的怎樣?鴨媽媽呢?烏龜媽媽呢?(有些小動物跟小蝌蚪說話很響亮,而且也會聽音樂,做的動作也特別好看)。
(3)交換角色,幼兒隨樂玩游戲。
教師:這次誰來做小蝌蚪,交換角色玩一玩,好嗎?小蝌蚪,你們一起去到池塘里去找媽媽吧!(重點評價小蝌蚪游的空間)。
(4)幼兒自選角色隨樂玩游戲。
教師:誰想做小蝌蚪,誰想做xx媽媽、xx媽媽等小動物?你們一起來試試看。
教師組織幼兒玩音樂游戲,并根據(jù)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3.幼兒聽音樂完整游戲多遍。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三
1、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于別人協(xié)作的快樂。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自然地聲音做發(fā)聲練習并復習歌曲:《聽》。
1、通過師幼的談話,引出活動的內容:
(2)誰聽清楚了風兒要捎給媽媽一句什么樣的話?
(3)風兒把嗓子都喊啞了,你們能幫助風兒呼喚它的媽媽嗎?
3、教師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請幼兒討論:
(1)聽了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覺?
(2)老師是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歌曲的?為什么老師要用這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4、教師隨著琴聲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兒可隨教師小聲的哼唱:
提問:風兒在找媽媽時都問過誰?這兩句歌曲中是怎樣唱的?
(請幼兒一起練習唱這兩句,重點指導幼兒唱準休止符。)。
5、指導幼兒運用齊唱、接唱多種形式練習演唱,啟發(fā)幼兒運用表情和聲音表現(xiàn)對媽媽的思念。
1、幼兒嘗試用"唔"演唱歌曲。
2、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時教師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請幼兒說說這一遍演唱時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師和幼兒進行雙聲部的合唱并請幼兒說說怎樣做才會使兩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優(yōu)美。
5、幼兒分成兩組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
1、你覺得風兒的媽媽會在哪里?
3、x老師能夠感覺的咱們班的小朋友非常的愛自己的媽媽,不要在和媽媽分開的時候才跟媽媽說我愛你,我想你,愛要說說出口,今天下午媽媽來接你的時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大聲的對媽媽說:媽媽我好愛你!好嗎!
歌曲《風兒找媽媽》是一首充滿溫情、意境感傷的歌曲。歌曲通過描述風兒找媽媽的情景和心情來感染幼兒,從而激發(fā)出幼兒對媽媽的愛,以及同情心和愛心。在活動中,將運用雙聲部合唱的形式將歌曲的意境表達的更加強烈,渲染出風兒對媽媽的想念之情和愛媽媽的情感。對幼兒的情感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小百科: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風常指空氣的水平運動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風向和風速;但對于飛行來說,還包括垂直運動分量,即所謂垂直或升降氣流。大風可移動物體與物體(物質質量)方向。風的速度很快。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四
1.通過學習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2.學唱準休止符和弱起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能和同伴相互配合練習雙聲部,體驗合作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鋼琴。
2.掛圖、哭泣的風娃娃圖片。
活動流程。
1.欣賞歌曲《我的好媽媽》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幼兒可跟唱、表演)。
2.組織幼兒談話,引導幼兒回憶與媽媽分離時的心情。
師:當媽媽帶你出去玩,不小心找不到媽媽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3.情境導入(出示哭泣的風娃娃)。
小朋友,看看這是誰?它怎么了?想一想風娃娃為什么會哭?它會遇到什么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想像進行講述)。
4.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圖中發(fā)生的事情。
(1)教師啟發(fā)幼兒講出:太陽回家了、月亮回家了……。
5.教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把掛圖內容編成歌曲清唱一遍,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2)風兒問過誰?歌曲中是怎樣唱的?(先請個別幼兒示范,然后全體幼兒練習)。
(3)風兒捎給媽媽一句什么話?(加動作演唱出來,要有漸慢漸輕的感覺)。
(4)欣賞歌曲,請幼兒用風聲“呼”音跟音樂的節(jié)奏哼歌曲。
6.練習唱歌曲。
(1)教幼兒跟唱歌曲并比較“捎給媽媽一句話,風兒好想她”兩句唱法的不同,體驗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2)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唱第一句,另一組唱下一句。(教師彈奏)。
(3)嘗試雙聲部合唱:一組幼兒唱歌詞,一組幼兒用“呼”音唱。
(練習后兩組交換唱)。
(4)教師彈奏,幼兒齊唱歌曲。
7.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幼兒編動作演唱歌曲。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斑馬和奶牛黑白花紋組合在一起的不同特征表現(xiàn)。
2、在游戲情境中嘗試撕出長條和塊狀花紋,發(fā)展手指靈活性。
3、樂于參與裝飾活動,體驗幫助韋伯找到朋友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幾種黑白動物花紋的特征表現(xiàn),并能進行表述。
活動難點:
能在音樂情境中大膽撕出條狀和塊狀的紙片。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音樂。
2、用來裝扮成斑馬、奶?;y的背心。
3、用來裝扮背心的材料:黑色彩紙。
4、幼兒場地準備:地墊。分成奶牛和斑馬的兩個場景。
活動過程:
一、韋伯找朋友。
(一)觀察韋伯。
這是誰?他長的什么樣子?他的身上有什么樣的圖案?
今天韋伯想要找和他一樣有黑白花紋的圖案,猜一猜,誰會是韋伯的朋友呢?
二、韋伯的朋友。
(二)觀察斑馬。
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出示斑馬?
找到了誰?(斑馬)它的身上有什么樣的花紋?(一條黑一條白,細細長長)。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指比劃一條黑一條白。
讓我們也來把斑馬身上的.花紋撕出來吧!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一同撕紙。
(三)奶牛。
聽一聽,誰也來了?
原來是奶牛伯伯也來啦!
奶牛伯伯身上有什么花紋呢?(一塊一塊的)。
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奶牛身上的花紋像什么呢?
教師和幼兒共同聽著音樂將幼兒說到的花紋撕出來,比一比。
三、幼兒扮演小動物,并為自己的服裝配上適合的花紋。
你們想不想成為韋伯的朋友?你想變成誰?
幼兒自由表達。
出示小背心。要想變成韋伯的朋友,要先把自己裝扮起來哦。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穿上韋伯的服飾,去找裝扮好的朋友。
四、游戲:找朋友。
今天韋伯好高興,找到了這么多的好朋友,讓我們一起手拉手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教師和幼兒游戲,當唱到我的朋友是xx的時候,所扮演的幼兒和教師抱一抱,拉拉手。
活動延伸:
今天韋伯找到了和他一樣有黑白花紋的好朋友,你們覺得自己的花紋漂亮嗎?喜不喜歡自己的花紋?讓我們回去給其他小朋友欣賞一下我們的漂亮花紋吧!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六
1.通過學習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2.學唱準休止符和弱起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能和同伴相互配合練習雙聲部,體驗合作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借助已有經(jīng)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1.錄音機、磁帶、鋼琴。
2.掛圖、哭泣的風娃娃圖片。
1.欣賞歌曲《我的好媽媽》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幼兒可跟唱、表演)
2.組織幼兒談話,引導幼兒回憶與媽媽分離時的心情
師:當媽媽帶你出去玩,不小心找不到媽媽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3.情境導入(出示哭泣的風娃娃)
小朋友,看看這是誰?它怎么了?想一想風娃娃為什么會哭?它會遇到什么事情呢?(鼓勵幼兒大膽想像進行講述)
4.出示掛圖請幼兒觀察,圖中發(fā)生的事情
(1)教師啟發(fā)幼兒講出:太陽回家了、月亮回家了……
5.教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把掛圖內容編成歌曲清唱一遍,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2)風兒問過誰?歌曲中是怎樣唱的?(先請個別幼兒示范,然后全體幼兒練習)
(3)風兒捎給媽媽一句什么話?(加動作演唱出來,要有漸慢漸輕的感覺)
(4)欣賞歌曲,請幼兒用風聲“呼”音跟音樂的節(jié)奏哼歌曲。
6.練習唱歌曲
(1)教幼兒跟唱歌曲并比較“捎給媽媽一句話,風兒好想她”兩句唱法的不同,體驗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2)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唱第一句,另一組唱下一句。(教師彈奏)
(3)嘗試雙聲部合唱:一組幼兒唱歌詞,一組幼兒用“呼”音唱。
(練習后兩組交換唱)
(4)教師彈奏,幼兒齊唱歌曲。
7.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幼兒編動作演唱歌曲
在此藝術活動中,我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和思維的具體形象性設計本次活動,利用圖片、掛圖等直觀教具來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大意,此形式大大增加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多種有趣的練習方法使幼兒在學習中感到有趣不乏味,重點學習了休止符和弱起的旋律,進行了雙聲部的練習,孩子們很輕松的學會了歌曲。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七
歌曲《袋鼠媽媽》,幼兒顯得比較興奮,本次活動的歌曲中歌詞簡短易懂,節(jié)奏明快,幼兒很快就能夠記住,歌曲的旋律也比較好掌握,幼兒比較完整地把歌曲唱出來。但在目標1中,本來想讓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出相親相愛的動作,我發(fā)現(xiàn)部分孩子不能夠邊唱邊做游戲,如果唱歌就忘了要做動作,做動作的就忘了唱歌,因此在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多加訓練。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大部分幼兒只是跟著老師做動作,在這點上還需要好好地反思。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八
1、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于別人協(xié)作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課件
一、發(fā)聲練習: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自然地聲音做發(fā)聲練習并復習歌曲:《聽》。
二、新授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并學習運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
1、通過師幼的談話,引出活動的內容:
"小朋友,你們都有自己的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媽媽,如果你的媽媽出差了或者你一連幾天都沒有看見自己的媽媽了你會怎樣?你會怎樣做?風兒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媽媽,它呀正在到處尋找媽媽呢,咱們來聽一聽,風兒找媽媽的故事"
2、教師將歌詞串成一篇小散文,完整的有感情的進行朗誦,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提問:
(1)風兒回家了嗎?它在干什么?
(2)誰聽清楚了風兒要捎給媽媽一句什么樣的話?
(3)風兒把嗓子都喊啞了,你們能幫助風兒呼喚它的媽媽嗎?
3、教師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請幼兒討論:
(1)聽了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覺?
(2)老師是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歌曲的?為什么老師要用這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4、教師隨著琴聲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兒可隨教師小聲的哼唱:
提問:風兒在找媽媽時都問過誰?這兩句歌曲中是怎樣唱的?
(請幼兒一起練習唱這兩句,重點指導幼兒唱準休止符。)
5、指導幼兒運用齊唱、接唱多種形式練習演唱,啟發(fā)幼兒運用表情和聲音表現(xiàn)對媽媽的思念。
三、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幼兒嘗試用"唔"演唱歌曲。
2、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時教師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請幼兒說說這一遍演唱時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師和幼兒進行雙聲部的合唱并請幼兒說說怎樣做才會使兩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優(yōu)美。
5、幼兒分成兩組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
四、結束活動:
1、你覺得風兒的媽媽會在哪里?
3、x老師能夠感覺的咱們班的小朋友非常的愛自己的媽媽,不要在和媽媽分開的時候才跟媽媽說我愛你,我想你,愛要說說出口,今天下午媽媽來接你的時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大聲的對媽媽說:媽媽我好愛你!好嗎!
在此藝術活動中,我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和思維的具體形象性設計本次活動,利用圖片、掛圖等直觀教具來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大意,此形式大大增加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多種有趣的練習方法使幼兒在學習中感到有趣不乏味,重點學習了休止符和弱起的旋律,進行了雙聲部的練習,孩子們很輕松的學會了歌曲。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九
袋鼠媽媽》是一首表達母子之間相親相愛的歌曲,歌曲節(jié)奏輕快,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xiàn)、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在活動中有利于他們合作、分享、交往力等方面的發(fā)展。所以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游戲活動,引導幼兒按節(jié)拍協(xié)調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據(jù)音樂變化表現(xiàn)游戲情節(jié),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
一、導入:跟媽媽一起跳進活動室。
二、通過看課件了解袋鼠的特征,并練習跟音樂有節(jié)拍的雙腳并攏跳。
1、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拍一拍練習跳。
師: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2、設置情景,幼兒扮演乖乖,老師扮演媽媽。請乖乖跳到媽媽這里來,跳過來的,媽媽抱抱乖乖親親乖乖,并和媽媽做一個擁抱的動作。
三、老師鼓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現(xiàn)相親相愛的姿態(tài)、動作和表情,并隨音樂進行表演。
1、師引導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做相親相愛的動作提問: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2、一部分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部分幼兒扮乖乖,乖乖跳到媽媽這里要和媽媽做一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四、完整隨音樂進行游戲。
1、師和幼兒2人示范表演一遍(手拉手)2、全體幼兒拉手一起表演游戲。
3、幼兒2人手拉手進行游戲。
五、鞏固游戲情節(jié),增添游戲趣味。
老師和一名幼兒在一個大口袋里扮演袋鼠媽媽和乖乖,玩游戲。
六、活動延伸:
幼兒2人一組繼續(xù)用口袋玩游戲。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唱歌曲《風兒找媽媽》體驗歌曲中風兒想念媽媽的情感。
2、學習用自然柔和的聲音唱歌。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風兒找媽媽》。
一、???????組織教學。
1、?????????????師:快樂的音樂四十分又開始了,大家動起來吧!
2、?????????????同學們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進行律動。
3、?????????????師生問好。
二、情境導入??。
二、???????發(fā)聲訓練。
2/4?12?34|5—|56?56|5—|。
媽媽你在哪兒呼呼呼呼呼。
看來我們的呼喚,風兒的媽媽也沒聽見,風兒該多著急呀!它要用《風兒找媽媽》這支歌來傾訴它對媽媽的思念。(出示歌單,讓學生認識反復記號。)。
三、???????學習新歌。
1、?????????????教師范唱。聽后談談感受。
2、?????????????聽錄音范唱。(小朋友們,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地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點拍。)。
3、?????????????學生跟琴小聲哼唱旋律。
4、?????????????按節(jié)奏有感情朗讀歌詞。
5、?????????????跟琴唱歌詞。然后采用多種演唱形式歌唱,并進行評價。
四、???????用自帶“打擊樂器”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五、???????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1、?????????????師: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愿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大膽發(fā)揮你們的想象,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里,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請幾個小組的同學演唱他們所編的第三段歌詞。
六、???????小結。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唱歌曲《風兒找媽媽》體驗歌曲中風兒想念媽媽的情感。
2、學習用自然柔和的聲音唱歌。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風兒找媽媽》。
一、???????組織教學。
1、?????????????師:快樂的音樂四十分又開始了,大家動起來吧!
2、?????????????同學們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進行律動。
3、?????????????師生問好。
二、情境導入??。
二、???????發(fā)聲訓練。
2/4?12?34|5—|56?56|5—|。
媽媽你在哪兒呼呼呼呼呼。
看來我們的呼喚,風兒的媽媽也沒聽見,風兒該多著急呀!它要用《風兒找媽媽》這支歌來傾訴它對媽媽的思念。(出示歌單,讓學生認識反復記號。)。
三、???????學習新歌。
1、?????????????教師范唱。聽后談談感受。
2、?????????????聽錄音范唱。(小朋友們,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地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點拍。)。
3、?????????????學生跟琴小聲哼唱旋律。
4、?????????????按節(jié)奏有感情朗讀歌詞。
5、?????????????跟琴唱歌詞。然后采用多種演唱形式歌唱,并進行評價。
四、???????用自帶“打擊樂器”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五、???????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1、?????????????師: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愿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大膽發(fā)揮你們的想象,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里,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請幾個小組的同學演唱他們所編的第三段歌詞。
六、???????小結。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不但學會了一支好聽的歌,還會為歌曲伴奏,最可喜的是,你們還能寫歌詞,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我相信,未來的音樂家一定會在你們當中誕生,努力吧!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三
你們看今天袋鼠媽媽來到我們小一班做客了!咦!袋鼠寶寶呢?(在袋鼠媽媽的口袋里)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有個乖乖,乖乖喜歡媽媽嗎?(喜歡?。α?,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
2.學唱歌曲。
袋鼠媽媽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歌的題目就叫《袋鼠》。我們先來聽一聽。(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剛才歌曲里面袋鼠媽媽有個什么啊?(袋袋)袋袋里面裝了什么?(乖乖)解釋歌詞,乖乖是袋鼠媽媽的孩子叫乖乖。乖乖和媽媽好不好?用錄音機的歌詞怎么說?(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教師再講述歌詞一遍!
那我們再來聽袋鼠媽媽給我們唱一遍好不好?(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跟著音樂一起學唱袋鼠兩遍(教師放錄音機兩遍。)。
3.學習蹦跳步。
幼兒學會了唱歌,袋鼠媽媽聽見了:“我的小乖乖們唱的可真好聽啊,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不好?那你知道我們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嗎?我們是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兩腿屈膝,兩腳蹬地跳起,落下時前腳掌著地,兩膝彎曲,要輕巧而有彈性。教師示范蹦跳步,幼兒學習。
小袋鼠們一起來和袋鼠媽媽去森林里吧?。ㄕ堄變郝犚魳?,跟隨教師學做蹦跳步)(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請幼兒聽音樂,與袋鼠媽媽兩人一起來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已經(jīng)會聽前奏提醒幼兒兩人動作協(xié)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沒小節(jié)跳一下)(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4.啟發(fā)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xiàn)“相親相愛”
袋鼠乖乖很喜歡媽媽,和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可以做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媽媽與寶寶相親相愛?(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
袋鼠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和媽媽相親相愛。(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四
春天來了隨著《春天》的音樂律動第一遍幼兒隨音樂即興表演第二遍師:春天真美呀!小花、小柳樹你們在哪里?蝴蝶姑娘你在哪里?小蜜蜂去哪里了?小白兔快出來玩吧!
相親相愛師:春天來了,在美麗的春天里有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jié)日嗎(3月8日婦女節(jié)),這是媽媽們的節(jié)日,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媽媽,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說說講講(伴隨音樂)師:媽媽愛不愛你們呀?我真想知道媽媽是怎么愛你們的呀?你是怎么愛媽媽的呢?(幼兒隨講:擁抱、親吻、買好吃好玩的東西……)小結:
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在媽媽的心目中,我們小朋友就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最喜歡自己的寶寶,而在小朋友的心中,最喜歡自己的'媽媽,最最離不開的人也是媽媽。寶寶愛媽媽,媽媽愛寶寶,這個就叫做相親相愛。
袋鼠媽媽師:不僅你們的媽媽寶貝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媽媽都很寶貝自己的孩子,看看這是誰的媽媽呀?(圖片展示)哦!原來是袋鼠媽媽,它和你們的媽媽一樣最寶貝自己的小乖乖(咦?誰是小乖乖你們知道嗎?)她是怎么愛自己的小乖乖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她是怎么愛自己的小乖乖的?(引出育兒袋)短片欣賞。
袋鼠媽媽很愛自己的小乖乖,她的胸前有一個袋袋,像口袋一樣,叫做育兒袋,是用來養(yǎng)育、保護自己小袋鼠的袋袋。袋鼠媽媽真愛自己的小乖乖,她用自己的育兒袋來照顧、保護她的小寶寶們,熟悉歌曲--欣賞歌曲師:今天老師要為大家唱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做《袋鼠媽媽》,這首歌講的是袋鼠媽媽和小袋鼠在一起相親相愛的事情,你們想不想聽呀,讓我們聽聽看歌里講了些什么。
學習音樂游戲:
(1)師:"小朋友表演得可真好!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吧!"。
(2)(感受(曲二)狼的音樂)師:"聽!好像是誰來了?"。
(3)討論:大灰狼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4)幼兒聽大灰狼的音樂做動作和表情。
(5)提問:"你覺的大灰狼的音樂是一跳一跳的還是重重的、長長的、慢慢的?它和小袋鼠的音樂一樣嗎?"。
(6)師:"小袋鼠聽到狼來了的音樂該怎么辦???(可以躲起來等)躲到哪呢?(媽媽的肚子里)還可以躲到哪里?大樹后,小椅子后,老師后面。"。
4.玩游戲:《袋鼠媽媽》。
教師交待游戲規(guī)則:
(1)音樂(一)時,兩人一組,一前一后,前面的學小袋鼠,后面的學袋鼠媽媽,請小袋鼠跟著媽媽一起跳,強調"蹦跳步"。
(2)音樂(二)時提醒幼兒:聽到狼出來時,小袋鼠趕快藏起來不動,千萬別給大灰狼吃掉了。聽到一聲槍聲,大灰狼被獵人打死了。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五
1、通過學習唱歌曲《風兒找媽媽》體驗歌曲中風兒想念媽媽的情感。
2、學習用自然柔和的聲音唱歌。
能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風兒找媽媽》。
一、 組織教學
1、 師:快樂的音樂四十分又開始了,大家動起來吧!
2、 同學們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進行律動。
3、 師生問好
二、情境導入
二、 發(fā)聲訓練
2/4 1 2 3 4 |5 —| 5 6 5 6 |5 —|
媽媽你在哪兒呼呼呼呼呼
看來我們的呼喚,風兒的媽媽也沒聽見,風兒該多著急呀!它要用《風兒找媽媽》這支歌來傾訴它對媽媽的思念。(出示歌單,讓學生認識反復記號。)
三、 學習新歌。
1、 教師范唱。聽后談談感受。
2、 聽錄音范唱。(小朋友們,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地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點拍。)
3、 學生跟琴小聲哼唱旋律。
4、 按節(jié)奏有感情朗讀歌詞。
5、 跟琴唱歌詞。然后采用多種演唱形式歌唱,并進行評價。
四、 用自帶“打擊樂器”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五、 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1、 師: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愿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大膽發(fā)揮你們的想象,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里,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 學生分小組討論。
3、 請幾個小組的同學演唱他們所編的第三段歌詞。
六、 小結
師:這節(jié)課同學們不但學會了一支好聽的歌,還會為歌曲伴奏,最可喜的是,你們還能寫歌詞,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我相信,未來的音樂家一定會在你們當中誕生,努力吧!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六
1、了解袋鼠和袋鼠的育兒袋,感受活動的快樂。
2、能夠情緒愉快的參加音樂游戲,體驗相親相愛的感覺。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風兒找媽媽教案篇十七
1、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于別人協(xié)作的快樂。
課件
一、發(fā)聲練習: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自然地聲音做發(fā)聲練習并復習歌曲:《聽》。
二、新授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并學習運用輕柔、自然的聲音演唱:
1、通過師幼的談話,引出活動的內容:
2、教師將歌詞串成一篇小散文,完整的有感情的進行朗誦,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提問:
(1)風兒回家了嗎?它在干什么?
(2)誰聽清楚了風兒要捎給媽媽一句什么樣的話?
(3)風兒把嗓子都喊啞了,你們能幫助風兒呼喚它的媽媽嗎?
3、教師完整的、有感情的清唱歌曲,請幼兒討論:
(1)聽了這首歌你心理有什么感覺?
(2)老師是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歌曲的?為什么老師要用這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4、教師隨著琴聲的伴奏再次范唱歌曲,幼兒可隨教師小聲的哼唱:
提問:風兒在找媽媽時都問過誰?這兩句歌曲中是怎樣唱的?
(請幼兒一起練習唱這兩句,重點指導幼兒唱準休止符。)
5、指導幼兒運用齊唱、接唱多種形式練習演唱,啟發(fā)幼兒運用表情和聲音表現(xiàn)對媽媽的思念。
三、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幼兒嘗試用“唔“演唱歌曲。
2、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同時教師以哼唱的形式演唱。
3、請幼兒說說這一遍演唱時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4、教師和幼兒進行雙聲部的合唱并請幼兒說說怎樣做才會使兩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優(yōu)美。
5、幼兒分成兩組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
四、結束活動:
1、你覺得風兒的媽媽會在哪里?
3、x老師能夠感覺的咱們班的小朋友非常的愛自己的媽媽,不要在和媽媽分開的時候才跟媽媽說我愛你,我想你,愛要說說出口,今天下午媽媽來接你的時候,今天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大聲的對媽媽說:媽媽我好愛你!好嗎!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94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