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既是對書中內(nèi)容的感觸、思考和評價,也是對自己的心靈和思維的反思。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是一個需要我們思考和實踐的問題。這是一份關(guān)于讀后感的范文集錦,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啟發(fā)。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一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功業(yè)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
蔑視權(quán)貴,追求自由。
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xiàn)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表現(xiàn)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愿望。
揭露現(xiàn)實,抨擊時政。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爭,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驕縱,宦官權(quán)勢炙手可熱……通過對政事朝綱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鞍彩分畞y”爆發(fā),他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nèi)涵,并富于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
情緒起伏,充滿矛盾。
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xiāng)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齊一萬物、逃避現(xiàn)實等消極頹廢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你知道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是誰寫的嗎?他就是唐朝大詩人李白所作。今天,我讀了一篇《李白》的故事,知道了許多李白小時候的趣事。
李白小時候是一個性情活波、好動,經(jīng)常坐不住的人。有一天,他趁先生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跑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手里拿著一根鐵杵用力地來回磨。李白好奇的問:“老婆婆,您磨這個干什么?”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針?!崩畎渍f:“鐵杵磨成針,那得磨到什么時候啊?”老婆婆回答到:“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總有一天會摸成針的。”李白一聽,恍然大悟,這和讀書不是一樣的嗎。只要天天認真地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總有一天會把天下的好書讀完的。他對這幾天來自己的行動捫心自省,他決定要加倍努力學習,再也不偷偷跑掉了。由于李白的勤奮努力,終于使他成為一位著名的大詩人。
現(xiàn)在,正是我們讀書的好時光,要像李白一樣具有鐵杵磨成針的毅力。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只有這樣,才能終成大器。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三
懷古詠史類詩歌。詩歌作者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fā)滄桑變化的感慨。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蘇臺覽古》。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邊塞征戰(zhàn)類詩歌。這類詩歌主要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主要抒發(fā)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雄渾,筆勢豪放。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惜別念友類詩歌。古代文人注重友情,常寫一些離別抒情的詩歌;;也寫一些念友贈序的詩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到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反戰(zhàn)愛國類詩歌。古代征戰(zhàn)頻繁,給老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痛苦,一些文人用詩歌抒發(fā)了反戰(zhàn)與愛國的`情懷。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這類詩歌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nèi)涵。這類詩先秦兩漢已出現(xiàn),唐以后佳作漸多。
《白鷺鶿》。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心閑且未去,獨立沙洲傍。
哲理詩。這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fā)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宣州謝跳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寫景抒情詩。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記行詩。又稱“記游詩”、“行旅詩”?;蛎枋鰝€人游歷見聞感受,或表現(xiàn)思親懷鄉(xiāng)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jié)合。這類詩離不開山水景物描寫,所以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qū)別,是以抒情為主的。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諷刺詩。諷刺詩就是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tài)炎涼,表達人民或正直人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有時也稱“政治諷刺詩”。諷刺詩同樣源遠流長,自《詩經(jīng)》起直到現(xiàn)代從未消失。
《春日醉起言志》。
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
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
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四
這幾天在家拜讀偉大詩人“詩仙”李白的詩作,心中頗有感觸焉。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他在詩壇上是詩壇泰斗般的地位,詩歌出盛唐,盛唐出李白,一句話,他是詩壇上的老大,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般的存在。所以他的名字和他那些鬼斧神工般的詩歌一起萬世流傳,永垂不朽!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
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對李白非常崇拜。記得讀小學時學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那時很小,對詩中包含的思鄉(xiāng)之情根本無法理解,只是覺得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愛讀。后來陸陸續(xù)續(xù)學了他的《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等等,終于牢牢記住了這個名字。到了上中學又開始學他的詩,在我的印象中,只要我在上學,我就無法避免地讀到他的詩,這時才感覺到原來他的詩那么重要,但說實話,不知是年齡問題還是缺少生活感受,我不是很能體會他的詩歌中所蘊藏的情感和精髓。
現(xiàn)在自己長大了,參加工作十來年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都嘗過了,人情世故也稍微懂點了。這時我再來讀李白的詩,我突然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邊讀他的詩,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立體豐滿起來,不再是遙不可及、模糊的影子。他的不平凡曲折坎坷的一生,滿腹才華、滿腔熱情、滿腔抱負卻始終無法得到施展,得不到重用而郁悶惆悵、憤懣難平的心情始終相伴一生,讓他只能借酒銷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當我讀到《行路難》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睍r,我眼前浮現(xiàn)出詩人拔劍四顧,心里無比茫然,不知自己今后的路在何方,連自己最愛的美酒都沒有興趣了,這時我的心中一酸,眼中差點涌出淚花,我心痛啊!這樣才華橫溢的詩人卻得不到重用,只能惆悵地離開長安。離開長安后,他開始了十多年的四處漂泊的生活,居無定所,四海為家,想尋找一個門路,實現(xiàn)自己為國為民的抱負理想,而始終不得。詩人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惆悵。發(fā)出了“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钡母锌?。為什么有這么多的白頭發(fā),是誰讓我滿頭白發(fā)?是愁緒啊!是愁白了頭啊!
縱觀李白的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是愁苦的一生。原因何在呢?他自身也有原因,因為他太狂放不羈,太單純,太直率,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察言觀色,不懂得溜須拍馬。這是他的性格問題。性格決定命運!要是他世故一點,圓滑一點,可能他還是前途無量的!但我覺得最關(guān)鍵的是他生不逢時!他生在唐玄宗晚期,朝政最的時候。君王沉溺于楊貴妃的美色中不可自拔,寵信奸臣,任用奸相李林甫。朝野黑暗,有志之士報國無門!要是他生活在現(xiàn)代,憑他這樣驚世駭俗的才華,會成為享譽世界的大文豪,也許會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我們中國人、中國文人爭光,那該多好啊!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五
李白,字太白,盛唐時期的詩人,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
我來談談我看到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媚權(quán)貴,不涉足于官場之人,一個高潔,一個孤傲的李白。命令高力士拖鞋,讓楊運忠為其磨墨,除了他,誰還可以這樣?不肯屈服于人,心直口快,面對不平敢于出手相助,這注定了他的一生與官場無緣。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我看到的,是一個灑脫,放蕩不羈的人,一個仗劍走天涯,一個濁酒行千里的人?!疤熳雍魜聿簧洗?,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自命不凡,孤芳自賞。難道他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嗎?不!“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是他的理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他的政治抱負。他之所以不去追求,是因為他潔身自好,不想同流合污,想過那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生活。
唐朝興起的科舉制成就了李白的名氣,但自古的封建官僚扼殺了李白的未來。這樣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豪情壯志的人,就是古代思想的犧牲品。不過,李白終究是成功了,他名字會超過所有的帝王,永載史冊。
這就是我讀到的李白。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念著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更隨著它的腳步走進千年前的那個黃昏,閉上雙眸,似有若無的情懷沖擊著腦海。涼意悄悄從腳尖再灌入腦中,就像身處一片田園,麥芽的氣息陶醉在夢魘之中;又仿佛倚在天邊,去尋覓著他的身影。
你踏上心田,渡上木舟,向著遠方追隨著那一抹潔白。芬芳馥郁的水仙好似你憶中的青蓮鄉(xiāng),你的心微微觸動,卻又狠了狠心從它身旁略過。展艷七分的櫻花開遍你的路途,嬌艷誘惑著你的思慮,你不禁沉醉其中,然而它帶給你的只不過是虛榮。你盤然醒悟,只身從落花上踏過,眼神中反映著堅定。你又和輕盈嬌嫩的桃花擦身而過,而不為它所動??赡銋s把腳步悄然停在了一樹潔白雅致的李花前,你驚嘆于它的圣潔,世間竟有與出泥而不染的荷花爭凈的花朵!你的欣喜脫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樹白!”從此,你有了一個名字——李白。而你這名字注定要踏破詩界,不染世塵而曉白于天下。
我們的思念相隔千年,卻輕易越過時間的洗禮。你我如同陌人,你醉于寫詩,而我卻傾倒在你的白紙黑字之中。你總是立在柳樹下,柳枝時常輕撫著你的思緒,而你時常對默不作聲的柳樹傾吐心聲,那,是有多般寂寞呢?記掛之人在鄉(xiāng)間,想念之人在他鄉(xiāng),思念之人已去天邊把酒當歌,只留你在這人世間徘徊?!拔嵊麛埩?,回車掛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愿,為人駐流光?!蹦闾煺娴摹皠窬啤庇|動了多少人對人生的無限依戀,對生活的渴望,人世間的美好就像釀就的美酒,盡管它美中不足,你都能坦然相對,真不愧有“豪放情懷”的佳稱。
雖說你筆下的是寥寥幾句詩,卻將我們的社會丑美無聲無息地描繪了出來。你將自己的血淚蘊藏在詩句之中,刺目地告誡我,人生的另一種意義。你那總是不舍,無奈的眼神總在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而你在我的眼中看到了另一個你:那個以酒解愁,喜來作詩,感嘆人生太過滄桑,欣于人生浮沉之中的你才是最真實的你?。?/p>
你停下了手中的筆,將執(zhí)念永存于流傳世間的詩歌之中。此時回眸一望,仿佛看到了你臉上最為真切的笑顏。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七
我來談談我看到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媚權(quán)貴,不涉足于官場之人,一個高潔,一個孤傲的李白。命令高力士拖鞋,讓楊運忠為其磨墨,除了他,誰還可以這樣?不肯屈服于人,心直口快,面對不平敢于出手相助,這注定了他的一生與官場無緣。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短故事。
我看到的,是一個灑脫,放蕩不羈的人,一個仗劍走天涯,一個濁酒行千里的人?!疤熳雍魜聿簧洗?,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自命不凡,孤芳自賞。難道他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嗎?不!“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是他的理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笔撬恼伪ж?。他之所以不去追求,是因為他潔身自好,不想同流合污,想過那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生活。
唐朝興起的科舉制成就了李白的名氣,但自古的封建官僚扼殺了李白的未來。這樣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豪情壯志的人,就是古代思想的犧牲品。不過,李白終究是成功了,他名字會超過所有的帝王,永載史冊。
這就是我讀到的李白。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八
李白最著名的一首有關(guān)寫女性愛情的是一首五言古詩:長干行。
內(nèi)容如下。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談愛》。
——李白。
文失比鶴遠,
章顯作罷恩。
愛書天下藝,
上古無傳人。
姚炫彩姍媥,
迪死欲遠源。
拋頭入迷地,
棄天無纏綿。
馬神無往今,
伊藝枕敏眠。
俐雅飛翩翩。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九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本著對詩仙李白的敬仰,我研讀了《李白傳》一書,感慨頗豐。
李白生于有“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唐代,其詩歌情緒高昂,境界開闊,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充分反映了美學家艷稱的盛唐氣象。唐初形成了了寬松的空氣,有助于種族之間的交流,很多反映異族風光與異族興味的文藝作品,與華夏文化交相融會,呈現(xiàn)出璀璨多姿的風貌。這時唐代文壇上多姿多態(tài)的文學藝術(shù)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極為豐厚的沃土。悟得人不能改變環(huán)境,但環(huán)境可以改變?nèi)恕?/p>
正如荀子在《勸學》中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比绻谝粋€積極向上的群體里,受到周圍的人的感染,他也會努力勤奮起來,并且做得到自己的最好,成功的人或許成了這個群體的領(lǐng)導者,或者開創(chuàng)了他自己的新事業(yè),或者在某一方面成為專家,是權(quán)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但如果呆在一個散漫懶惰的群體里,同樣也會讓一個優(yōu)秀的人變成懶漢。如果他不能改變這個群體,那么就要被這個群體給同化。人總是有惰性的,當周圍的人都不思進取沉迷于安樂,對工作得過且過,沒有計劃性,沒有長遠性,沒有良好的執(zhí)行力,組織框架松散無序,在這種環(huán)境感染下,再有天賦的人也會庸碌無為。
唐代環(huán)境造就了唐詩,也造就了李白。而李白自身的經(jīng)歷也十分重要。李白“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又至尚道術(shù),為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當世之務自負?!彼恍加谧咭话愕氖嘶碌缆?,一步一步地求得升遷。他要像諸葛亮,陶弘景那樣,以隱士起家而立抵卿相;像管仲,樂毅一樣,干一番旋乾轉(zhuǎn)坤的大事。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
暑假,于瑣事之余,閑暇之時,有心出游,不如讀書。余讀李白傳,感其宏偉,嘆其狂傲,哀其孤寂,仰其光輝,千載即逝唯李白一人。
他是唐代詩人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給后世留下了數(shù)不清的文化寶藏。他本身也為世人所探究:他的生世,他的籍貫,他的一生......都是一個令后人困惑不解的迷。雖然不能完全解開,但我們還能,在這位偉大的詩人身上發(fā)現(xiàn)珍寶。
自古以來,凡有志氣之士,有理想之士,皆有成為俠客的夢想。仗劍天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兄弟二肋插刀??蓢@,許多人都被殘酷的現(xiàn)實困擾后擊敗。李白也是一位豪杰。他出生于中亞碎葉城五歲時牽至蜀地彰明縣青蓮鄉(xiāng)。幼時李白和小伙伴們在桃樹下舞動桃木劍廝殺,行俠仗義,除兇殺惡是李白自小以來的夢想,從少年學劍術(shù),凌轢白猿公。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托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的《結(jié)客少年場》到殺掉江二太歲的《俠客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無一不體現(xiàn)了李白的俠客精神。實際上李白的一生漫游都在拜師訪道學藝練劍,而且劍術(shù)有極深的造化。所以李白最可愛的地方莫過于他的俠客性。俠客的高潔孤寂讓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俠客的灑脫,讓他暢意揮毫寫下了“人在世間不順意,明月散發(fā)弄扁舟”。俠客的自信讓他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那Ч琶洌楷F(xiàn)了一個俠客的不凡灑脫之氣。
其次是李白的家庭性。如果單從家庭本生上看,李白是失敗的甚至是極不負責的人。從第一任妻子許氏開始說起。許氏可謂是名門之秀,但是李白拜師出游,游覽名勝,一去就半個月一年多,照顧孩子操持家事全歸許氏一個人操管。再加上堂兄欺人太甚,最后一病不起,撒手離世,直到臨終也沒等到丈夫的歸來。第二任魯女雖無名分,但甘愿為李白照顧孩子,可最后等來的卻是李白與宗氏結(jié)婚。好在李白的三任妻子都非常理解李白,通情達理。嗚呼!如果非要找個理由的話,或許偉大的人物總要犧牲家庭來換得成就。哀哉!
最后是李白的政治性。李白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仕為官,清除天下的惡人惡事,掃除大唐的亂臣賊子,精忠報國??墒菬o奈“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偌大的大唐帝國竟沒有李白的容身之所,或許是生世使然,或許是造化所為,最后幾經(jīng)周折弄了個翰林待詔之職。雖受人羨慕,禮遇,但李白是思想主義者,希望把理想框架搬到現(xiàn)實中來,又怎么可能不碰壁呢?他總是認為自己是諸葛亮、管仲這類賢才,所以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李白感到,縱使宮深似海,也容不下李白一人,于是主動請辭。
李白終究是孤寂的,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最后在湖中撈月溺水而亡,“相期邈云漢”了。李白死后,他的詩句為世人世代傳誦,成為千古絕句。李白也被世人譽為詩仙。也許這是對李白和他的家人最大的眷慰。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一
《刷子李》一文選自馮驥才的作品《俗世奇人》,其主要內(nèi)容是講曹小三第一次跟著師傅刷子李去刷一間屋子。這篇文章中有許多語句的描寫都展現(xiàn)了刷子李的技藝奇特與高超。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從這句描寫可以看出刷子李蘸漿的水平,能把握蘸漿的程度,不多也不少?!芭九韭暲铮坏赖罎{,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從這句可以看出刷子李刷墻的力度非常均勻,而且銜接得非常完美。
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有不少像刷子李這樣的人,比如詹記桃酥店的一位女售貨員。只見她的手臂飛快地擺動著,用夾子一撥拉,顧客要買的食品瞬間就搞定了。這動作一氣呵成,行云流水,絕對沒有半點拖泥帶水。其他售貨員面前等待的人們都排成了一條長龍,而她這邊呢,來一個顧客就送走一個,基本無需等待。
不管是刷子李還是詹記核桃酥店的售貨員,只要熟能生巧,堅持不懈,就可以成為每個行業(yè)中具有絕技的人。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二
如果你感到壓力山大,失落、絕望、無助、那就來看看詩仙李白怎樣走出人生低谷的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半個盛唐,這就是李白。
李白是興圣皇帝,蓮武兆王李暠的九世孫,妥妥的官二代,可是因為祖上被貶的原因,李白不但沒有受過官二代的特權(quán)待遇,連正常的科舉考試都不能參加。
他仰天長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真是喝口涼水都塞牙呀!李白也是富二代,他父親從商可謂富甲一方,有《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為證。
因為家境殷實李白喜歡喝酒,而且動輒就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與之相比,詩圣杜甫這一生就顯得窮困潦倒,喝酒也是潦倒新停濁酒杯,可見李白家境之殷實。
言歸正傳,既然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身份,都不能成為李白進入仕途的敲門磚,怎么辦呢!他做到了如下四點實現(xiàn)了人生逆襲。
1)發(fā)奮讀書未雨綢繆,雖然現(xiàn)實很骨感但是理想必須豐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真,富貴必從勤苦來,男兒須讀五車書。
2)行萬里路,開元13年在當時交通條件閉塞,環(huán)境惡劣的情況下,17歲的李白心懷系蒼生安社稷的政治報復,以內(nèi)心磅礴吞天的野性仗劍走天涯,游歷近半個中國,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長期的游歷讓李白領(lǐng)略了祖國名山大川之風流,將天地靈氣融匯于胸,從而達到了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境界。以曠世之作為名片,請名人為自己向朝廷推薦,作為草根向上攀登的階梯。
3)結(jié)交高端人脈,李白以一篇橫空出世的《蜀道難》傾倒了當朝部長,就是那位寫了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詩人賀知章,從此二人成了忘年交,賀部長冠以謫仙人的雅號給了李白,而且受到了唐玄宗的妹妹玉貞公主的青睞,并得以向唐玄宗鼎力推薦。
4)成為超級網(wǎng)紅,擁有千萬粉絲實現(xiàn)人生逆襲,讀了李白慷慨激昂的文字之后呢,當朝皇上驚呼李白是文曲星下凡,最終成為李白的超級粉絲,由此呢李白應詔入朝實現(xiàn)了逆襲,于是便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三
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乃漢將軍李廣之后,其先世因罪徒居西城。其父李客,神功初年,逃回蜀中綿州昌隆縣青蓮鄉(xiāng)。
長安元年(701),李白出生于蜀中,李白少年時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六、七歲時,見武母磨杵作針,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大悟,乃發(fā)憤讀書。十歲時誦讀詩書,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shù),愛好十分廣泛??锷阶x書十年,受到贊揚:“此子天才英麗,”“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此肩也。”約十五歲左右,隨手就能寫出出色文章。二十歲以后,在蜀中漫游,飽覽了四川的壯麗景色,接觸了社會生活,開闊了視野,培養(yǎng)了熱愛祖國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愛自由的性格,也種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極思想的苗根。二十五歲時,李白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乖船經(jīng)三峽出蜀,開始了以安陸為中心的十六年大漫游,足跡踏遍半個中國。開元十五年,與故宰相許圉師孫女成婚。開元二十四年,攜家同寓于山東任城,夫人逝世。天寶元年,四十二歲的李白由友人推薦,應詔赴京,被召之初,李白異常興奮,寫下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蓮蒿人?!崩畎追钪脊┓詈擦郑趯m中作《清平調(diào)》三章。救郭子儀形責,令高力士脫靴,使楊貴妃捧硯,本以為自己的政治報負將實現(xiàn),無奈現(xiàn)實無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當時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縱情聲色,不理朝政,李白“奮其知能,愿為輔弼”的志愿無法實現(xiàn),結(jié)果反被排擠,遭奸臣讒毀,被“賜金放還?!崩畎讘阎c悲憤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結(jié)束了不滿兩年的帝京生活。這一期雖不長,但詩人接觸到宮廷生活的內(nèi)幕和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寫下了不少抨擊現(xiàn)實的詩歌,鞭撻了權(quán)貴,表現(xiàn)了詩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天寶三年春,李白帶著理想破滅的痛苦與悲憤,開始了以梁園(開封)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歷時十一年,“浪跡天下,以詩灑自適?!钡匀魂P(guān)心國事,希望有朝一日能重獲朝廷重用。同年秋季,于洛陽和汴州分別遇見了杜甫和高適,三人年結(jié)伴同行,暢游梁園,濟南等地。天寶九年,與宗氏夫人成婚,南北飄流,北去幽燕,預感禍亂。
天寶十四年,安史亂起。李白懷著消除叛亂,恢復國家統(tǒng)一和安定的志愿,參加了永王李璘的隊伍,不料永王和肅宗爭奪帝位,肅宗消滅了李璘的隊伍。李白獲罪,流放夜朗,(據(jù)說是郭子儀以宮爵贖罪,才獲減刑)。乾元二年(759),李白行至白帝城遇赦,寫下了《早發(fā)白帝城》,后又寫出《秋浦歌》、《贈汪倫》等名詩。公元761年,已六十一歲的李白,聽說太尉李光弼率兵追擊史朝義,決心投軍,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
同年,李白依靠族叔李陽冰,762年沉病逝當涂,臨終前賦《臨終歌》。(另一種說法是李白泛舟游玩,因醉入水中而亡。)后代宗即位,拜白為撿遺,但李白已逝世。
李白初葬于安微當涂龍山,元和十二年正月,范傳正為實現(xiàn)太白“悅身謝家青山”遺愿,遷葬于青山。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四
一千年前的大唐國境里,大匡山上微弱的燈光,那正是李白讀書的影像,那時的他已經(jīng)心系天下。
《李白傳》這本書講述了李白的一生。從他的出生,到他的離世,每一個細節(jié)都令人感到悲哀啊,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眼中那個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詩仙,原來也是一個命運悲慘的人。李白的一生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挫折。從他小的時候,他在大匡山上挑燈讀書,這讓他有了一個夢想:成為宰相,匡扶天下,為大唐打造一個太平盛世。之后,便在森林或湖邊隱居,于是他苦練劍術(shù),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但他對朝廷有很大的誤解,許多人都說地痞流氓令唾棄。但他們不知道朝廷官員比他們更令人厭惡,在那里你要像韓信一樣能屈能伸。也要像許多人一樣對官大的人低聲咽氣。但李白做不到,他的性格直爽想與人平輩而交,但這樣只會讓人對他憎恨,說他狂妄自大,他不懼強權(quán),就算皇帝也不給面子。這讓他四處碰壁,安史之亂的爆發(fā)使他有了希望,但因為自己的狂妄,背叛和逆反的罪名在他的身上出現(xiàn),他只好流放在外,當他歸來之際,事情才就此了結(jié),但李白最終還是一事無成,他只好含恨而亡。
詩仙的一生中,他渴望建功立業(yè),渴望匡扶天下,但他不是治世之才,因為他天生只是一個詩人。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五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初看到李白二字,想到的便是這句詩。
李白有一個江湖。他的江湖里是俠義,是浪漫,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樂觀,是“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自信,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灑脫……他就像金庸小說里的那些俠客,嗜酒如命,劍術(shù)超群,敢愛敢恨,豪邁灑脫重義氣,更有“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才氣,也正因如此,他到了如今還被無數(shù)人喜愛和贊頌,還被人尊稱“詩仙”。他的自由和疏狂是每個人都渴望的,不單單是中國人。
這也正是我讀《李太白集》的原因——我想更加深入地認識這個儒士,這個道士,這個俠士,這個謫仙人——而不僅僅是背一背那些固定了的賞析和參考答案。我崇敬他,敬他的浪漫,敬他的理想主義,敬他的才華橫溢。
初識他其實是因為那首《靜夜思》,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寥寥幾句語言平實卻意境深遠,讓那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無比敬佩又懊惱——寫這么多詩,要背多少賞析啊!開始迷戀他是情竇初開時,羨慕他的“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喜歡他的“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真意切——只要是真愛,那么點距離又算什么呢?于是開始試著了解他,看到了他的豪邁和狂傲。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六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5、《》。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7、《》。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8、《》。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9、《》。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0、《》。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1、《》。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yún)顷P(guān)。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9、《》。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10、《》。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
發(fā)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咤經(jīng)百戰(zhàn),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肖曹。
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11、《》。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12、《》。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3、《》。
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
14、《》。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
花明玉關(guān)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jié)長想,對此心凄然。
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15、《》。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guī)p。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16、《》。
燕支黃葉落,妾望自登臺。
海上碧云斷,單于秋色來。
胡兵沙塞合,漢使玉關(guān)回。
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17、《》。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
五馬如飛龍,青絲結(jié)金絡。
不知誰家子,調(diào)笑來相謔。
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
綠條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顧,況復論秋胡。
寒螀愛碧草,鳴鳳棲青梧。
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18、《》。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jié)網(wǎng)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19、《》。
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
洛陽因劇孟,托宿話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長安復攜手,再顧重千金。
君乃輶軒佐,予叨翰墨林。
高風摧秀木,虛彈落驚禽。
不取回舟興,而來命駕尋。
扶搖應借力,桃李愿成陰。
笑吐張儀舌,愁為莊舄吟。
誰憐明月夜,腸斷聽秋砧。
20、《》。
淥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21、《》。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
賢人當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
應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22、《》。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
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七
靜夜,我獨倚寒窗,借一盞明燈,抿一口香茗,鋪一本書卷,靜閱這本久不鋪展的《李白傳》,回顧李白的榮耀人生。
窗外,一輪明月遙掛于墨藍夜幕之上。皎皎如水的月光下,我似跌入一個深黑的無底洞,卻在眨眼間瞥見一白衣少年。莫不是太白,又怎會如此熟悉?也罷,就這番簡短地觀其一生吧。
少年時的李太白,山一程,水一程,錦繡玲瓏……。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山間清泉叮咚,碧空飛鳥掠過,一派好風景。李白仍是一襲白衣,頭上一頂竹笠,肩頭一箱書籍,跋山涉水,一路奔波,上那戴天山,尋那老道。這戴天山上犬吠不止,如若浸泡在水中一番,響徹整個山嶺。桃花浸滿露珠,靈動嬌美。林子里枝繁葉茂,不時有白鹿穿梭其間,令人流連忘返。瀑布高懸于絕壁之上,可謂是“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啊。李白來到一座小小的道觀門前,輕叩大門,無人應答,只得留下一首《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滿心失落,下了山。
中年時的李太白,夢一生,念一生,飛花落紅……。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中年的李白不知是榮是悲,他中年時詩作如山,篇篇為絕唱。只可惜,三首《清平調(diào)詞》斷送了他的榮耀仕途。仕途坎坷,他卻始終隱忍了下來。只因他不明白,一世榮華富貴,便一世提心吊膽,一世不敢放縱感情。他滿懷希望地回家,卻始終是失望至極。妻子許月病臥床榻,蒼白的面龐已無半點生機。不下十日,縱使太白再多哭喊,那榻上佳人也無法再睜眼擁他入懷。他不知流了多少淚。有一天,他止住了淚水,他的心不再疼痛,這顆心隨著許月的離去行將就木??v使仕途多舛,但仍可以重來;即使丈夫哭喊,佳人不再重生。一首《蜀道難》,愈了他仕途之傷,卻愈不了佳人之死。她就像落花,永遠輾盡他的心。
晚年時的李太白,榮一世,悲一世,榮耀青松……。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與宗姬相別離多年,太白被無罪釋放,卻已年過花甲。太白與友人一道乘舟回鄉(xiāng),兩岸絕壁,樹枝生側(cè),時不時有一兩聲猿嘯。快馬加鞭,太白終于回到宗姬身邊,總算過幾天清閑日子??嚅L樂短,不久之后,李白因過度勞累又年事已高,在病榻上緩緩闔上雙眸,一代詩仙就此隕落。李白辭世百余天后,唐代宗李豫的詔書傳來,請他入宮為官。只可惜了這大好人才。
周圍仍是盞明燈,眸中卻噙滿淚水。我嘆道:“人生可如此繁華,卻終歸如此廖落??v使榮耀又如何,還不是……”
時光瀲滟,歲月荏苒。漫溯歷史的川流不息,穿越千年低吟淺唱。那就在書中,在《李白傳》中,與太白一同與風云長嘯,作詩唱曲,鄙人不才,見笑。人生幾何悵苦短,孰能棄妄談笑間。
看淡人生坎坷,看破世俗紅塵,就像這大唐的榮耀,超然脫俗,做一朵榮耀青蓮。
李白詩集讀后感篇十八
讀《老婆婆的繡花針之李白》有感海南省三亞市三亞市第七小學六年級六年級(五)班李瑗瑗李白從小是個貪玩的孩子。有一次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正在磨鐵桿,要磨成繡花針。李白從中領(lǐng)悟到: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此不再貪玩。
李白是一位大詩人。他曾經(jīng)用美妙的詩句,來描繪了這世界的神奇與美妙,人情的冷暖??伤r,只不過和我們一樣是一位貪玩的'普通小孩。
我,現(xiàn)在也是個好玩的孩子。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常常沒有獨立堅持完成一件事。久而久之,沒有養(yǎng)成堅持到底的習慣。我要像老婆婆那樣堅持不懈。去年暑假學游泳時,不管多么辛苦我都要堅持學完。不能像從前那樣游不到25米就灰心。應該堅持每次多游一點,總有一天會游到。我要像老婆婆那樣每天都積累。今天開始,我每天都要看一些有關(guān)知識的課外書以增長知識。從前,我認為書和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怎么看都看不完,干脆不看了。而現(xiàn)在我認為,書和知識雖是無窮無盡的,但只要自已一點點地積累,總會成為一位有學問的人。
我還要像李白那樣知錯就改,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把以前貪玩的我的那一頁撕去,貼上一張嶄新的我。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86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