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應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管理,以確保教學順利進行。設計合適的學習活動和評價方式,提供有效的反饋和評估。教案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一
教學目標:
1.知道集體處處有規(guī)則,懂得規(guī)則可以使世界變得文明有序的道理,領會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2.了解作為小學生、小公民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必須遵守規(guī)章制度。
3.制定班級公約,能自覺遵守規(guī)章制度,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做個講文明、有教養(yǎng)的人。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請一位同學扮演行人在路上行走。他出現(xiàn)了以下這些情況:
1.闖紅燈。
2.不靠右行走。
3.在路上隨意跳來跳去等。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他這樣做的危害。
生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師總結:規(guī)則很重要,我們要遵守規(guī)則。
(板書設計:規(guī)則)。
二、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則。
師:其實,規(guī)則就在我們身邊,下面請大家看一看,每個地方都有規(guī)則。
生討論,并發(fā)言。
三、制定班級公約。
師:我們明白了規(guī)則的重要性,那么下面就為我們班制定一下班級規(guī)則——制定班級公約。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公約:
1.從班級的學習、衛(wèi)生、紀律方面制定。
2.從你發(fā)現(xiàn)的我們班里不文明的現(xiàn)象方面進行制定。
3.制定的公約要合理、科學、全面,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情況。
四、分組制定班級公約。
要求:四人小組合作討論,選擇其中一個方面,針對班級情況,制定2條你認為最重要的班級公約,并寫在紙上。
1.小組討論、制定。
2.反饋。(交流時,針對一條公約讓學生提意見、修改,遵循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
小結:看來制定規(guī)則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必須合理、科學,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老師建議下節(jié)品德課繼續(xù)來討論、修改這份班級公約,最后打印成文,使它成為我們班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相信有了這份公約的約束,我們班的同學會越來越有教養(yǎng),而我們的集體也會更加文明、更加團結!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二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意。
2、嘗試分角色朗誦或表演朗誦,感受詩歌真摯的愛國熱情和中華少年強烈的歷史使命感。
學情分析:
本詩一是首朗誦詩,適合于分角色表演朗誦,課前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的發(fā)展,課堂上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讀后,組織學生交流體會,可交流對詩句含義的理解,也可交流對詩句表達特點的感受,還可交流內(nèi)心情感的體驗。鼓勵學生談自己真實的想法。在這樣的基礎上再讀全詩,自然達到“情動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2、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唱歌《中國少年》,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最愛喝的水永遠是黃河水,最愛寫的字永遠是方塊字,因為我們是龍的傳人,是中國娃,讓我們一起唱起那首熟悉的旋律——中國少年!
三、激情導入新課。
是呀,中國,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作為中國少年的我們更應該男兒當自強,讓我們帶著這份驕傲與自豪一起走進李少白的詩歌——中華少年(板書)。
四、作者簡介。
李少白,筆名少白,唐太宗第四十七世孫,當代著名書畫家,詩人,學者,藝術評論家,中國水墨書法的代表人物,中國新水墨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出版有兒童詩集《長胡子的娃娃》《捎給愛美的孩子》《小蝌蚪會唱歌》等。還寫過不少歌詞,其中作詞《我向黨來唱支歌》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二等獎;《來吧,來踢球》在1988年世界兒童音樂節(jié)中獲獎。
五、走進課文,賞析課文。
(一)自由朗讀課文。
1、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請多讀幾遍,劃出你覺得最難讀好的句子。
2、檢測字詞,掃清障礙。
(二)快速瀏覽課文。
找一找,你可以從詩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
(三)分小節(jié)交流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第1小節(jié)。
1、這一節(jié)詩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事物呢?它們代表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雪蓮”代表純潔、“乳燕”自由成長、“雛鷹”代表志向遠大、“山丹丹”代表熱烈、奔放)。
2、透過這些詞語,你分別可以聯(lián)想到什么?把四組詞語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你又可以想到什么?(中華少年的化身)。
(四)劃分結構層次。
(一)總起全詩:我們都是中華少年。(第1節(jié))。
(二)寫祖國錦繡河山、悠久文化、民族傳統(tǒng)風俗滋養(yǎng)了中華少年。(第2、3、4節(jié))。
(三)回顧中華母親的艱難歷程。(第5節(jié))。
(四)寫中華少年的誓言。(第6、7節(jié))。
(五)總結全詩。(第8節(jié))。
六、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渡)再過幾天,就是國慶節(jié),請帶著你們不悔的誓言,為祖國母親送上一份節(jié)日的禮物。
1、出示朗讀要求: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大組,分別承擔“甲、乙、
丙、丁”四個角色,一齊分角色朗讀課文。
2、每個小組派出代表,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七、激情小結,升華情感:
作為龍的傳人,我們“驕傲”,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三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謎語,看誰能猜出來?“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誰來說一下)。
對啦,是松鼠。(電腦出示圖片)同學們反應真快。今天我們就學習《跑進家來的松鼠》。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提出自讀要求,引導學生自讀。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學習課文要從字詞入手,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嗎。誰有信心來讀一下。(看來同學們真得學得非常認真)。
3、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了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誰來說一下?
三、精讀課文,感悟課文。
1、同學們學的非常棒,通過讀課文你能說一說松鼠的習性有哪些嗎?
2、通過讀課文,歸納一下松鼠是如何過冬的。(分為貯存糧食和墊窩兩部分)。
3、跑進家來的松鼠是如何與“我們”相處的。
4、通過松鼠在“我們”家生活的過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四、討論交流。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對松鼠都有哪些了解?
2、你還知道松鼠的哪些生活習慣嗎?
3、你喜歡松鼠這種小動物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1、把這種美麗可愛的小松鼠介紹給你的朋友。
2、把發(fā)生在你身邊的動物和人和平相處的事寫下來。一邊課題。
讀完了這篇叫做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跑進家來的松鼠教案的文章,想必同學們一定學到了一些學習語文課文的方法,要學以致用。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四
1.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建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2.引導學生清楚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聽取別人的觀點。
3.引導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培養(yǎng)學生的班集體意識。
教學重點:
清楚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聽取別人的觀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培養(yǎng)學生的班集體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的小主人。為了把我們班建設成一個學習環(huán)境良好、大家團結友愛的溫馨的大家庭,今天,我們就一起制定一個班級公約,讓大家一起遵守,讓我們班呈現(xiàn)出嶄新的面貌。
(板書:制定班級公約)。
二、合作探究。
同學們,我們分小組活動制定班級公約。(板書設計:針對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全班討論班級想要達到的目標。
1.班級公約要根據(jù)我們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
2.制定的公約要切實可行,不能好高騖遠。
3.每個同學先在紙條上寫出兩三條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公約內(nèi)容,然后再小組討論。每個小組制定一份,進行全班交流。
4.選擇最合適的班級公約,大家共同遵守。
三、小組匯報,形成公約。
現(xiàn)在,每個小組把自己制定的公約向大家展示,注意發(fā)言要控制時間,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讀出來。大家做好筆記,把自己認為好的內(nèi)容記下來。最后大家討論,既總結大家的共同意見,也說明不同意見。
四、大家總結,形成公約。
現(xiàn)在,我們班的公約已經(jīng)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讓我們班成為一個學習環(huán)境良好、大家團結友愛的大家庭。現(xiàn)在老師把班級公約公布如下:
(板書設計:學習方面)。
1.按時上學,不遲到。
2.上課專心聽講,大膽發(fā)言?;卮饐栴}聲音響亮。
3.課間休息做有益的游戲,不追逐,不打鬧。
4.課后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yè)。
(板書設計:紀律方面)。
5.放學按時回家,少看電視,不玩無益的電腦游戲。
6.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保持教室和包干區(qū)的整潔。
7.愛護公物,損壞公物要照價賠償。
8.保持教室安靜。自習課或老師不在的時候,要保持教室安靜,討論問題要小點聲,不能打擾到別人。
(板書設計:衛(wèi)生方面)。
9.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打掃衛(wèi)生,保持教室清潔干凈。
10.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
五、總結。
師:我們齊心協(xié)力制定了班級公約,希望同學們認真遵守,把我們班變成一個文明、干凈、學習氛圍濃厚的班級。
【板書設計】。
制定班級公約。
學習方面。
紀律方面。
衛(wèi)生方面。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五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援助、惟一、惋惜、一聲不吭”等詞語。對世界二戰(zhàn)有所了解,認識法西斯的罪惡。
2.根據(jù)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人物語言,自主嘗試以人物、事件、為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3.感受孩子們對法西斯的痛恨,對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難點:
1.感情朗讀人物語言,自主嘗試以人物、事件、為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感受孩子們對法西斯的痛恨,對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出示圖片,積蓄感情。
1.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課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還記得嗎?那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什么?(為了……為了……為了……讓我們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的確,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令人難以忘卻!不僅是大人,甚至是孩子!媒體出示“戰(zhàn)火中的孩子”一組照片,讓學生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積蓄感情。
2.今天我們學習《六個孩子的故事》,出示課題,齊讀。
二、介紹作者、背景,整體感知主要內(nèi)容。
1.課文的作者是捷克作者伏契克,教師介紹作者(詳細見教參)。
2.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學生交流有關二次世界大戰(zhàn),教師歸納補充: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1939—1945年期間以德國、意大利、日本軸心國為主的法西斯力量與以中國、蘇聯(lián)、美國、英國等同盟國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間在世界范圍內(nèi)進行的人類歷規(guī)??涨暗膽?zhàn)爭(中國學術界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起止時間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大戰(zhàn)的序幕與爆發(fā)”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蔓延到亞洲、歐洲和非洲,參戰(zhàn)國家多達61個,卷入戰(zhàn)爭的人口達17億,動員的武裝力量總人數(shù)超過1.1億。參戰(zhàn)國軍隊傷亡總數(shù)為5000萬人以上,再加上平民,傷亡總數(shù)達9000萬。參戰(zhàn)國軍費消耗總額為13520萬美元,再加上財政消耗和物資損失,損失總數(shù)達40000億美元。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課文描寫二戰(zhàn)期間,德國法西斯轟炸西班牙,遠在捷克的六個孩子賣掉自己的心愛之物,捐錢到前線去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故事,反映了孩子們對法西斯的憎恨。)。
三、讀悟體會,感受情感。
1.分組學習,閱讀課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按照要求填表:
孩子姓名捐出什么物品當時的神態(tài)、動作。
交流,板書完成表格。
2.學生自由再讀課文,思考,這是一群怎樣的孩子?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來說明。(這是一群天真、可愛、貧窮、痛恨法西斯的孩子)。
3.討論:這是他們最寶貴的東西嗎?既然是,為什么還要捐?指名回答。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挑選最能打動你的一句話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結合猶豫、莊嚴、一聲不響、惋惜、慚愧等詞語體會人物當時的內(nèi)心情感)。
5.教師引到讀課文,根據(jù)表格,自主嘗試以主要人物、事件為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1)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安東尼、甫蘭杰克、羅達、依沃塞夫等)主要事件?(賣掉自己的心愛之物,捐錢到前線去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故事)。
(2)加上時間、起因、事件的意義用概括的語言歸納。
(課文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法西斯轟炸西班牙,捷克的安東尼、甫蘭杰克、羅達、依沃塞夫等六個孩子賣掉自己的心愛之物,捐錢到前線去援助西班牙人民。反映了孩子們對法西斯的憎恨對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六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魯賓遜漂流記》的主要故事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藝術美,培養(yǎng)閱讀興趣。
2、結合作品故事情節(jié)理解魯賓遜這一主要人物形象。
3、認識《魯賓遜漂流記》作為英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開山之作,其描摹事物真實具體、親切自然的顯著特點。
4、探討魯賓遜這一形象所體現(xiàn)出來的進取精神和挑戰(zhàn)自然的信心與勇氣,以及對讀者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指導學生嘗試通過閱讀、思考、討論、探究等途徑了解基本內(nèi)容;理解人物形象,討論主題思想,激發(fā)閱讀興趣。
在課外閱讀的基礎上,安排1課時進行導讀。
課前學習:
閱讀《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要求學生準備故事復述和推薦精彩片段、妙語佳句。上網(wǎng)查閱相關資料,摘抄在自學卡片上。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711年,塞爾科克回到了倫敦,并在報刊上講述了自己的經(jīng)歷,他成了聞名一時的人物。不過,他沒想到的是,這段傳奇般的冒險經(jīng)歷激發(fā)了一個作家的靈感。不久,以他的故事為原型的小說發(fā)表了。這部小說被后人尊奉為十八世紀歐洲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之作,進而成為文學史上的傳世之作。那位才華橫溢的作家便是丹尼爾·笛?!朔Q“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那部經(jīng)典之作便是膾炙人口的《魯賓遜漂流記》。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賓遜漂流記》,走進魯賓遜驚險、新奇而又真實感人的漂流歷程。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七
一、知識目標。
自學并掌握好本課的“跪、敷、凸、追悼、驚異、愛戴、吊唁、團聚、怒號、陰暗、呻、流露、繃帶、麻木、深奧、咳嗽、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飽經(jīng)風霜?!钡仍~語,理解本課生字,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二、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的詞語使每個學生完全掌握并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能夠靈活運用詞語造句。
三、德育目標。
學習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跪、敷、凸、追悼、驚異、愛戴、吊唁、團聚、怒號、陰暗、呻、流露、繃帶、麻木、深奧、咳嗽、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飽經(jīng)風霜?!钡仍~語并靈活應用。
2、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重點詞語。
教學難點:掌握詞語的運用范圍。
教學方法:講解法,練習法。
教具:課本、黑板、粉筆、教案、課件。
一、導入新課。
3、看看課題,想想作者是魯迅先生的什么人。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八
這一項安排了兩組漢字,每組的前一個字都是學過的熟字,后一個字都是要學習的生字,而后一個字都是前一個字表示讀音的部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辨一辨,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在“我會讀”中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記住生字。在“我會寫”中引導學生寫出帶有“木、月、艸、宀”偏旁的字,從中加以鞏固和運用識字方法。
過程建議:
我會認。
1、學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2、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3、組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4、書中的學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5、出示“我會認”中生字,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翹舌音“支”,后鼻韻“龍”。
6、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7、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
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會寫: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組字的相同點?;貞浺幌虏渴啄咀峙?、月字旁、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3、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蘋、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家、定。
二、日積月累。
這部分是由“我會讀”和“讀讀背背”組成?!拔視x”是本組教材中所學生字的復現(xiàn),幫助學生加以鞏固。“讀讀背背”是一首表現(xiàn)秋天豐收景象的兒歌,與“我會讀”共同起到促進學生對語言積累的作用。
過程建議。
我會讀:
1、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后全班進行讀詞訓練。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讀讀背背:
1、教師示范讀。
2、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jié)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品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2、拓展。
將收集的秋天的兒歌讀給同學聽或自己寫一寫兒歌展示給同學。
(朗讀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三、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是進行秋游的前期準備,主要是討論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想說的熱情,能說清自己的計劃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與別人交流。在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的好品質。
交際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路線的資料。
組織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秋天。
2、小組匯報,組內(nèi)討論。
引導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的路線資料,結合資料向小組的伙伴說說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進行評價。
小組討論誰的計劃好,達成共識,進行補充完善本組的秋游計劃。
3、全班交流,統(tǒng)一計劃。
各組陳述本組的計劃和理由,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用商量的語氣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確定秋天計劃。
4、討論具體事宜。
引導學生討論秋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總結評議,提出建議。
教師總結秋天的計劃研究情況,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在本組教學開始就引導學生平時進行動手、動腦,創(chuàng)作關于秋天的作品,積累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的內(nèi)容是學生自制的書簽、賀卡、圖畫、詩歌等都是有關秋天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可讓學生盡情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動:布置一個展示角或課上展出并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xiàn)的意識。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九
一、激情導入.
1、學生讀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1624年荷蘭侵略者強占了臺灣,并且殘酷地奴役著臺灣人民(電視錄像)。
3、看到這一幕幕情景,此時,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4、當時駐軍廈門的鄭成功和你們有著一樣的感受,他是如何做的呢?讓我們一起再次走近鄭成功。
二、讀書感悟。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1)選擇你最感興趣的畫面讀一讀、劃一劃并且想一想,能讀的也可以演一演。
(2)同學們四人一小組,自學交流;把你最感興趣的畫面向同組的同學介紹介紹;你可以用讀書的方式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
(3)課堂讀議交流:現(xiàn)在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感興趣的畫面?
a、當學生讀到第3小節(jié)時:
a學生可能會先讀、再講。
b還有誰對這個畫面感興趣,感興趣的一起站起來讀一讀,
c演一演,做一次自信的鄭成功。
b、學生讀到第4小節(jié)時:
a學生先讀、再講為什么感興趣。
b再指名感興趣的同學讀。
c還有誰對這個畫面感興趣,感興趣的一起站起來讀一讀。
c、學生讀到第4小節(jié)時:
a指名讀、介紹自己感興趣的畫面。
b再指名讀、介紹,感興趣的一起讀。
d、當學生讀到第5、6小節(jié)時:
a先介紹戰(zhàn)斗的場面。
b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五節(jié),再次感受戰(zhàn)斗經(jīng)過。(準備講故事)。
c誰能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紹這個戰(zhàn)斗畫面。
d指名學生講故事。
師述:臺灣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你們高興嗎?臺灣人民更加高興,大家一起感受臺灣人民對收復臺灣的高興心情(聽錄音)。
e、當學生介紹到六到八小節(jié)時:
鄭成功不僅收復臺灣,而且(引讀)……。
(以讀促講)。
2、哪個畫面又使你感到最氣憤呢?你也可用讀書的方式向大家介紹。
a指名讀、抓住重點詞語講。
b還有誰氣憤,再指名讀。
c氣憤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
三、自主練習,課外擴展。
2、學生思考剛才學習、理解的畫面。
3、你準備向大家用什么方式介紹你的拍攝過程。
5、你此時想對李登輝、陳水扁之分裂主義者說些什么呢?
6、假如時光會倒流,現(xiàn)在鄭成功還活著,又會對他們說些什么?
四、課堂小結。
1、希望同學長大以后努力學習,能為早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而努力。
2、描繪一個你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的戰(zhàn)斗畫面。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十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途、篷、蠻、叛”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講述課文故事。
3、了解魯濱孫在荒島戰(zhàn)勝困難、木求生存的非凡經(jīng)歷,感悟要想生存,就得自己想辦法創(chuàng)造條件的道理。
教學方法:自學法、討論法。
教材分析: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篇小說,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魯濱孫因乘船遭遇暴風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課文安魯濱孫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孫“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yǎng)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jié),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制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重點是魯濱孫在島上艱難、驚險的經(jīng)歷。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二、自讀課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
1、讀一讀課文前“閱讀提示”,給自己確定閱讀目標。組織交流一下。(知道魯濱孫漂流到荒島以后,在嚴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樣戰(zhàn)勝重種.種困難生存下來的。)。
2、自己認真讀課文。讀準帶注音的字的字音;邊讀邊記內(nèi)容,練習講課文里的故事。讀一遍記不下來,再讀一兩遍。
3、3、小組講故事。一人講,其他同學補充。
三、重點研讀。
細讀第2~8自然段,知道魯濱孫戰(zhàn)勝了那些困難。
1、自讀自悟,思考:魯濱孫戰(zhàn)勝了那些困難?是怎樣戰(zhàn)勝的?畫出有關句子。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教師幫助從“食物、住所、安全、孤獨”幾方面進行歸納。
四、談體會,感悟謀求生存的道理。
從魯濱孫戰(zhàn)勝種.種困難的非凡經(jīng)歷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學生交流,教師酌情點撥。(要有生存的勇氣,積極想辦法,改善生存環(huán)境。)。
五、推薦原作,拓展閱讀。
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是世界的長篇小說,情節(jié)曲折,向來擁有眾多可讀者,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原作讀一讀,情節(jié)將比克文協(xié)的更具體、更有意思。
板書設計:
魯濱孫漂流記。
不畏艱險。
險機智堅強。
聰明能干。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十一
1、讀讀記記“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議、風度、煉就、毅力、不解之緣、暗無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態(tài)、為所欲為、暑去寒來、不在話下、切切私語、無言以對”等詞語。
2、用比較快的速度讀懂課文,感受“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體會作者學藝的艱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氣和毅力。
3、感受戲劇表演的神奇魅力。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十二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qū)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diào)查活動,去了解節(jié)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3.學生回憶過春節(jié)的情景。
可以讓學生先回憶:我們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借此引導學生感受春節(jié)是喜慶的節(jié)日,是團圓的節(jié)日!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答疑問。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jié)》,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jié)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說說北京的春節(jié)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
臘月:農(nóng)歷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們說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
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
(2)還有哪些地方?jīng)]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
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fā)出哨聲,很好玩。
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說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說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
殘燈末廟:結合注釋,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jié)結束的時候。
三、默讀填表,了解春節(jié)的時間和風俗習慣。
1.了解北京的春節(jié)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jié)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寫了“春節(jié)在正月十九結束了”??梢姳本┑拇汗?jié)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里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匯報。
時間〖〗風俗習慣。
3.匯報交流,了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jié)的習俗。
(1)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號,等會兒一起討論討論。(“風俗習慣”一欄不強求填得全面細致,表格內(nèi)容供參考。)。
(2)根據(jù)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
四、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通過閱讀填表,互相交流,我們對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了解得更清楚了?,F(xiàn)在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如果有覺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讀好。
2.展示朗讀:剛才自己著重練讀了哪些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五、結束語與作業(yè)布置。
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了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練習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詞,下課后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jié)課聽寫。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十三
1課時
同學們,我們今天又要認識一種動物了,它的名字叫河馬,請大家把書翻到《快樂河馬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近河馬的世界??纯捶评铡Y惛=o我們講了兩匹河馬怎樣的故事。
1、講講兩匹河馬的故事
2、大家講得都很仔細,我們聽到了河馬哈伯特和河馬雨果的故事,你們說這兩匹河馬“快樂”嗎?(圈劃、朗讀相關語句,說出理由)
3、人與河馬應該如何相處?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十四
一、教學大綱對本年級本學科的基本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朗讀方法,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
(2)培養(yǎng)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并養(yǎng)成習慣。
(3)培養(yǎng)認真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學會搜集材料并養(yǎng)成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不懂就問的習慣,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
2.漢語拼音。
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繼續(xù)練習鋼筆字、毛筆字。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nèi)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3)討論問題能主動發(fā)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養(yǎng)成先想后說的習慣。
5.閱讀。
(1)繼續(xù)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4)繼續(xù)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6.習作。
(1)學習有順序、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2)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從內(nèi)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對教材體系和內(nèi)容的簡要分析:
1.關于閱讀。
本冊教材大體上按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組織單元,根據(jù)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
本冊教材所編選的課文內(nèi)容風富,體裁多樣。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又有頌揚現(xiàn)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寫著名自然景觀的,又有蘊含人生哲理的。
本冊課文安排生字時繼續(xù)采用了“識寫分流”的辦法。全冊共安排生字222個,其中要求寫得為165個,其余的57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三、對本班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
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習慣良好、學習成績穩(wěn)定、優(yōu)異的,還屬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對而言,腦子比較靈活,接受知識、掌握知識比較迅速,課上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且質量較高。但也有個別男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教育。
學習習慣很好,學習成績穩(wěn)定、優(yōu)異的學生有:寧天暢、倪夢雪、陳雪、孫夢、高婷婷、徐俊鋒、何明星、趙雅文、郭招娣等,共計10人。
學習習慣不錯,但學習成績不夠穩(wěn)定的學生有:李楊、李森、王詩睿、姜濤、王頂尚、王純、王厚棟、姜衍坤、陳雪、閻雪等。共計10人。
學習態(tài)度不夠認真,學習習慣不好,而且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有:肖芳芳、楊楊、孔芮、孟曉清、劉欣雨、張偉龍、袁苑、俞亞楠、朱桂君、王力群、湯宇等,共計11人。這些學生還有待于老師和家長的進一步加強管理。
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針對本班孩子的整體情況,特提出一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1.要堅持不懈的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一方面,我要認真抓好本冊所安排的關于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培養(yǎng);另一方面,對本套教材以往所提的各項學習習慣也要常抓不懈,始終抓緊、抓實,務求達到預定的目標。
2.要堅定不移的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我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為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原原本本地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讓他們能“讀得進,記得住,用得出”,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時,多開展讀書、摘抄活動,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他們多讀書,讀好書。
3.要明確本冊課本的編寫意圖,注重讀寫結合,循序漸進的進行作文教學。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十五
1、積累運用語言心理神態(tài)動作和環(huán)境描寫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寫作方法。
2、感悟文中兒童“中士”堅守諾言不失信的品質。
3、探究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與課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較。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
2、 用一句話來說說文中的小男孩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1、圈出描寫小男孩外貌的句子,進行圈劃提問
a很小的男孩子,七八歲的模樣。
b長有雀斑的小鼻子,他的短褲很短,不用腰帶。
2、圈劃描寫小男孩心情的句子,小組進行討論體會,交流。
a低下頭,哭得又響又傷心。
b但是他連忙甩開了我的手,說:“我不能,我不能?!?/p>
c孩子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我想他們走了?!?/p>
d他快樂極了,快樂得甚至叫出聲來。
3、圈劃能體現(xiàn)我對小男孩看法變化的`詞語,加以體會。
(板書:有病 笑出來 省悟 愿意“幫忙” 緊緊“握手”)
4、教帥小結:這篇文章就是通過這些語言,心理,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學習了這篇文章,你喜歡文中的小男孩嗎?為什么?
2、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碰到過類似的事嗎?
(與課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較,討論守信的可貴,不守信用的危害)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片段。
2、寫一篇讀后感。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滬教版參考指南篇十六
1、“我”在藝術上的成功離不開家庭的熏陶,特別是離不開母親的影響,母親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離不開“我”在藝術舞臺上練就的勇氣和力量。
2、快速瀏覽課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我”在藝術生涯中磨練自己的勇氣和力量?
全班交流。
3、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時卻目不忍視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含著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934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