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專業(y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05:47:12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專業(yè)15篇)
時間:2023-12-14 05:47:12     小編:念青松

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和現(xiàn)代技術手段,可以使教案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互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案設計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不同領域的教案范例,希望能夠幫助到廣大教師。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一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通過觀看錄象《不跟陌生人走》以及討論的形式,知道對不認識的人不要相信。

3、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2、幼兒觀看錄象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對陌生人講的話,小朋友能不能相信呢?為什么?

※想一想,哪個做得對?對不認識的人,我們應該怎么做?

3、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

※我們小朋友不認識的陌生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可是我們看不出來。有的陌生人拿出你喜歡吃的東西、拿出你喜歡的玩具來騙你,還有人會說出有趣的事情、好聽的話或關于你爸爸媽媽的話來欺騙你,想讓我們小朋友相信他、聽他的話或跟他走,我們小朋友一定不要相信他,這樣就不會上壞人的當了。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二

2、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辨別陌生人的能力。

1、課件。

2、陌生阿姨。

一、課件出示情境表演。

1、小林在路邊等媽媽,突然有一位陌生人對小林說,他要帶小林去找媽媽。

2、小紅自己在家玩,這時突然有人敲門,告訴小紅說,她是媽媽單位里的阿姨。媽媽有事不能回來了,讓小紅去阿姨家玩。

二、組織小朋友們討論。

1、看了情境表演你都知道了什么?

2、什么是陌生人?能和陌生人走么?

3、能相信陌生人嗎?為什么?

小結:

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走。

三、情境練習。

1、放學了,這時一個陌生人對一個小朋友說,你媽媽有事讓我來接你。

看了這個表演讓小朋友們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怎么說?怎么做?

1.要讓小朋友們知道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三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1幅。

2、兒歌《陌生人》。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圖片內容。

提問:圖片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么?

姐姐為什么擺手?教師進行小結: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2、學習兒歌《陌生人》。

(1)、告訴幼兒老師有一首關于《陌生人》的兒歌,請大家一起欣賞。

(2)、請幼兒跟老師學習這首兒歌,并能把這首兒歌說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3、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為什么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yōu)槭裁床灰吧说臇|西?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來敲們,我不開。

4、總結:當小朋友在家的時候要謹防陌生人敲門,切忌給陌生人開門,在外面玩時也千萬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這是小朋友的安全也是為了家庭的安全!

活動反思:

通過這堂課,使小朋友們明白了,陌生人給我們的東西千萬不能要、東西更不能吃到嘴里、更不要隨隨便便就給陌生人開門和跟陌生人一起回家等!陌生人都是不熟悉和不認識的人,說不定全是有目的性的,有的陌生人會把小朋友偷偷帶走,讓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有的陌生人會跑到小朋友家里去偷東西,我們可千萬不要上了陌生人的當!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四

1、教育幼兒對不認識的人保持距離。

2、同時不要相信不認識的人,更不要相信對方所說的事。

3、要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意識。

圖片、案例1"2個。

(一)、講述案例,供幼兒仔細聽取。

(二)、案例中講述的是什么內容?

提問:

1、你在故事中聽到了一些什么?

2、你遇到過你不認識的人與你打招呼嗎?

3、如果你遇到陌生人的話你會怎樣呢?

(三)、老師總結:

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要隨意地打招呼,更不要相信別人,如果跟著陌生人走的,會帶來危險更會傷害到自己與家人,同時更要去保護好自己。

提問。

1、怎樣去保護好自己呢?

2、怎樣去拒絕陌生人?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五

2.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么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氐郊依?,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鄙成尺B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棒棒糖?!苯又帜贸鐾婢呓o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p>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通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fā)生的一段事情,引發(fā)幼兒在現(xiàn)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xiàn)象,再通過游戲活動,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六

1、通過情境活動,讓學生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學生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

一、營造情景,真情體驗。

(一)學校里的陌生人。

1、真情講述,故事導入。在校園場景中,xx的小朋友沒有人來接,這時來了個陌生人,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嗎?(引出課題)。

2、互動表演,真實流露。請幼兒參與,教師扮“陌生人”與學生對話,引誘學生跟隨“陌生人”走。

(二)社區(qū)里的陌生人。

2、利用資源,真情表演。學生與假扮的陌生人對話,陌生人拿出禮物哄騙幼兒,觀察學生的反應。

二、經驗分析,情感升華。

小結學生的表現(xiàn):向學生提問?

1、什么是陌生人?

3、“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三、游戲鞏固,行為強化。

學生隨著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

小朋友是怎么辦的?(集體表演)。

2、表演后,繼續(xù)在小路上走,自然結束。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七

1、通過情景教學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能隨便和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料及和掌握與陌生人交流的方法。

3、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課件《聰明的喜羊羊》。

2、音樂《喜羊羊和灰太狼》。

3、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

4、巧克力、喜羊羊頭飾。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音樂,導入幼兒喜歡而且熟悉的音樂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幼兒放松愉快的投入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聽著好聽的喜羊羊音樂入場,和教師一起做小律動。

2、幼兒觀看課件《聰明的喜羊羊》。

引入動畫片中幼兒熟悉的灰太狼形象,使幼兒理解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

(1)慢羊羊村長要帶小羊們去干嘛?慢羊羊在出發(fā)前對小羊們說了什么話?

(2)看看畫面中誰藏在草叢里?你們認識它嗎?

(3)畫面中的灰太狼想干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明白《聰明的喜羊羊》的做法是什么,講明本次活動的主題。

(1)灰太狼靠近小羊的時候,誰和灰太狼說話了?

(2)灰太狼用什么吃的把懶羊羊帶回了家?懶羊羊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嗎?

(3)如果陌生人給你巧克力或者糖果的時候,你能不能要?為什么?

(4)我們可不可以像懶羊羊一樣跟著陌生人回家呢?

4、教師引導幼兒理解,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說話,不能吃陌生人給自己的東西,更不能隨便就和陌生人回家了!

四、情境練習《遇見陌生的阿姨》。

1、教師請陌生阿姨進教室,情境帶入,豐富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實戰(zhàn)經驗。

(1)阿姨走進教室,對班里的一位小朋友說:你長得真可愛,阿姨請你吃果凍好嗎?

(2)此時教師組織幼兒討論能不能接這位陌生阿姨的東西?你應該怎么回答?

(3)陌生阿姨繼續(xù)問下一個幼兒,阿姨帶你去好玩的地方玩好嗎?

五、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的很棒,完成了我們的考驗。知道外出時千萬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喜羊羊很高興,給我們帶來了好聽的歌,我們在歌聲中和老師們說再見了!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八

1、通過情境活動,讓學生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學生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

一、營造情景,真情體驗。

(一)學校里的陌生人。

1、真情講述,故事導入。在校園場景中,某某的小朋友沒有人來接,這時來了個陌生人,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嗎?(引出課題)。

2、互動表演,真實流露。請幼兒參與,教師扮“陌生人”與學生對話,引誘學生跟隨“陌生人”走。

(二)社區(qū)里的陌生人。

2、利用資源,真情表演。學生與假扮的陌生人對話,陌生人拿出禮物哄騙幼兒,觀察學生的反應。

二、經驗分析,情感升華。

小結學生的表現(xiàn):向學生提問?

1、什么是陌生人?

3、“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三、游戲鞏固,行為強化。

學生隨著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

小朋友是怎么辦的?(集體表演)。

2、表演后,繼續(xù)在小路上走,自然結束。

(點評:此次安全活動針對學生的特點,自始至終在精心設置的生動、真實情景中讓學生體驗學習,真情投入、積極動腦、踴躍表演,使情感、認知最終落實在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上,這是學生安全教育的最終歸宿。整個活動具有“重學習興趣、重真實情景體驗、重行為培養(yǎng)”三大特點,尤其公開教學中利用班級學生對聽課男領導的陌生來表演“陌生人”,既充分利用了課堂資源,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乃巧妙之處。在看似簡單的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九

2、幫助幼兒樹立安全意識。

動畫課件;ppt;音樂《小兔乖乖》;大灰狼、兔媽媽頭飾。

(出示動畫課件)請幼兒欣賞動畫課件第一段。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我們看看它是誰?(雞媽媽)。

2、師:雞媽媽怎么啦?(重點流眼淚,可用動作提示)。

3、師:雞媽媽為什么會哭?(幼兒自由回答)。

4、師:雞寶寶會去哪里呢?(幼兒自由回答)。

1、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雞到到哪去拉?

邊欣賞課件邊講故事第一段。

師:小雞能不能去追蝴蝶???

師:小雞和雞媽媽會怎么樣???(做遠距離手勢)。

幼:分開。

2、師:我們一起看一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邊欣賞課件邊講故事第二段。

師:小雞到到哪去拉?(樹林里)。

師:樹林里都住著誰?(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雞在樹林里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自由回答)。

3、師:我們一起看一看,接下來會怎么樣呢!

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第三段。

師:小雞能不能跟狐貍走?為什么?

師:這只小雞和雞媽媽出去玩,卻離開了雞媽媽,多危險啊!

師:我們一起學一學:小雞,不要跟著狐貍走,小雞,不要跟著狐貍走!

4、師:我們來聽聽小雞是怎么做的!

欣賞故事第四段。

師:誰救了小雞?

1、師:平時跟爸爸媽媽出去能不能離開爸爸媽媽?

師:離開爸爸媽媽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2、師:如果不小心跟爸爸媽媽走散了,我們該怎么辦呢?

幼:走丟不要動,找警察叔叔,打110。

師:不認識的人也就是陌生人,帶小朋友去找爸爸媽媽,能不能跟他們走?

3、師:我們平時生活中還有很多危險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誰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幼兒自由回答:玩火、玩水、給陌生人開門玩插線等等)。

4、出示課件ppt。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還有哪些事情不能做,是危險的事情!

師:他在干嘛?可不可以玩火?玩火會怎么樣???

四、歌曲小兔乖乖把門開開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真棒,我們來玩?zhèn)€《小兔乖乖》的游戲吧!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十

1、知道不能隨便離開老師或家長,不能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叔叔或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與之設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等。

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2、根據故事內容,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1)小華為什么沒有跟著陌生人走?

(2)小華是怎么說的?

3、情境練習: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情景一: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他今天沒有空來接你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你認不認識她?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跟她走?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某某應該對這位阿姨說什么?(讓幼兒練習:對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還是等我媽媽來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們正在草地上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走過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真可愛,叔叔給你巧克力,我?guī)闳ネ姘??!?/p>

1、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隨意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

3、集體練習一些委婉而禮貌的謝絕語。

4、結束:教育幼兒和陌生人打交道時也應該有禮貌。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十一

1、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的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情景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flash動畫,相關圖片。

1、聽故事:兔媽媽有三個孩子,一個叫紅眼睛、一個叫長耳朵、還有一個叫短尾巴。

有一天,媽媽對孩子們說:"媽媽要到地里拔蘿卜,你們要好好看家,把門關關好"。

大灰狼看見兔媽媽出門了,它就想吃掉小兔子,可是門關的緊緊的進不去。正巧,兔媽媽回來了,大灰狼連忙躲在大樹背后。只見,兔媽媽一邊敲門一邊唱著"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小兔子們聽到媽媽的歌聲,連忙開門。

大灰狼躲在旁邊,偷偷的把兔媽媽的歌學會了。

第二天,兔媽媽到樹林里采蘑菇,大灰狼來到小兔家,一邊敲門一邊唱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

紅眼睛,短尾巴連忙要去開門,長耳朵一聽:"呀,不對不對,這不是媽媽的聲音",小兔子們朝門縫一看,"呀,是大灰狼,不能開門!"大灰狼看小兔子們不開門,可著急了,它說:"我是你們的媽媽,不信,我把尾巴伸進來給你們看",說著,把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伸進門縫里。小兔子們用盡力氣把門關上,夾住了大灰狼的尾巴,大灰狼痛的,"哎呦,哎呦"的直叫。兔媽媽也回來了,拿起木棍狠狠的打大灰狼的腦袋,大灰狼使勁一怔,尾巴斷了,狼狽的逃跑了。

小兔子們可高興了,他們搶著給媽媽開門,兔媽媽親親孩子們,夸它們是好孩子。

2、討論。

3、出示圖片。

4、情景表演。

5、兒歌。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jié)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fā)現(xiàn)、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jié)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jié)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十二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當受騙。

2、提高幼兒對陌生人的辨別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1、進行裝扮用的頭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家長扮演陌生人,并設置好情境。

情景(一)

請一位家長裝扮成陌生人,主動與媽媽不在身邊的明明說話,告訴明明:“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在那邊排隊買東西,叫我過來帶你去找她?!?/p>

情景(二)

請另一位家長裝扮成外婆模樣:“小朋友,還認得我嗎?我是你們家的鄰居,你媽媽突然有急事,讓我把你帶回家,晚上來我家接你回去?!?/p>

1、明明遇到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對他說了什么?

3、明明應該和陌生人去嗎?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為什么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么?(讓幼兒練習)

接著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給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

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對陌生人說:“阿姨,我不吃巧克力?!?/p>

教師小結: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騙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如果小朋友一個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門又應該怎么辦?

教師小結:如果在家里不能隨便開門讓門外的人進來。

對于孩子來說,安全教育很重要?,F(xiàn)在家里就一個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經常留一個孩子在家,對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如不動電、不動氣等。陌生人敲門等幼兒怎樣處理,這是孩子要掌握的技能。在活動中,幼兒知道求救老師、家長。有的幼兒還知道大聲喊叫。幼兒都能掌握。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十三

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2、根據故事內容,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2)小華是怎么說的?

3、情境練習: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情景一: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他今天沒有空來接你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p>

教師提示:你認不認識她?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跟她走?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某某應該對這位阿姨說什么?(讓幼兒練習:對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還是等我媽媽來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們正在草地上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走過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真可愛,叔叔給你巧克力,我?guī)闳ネ姘??!?/p>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十四

不僅是大灰狼來了不開門,其它不認識的人來了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一起學習“不給陌生人開門”。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能夠掌握獨自在家遇到陌生人來訪時正確的處理方法,樹立居家安全意識。

(一)1、請同學們看圖畫故事。

星期天強強一個人在家,聽到敲門聲,趕快跑過去。

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請你想象一下,接著往下講。(組內講)

2、在我國就發(fā)生過許多小朋友獨自一人在家時,給陌生人開門后發(fā)生的事情。

老師講故事。

從剛才的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現(xiàn)象迷惑,因為一些壞人總會用一些具有誘惑的條件或是裝出一些可憐狀來搏得你的同情,讓你認為他們是好人。

獨自在家不開門。

3、我們來看看遇到這種情況時別的小朋友該采取哪些應對方法?連一連。

(二)

1、小朋友,你爸爸約了我來買保險啊!小朋友可以直接說,我爸爸不在家,你改天再來吧!嗎?有一些小朋友不小心泄露了自己一個人在家的事,給了壞人可乘之機。看下面的圖片。以小組為單位活動,為小朋友想想辦法。看誰們的辦法多,又合理。組長負責整理,一會兒匯報。

2、學生活動

3、學生匯報。同學們的辦法真好,所以說我們要學會“聰明對待狼外婆”。

4、我們來看看金點子是如何說的。

(三)壞人的手段可是非常狡滑的,也有一些人通過一些不正確的途徑知道了你家的住址和電話號碼,想確定一下你家是否有人,所以會打電話,如果你獨自一人在家,你會如何接電話呢?正確接電話。

(四)接電話知道了千萬不要向人透露自己是獨自在家,那么打電話報警求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拔打哪個號碼合適呢!

110

要講清楚自己的家庭詳細地址,以及發(fā)生了怎樣的緊急情況。

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

小班健康教案不跟陌生人走篇十五

1、明白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溢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樣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十分感謝沙沙?;氐郊依铮成嘲堰@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但是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鄙成尺B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就應注意的呢”

2、群眾討論:(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就應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齊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抗,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敝笥帜贸鐾婢呓o他玩。

群眾討論:能不能理解陌生人的禮物,就應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這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p>

教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就應怎樣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取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

b、陌生人不必須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能夠和她去。

b、務必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能夠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

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群眾和,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思在活動的開始部分透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fā)生的一段事情,引發(fā)幼兒在現(xiàn)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么。再透過群眾的學習,忙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明白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理解陌生人的帖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務必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狀況、然后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動中設置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十分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忙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xiàn)象,再透過游戲活動,共同分析決定,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93550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