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寫報告時,我們需要注意語言簡練、層次清晰,以及條理分明。報告的篇幅要適中,不宜過長或過短,以免讀者疲勞或信息不足。報告范文中的結構和語言表達值得借鑒,可以提升自己的報告寫作水平。
小學研究報告篇一
課堂座位對于小學生來講非常重要,特別對于他們的行為約束和成績有著非常大的相關性。查顯示,93.5%的小學生表示對自己和他人的座位安排非常在意,并有11.4%的小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換座位是非常不公平的和不舒服的”。在課堂上,舉手發(fā)言而能獲得提問的機會與座位有著直接聯(lián)系,這對兒童學習的積極性有直接聯(lián)系。老師的提問關注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推動他們成績的進步。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有相對不同的看法。45.2%的家長表示座位安排的好壞是可以看出老師對學生的關注程度,,只有7.7%的家長表示座位對學生的成績關系不大。大部分教師的對學生的座位態(tài)度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關注程度。
小學研究報告篇二
“叮鈴鈴??????”隨著一聲長鈴聲,“終于放學了!”只見同學們一走出校門就急急忙忙地蜂擁著朝一個地方飛奔過去――小攤。不到5分鐘,同學們就將小攤圍得水泄不通,開始精心挑選,有得愛買零食,有得愛買漫畫……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的錢是從那兒來的呢?他們?yōu)槭裁从羞@么多錢?小學生有這么多錢到底好不好?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小組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小學研究報告篇三
對于座位的安排表示滿意的小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72.9%的小學生在課堂喜歡坐得靠前,而12.3%的小學生則認為座位的安排對自己的學習沒有關系。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生的座位安排比較關注,特別是有自己特別喜歡的學生。據教師們反映,如果有自己喜歡的學生坐得比較靠前,他們的上課積極性相對較強,課堂互動較多。因此喜歡把自己喜愛的學生安排到前面,從而讓他們有更多的提問機會。家長則更熱衷于和老師打好交道,這樣,能為自己的兒女提供更好地座位安排。
小學研究報告篇四
如前所述,科學合理的座位安排對于小學生在學習方面上能夠帶來很大的好處,但是,一旦座位安排未能做到合理安排的話,其亦會帶回其他方面的消極影響,就比如,坐在座位后面的同學會有心理落差,教師如果一味將優(yōu)生安排在前面就座,會造成后面座位同學形成自卑、自我輕視,在學習上會消極對待,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而且盡管優(yōu)差生搭配了,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或許會受到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影響,學習好的學生學習自主性自覺降低,反而使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淪為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偠灾?,要科學安排合理座位,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而且需要教師去熟悉學生,從學生本身上得各種問題,針對好這些問題,然后能夠在座位安排上更為合理的處理,從而才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小學研究報告篇五
在入學之前,學生的成績平平或有偏科,學生對學習缺乏信心,有些學生甚至有恐懼心理,我們應理解學生,幫助他們正確評價自己過去的成績,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會迎頭趕上的,當學生有所進步或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應及時地給予表揚。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在講解重點、難點時,要由淺入深多設疑問,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盡量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爭議去解決問題的難點,對有勇氣站起來回答的學生給予表揚,對回答問題比較完整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盡量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幫助。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的獲得成功的體驗,在研討、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每一節(jié)課的內容,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增強了學習自信心。
2、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更多的愛和更多的幫助。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fā)展優(yōu)勢。我們應注意發(fā)現(xiàn)和抓住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想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從而樹立起“天生我才心有用”“我能行”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必有成效。同時,我們還應注意自己對學生的教育態(tài)度,正確地評價每一位學生,多給予肯定和鼓勵。平時,可以通過點頭、微笑、夸獎等方式使學生感到安慰、滿足、自信。有的男生易犯錯誤,我們要耐心進行教育以理服人,使他們有適度的羞恥感,又不讓他們與大家隔離開來。在教育時,應就事論事,不隨意論斷他的品性。當他做了好事后,應及時予以表揚,既消除同學對他的反感,也使他體驗成功的喜悅,漸漸形成自信、勇敢而自制的良好性格。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受挫折,當學生在失敗和錯誤面前,要教育學生不要只看到失敗這一結果,而要看到努力的過程,鼓勵學生勇敢面對失敗,敢于面對錯誤,并且人錯誤中學習經驗和教訓,要學會自我調整。
3、密切聯(lián)系家長,共同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
我們要重視家訪,與家長經常電話聯(lián)系,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的情況,及時幫助家長改變不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特別要求家長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正確評價,要求家長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更多的表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相信通過自己努力是能夠成功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學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養(yǎng),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自信心就像催化劑能將人的潛能調動起來,使人們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后獲得成功。教師和家長應共同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提供各種活動、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和條件,給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適度的期望,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使他們經常獲得成功的經驗和感受,增強抗挫能力,培養(yǎng)獨立生活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提高中學生的自信心,使自信心在能力的支柱上成長。
小學研究報告篇六
通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xiàn)象并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于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y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fā)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小學研究報告篇七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不少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懂事、最優(yōu)秀的,只是還小。從而過份的縱容和溺愛,使養(yǎng)中處優(yōu)的孩子容易產生盲目自信,而且易產生優(yōu)越感,受不了一點委屈。過度的照顧和過份的保護,使孩子缺乏獨立活動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不善于與他人交往。過份依賴人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畏縮退避,而這更易遭受挫折失敗。
(2)過高期望或過于嚴厲使孩子缺乏自信。
有些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提出過高目標,使孩子經常受到父母的否定,這會使孩子產生持續(xù)失敗的挫折感,積累“我不行”的消極情感體驗,從而缺乏自信。有些父母對孩子期望較高,當孩子一出現(xiàn)問題輕則批評、否定,重則挖苦、諷刺,甚至進行棍棒教育。長期處于這種缺少接納、關愛的環(huán)境中,孩子會懷疑自己和價值和能力,久而久之,更易遭受挫折、失敗、缺乏自信。
(3)橫向比較和消極評價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對家長來說激勵孩子最常用的方法是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孩子進行比較,殊不知這樣比較是有害的,把孩子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相比較,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父母的評價是孩子認識自己的依據,父母的否定與消極評價會使孩子缺乏自信,產生“己不如人”的消極觀點。
小學研究報告篇八
2008年8月8日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為人類文明的結晶,奧林匹克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從第一屆奧運會到現(xiàn)在,每一次奧運會的舉辦,每一次圣火的點燃,都打開了人類心中那迎接文明的窗子。作為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2008年的奧林匹克是我們向世界展示東方文明禮儀的一次很好的機會,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為文明奧運出一分力呢?為此,我以“情系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做了一次社會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搜集有關“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資料。
2、查找書籍、報刊,詳細了解對創(chuàng)建文明奧運不利的原因,并找出整治的辦法。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調查什么獲得的資料上網查找有關“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的資料。我們還應該多注意日常行為規(guī)范。而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我,也應為奧運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文明言行,禮貌待人,遵守公共道德和公民行為準則,給世界人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并且,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走在道路上遇到垃圾,主動去彎腰去撿一撿;看到盲人過馬路,主動讓一讓;路邊的草坪少去踩一踩;有人問路,應該熱情地為他服務……只要每個人都向文明跨出一小步,社會就會向前跨出一大步。
查找書籍、報刊了解對創(chuàng)建文明奧運不利的原因,并找出整治的辦法。認為“隨地吐痰”、“吸煙”、“亂扔廢棄物”、“大聲喧嘩”這些不文明行為將極大的影響北京奧運會的文明形象,應該加大力度進行制止。同時呼吁廣大市民自覺遵守文明守則,做一個文明的奧運參與者,做一個文明的奧運東道主。
四、結論。
1、通過這次研究,我們也知道了還有許多做的不好的地方,還有許多不文明的現(xiàn)象在出現(xiàn)例如:“隨地吐痰”、“吸煙”、“亂扔廢棄物”、“大聲喧嘩”。
2、雖然社會中不文明的現(xiàn)象并沒有完全消失,但已經大大的減少了。
五、建議。
2008年的奧運會即將召開,通過這次研究,我建議大家自覺遵守文明守則。
水污染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了解衢江水的污染程度。
二調查時間。
2007.8.25~8.26。
三調查方法。
1.比較法。
2.觀察法。
3.訪問法。
4.實驗法。
四調查內容。
25日晚,我來到衢江邊,看見水很渾濁,走過后有點臭味。26日下午,我又來到衢江邊,這時剛下過雨,比25日好多了,既沒有臭味,也不渾濁。我又訪問了一位打魚二十多年的漁夫,他說:“這水1975年前很好,到1980年后就不好了,現(xiàn)在好起來了。比90年代好多了。主要因為那邊造了大壩,大魚捕不到了,這魚小,魚少,我一天只有幾十元?!蔽矣^察了一下,衢江里有水葫蘆,見下圖:還有漂浮物,下圖:而且在邊上,可能是人們隨手扔不遠,落在了邊上。江中還有排放污水的管道,好多處呢!
實驗:
(1)我舀了一些水回家,用同樣的餐巾紙把它同自來水做一次過濾比較。自來水過濾后的餐巾紙是無色的,河水過濾后的餐巾紙是淡灰色的。
(2)取來兩條小金魚分別放入河水和自來水中,幾天過去后,我發(fā)現(xiàn)河水中的金魚正想翻白肚皮,不習慣這里的生活。而自來水中的金魚好些,自由自在。
可以看出,江水臟,自來水干凈。
五調查體會。
我希望通過我的調查報告,給某些人上一堂課,讓某些人看了后不再扔垃圾。保護衢江,保護每一條河,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小學研究報告篇九
一、課題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為了了解我們班學生學習習慣的現(xiàn)狀,尋求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特對本班學生進行調查。
三、研究方法:
調查問卷、采訪、上網查找。
四、研究步驟:
先調查我們班同學學習習慣,再去查一下有關資料,然后去采訪老師,聽聽老師的意見或建議。
五、研究的過程:
1、調查階段:
(1)確定活動的主題。
(2)確定活動的方案。
(3)進行調查、采訪、發(fā)放問卷、搜集有關資料。
2、分析階段:
我制定了小學生學習習慣調查問卷,采訪的對象是我們班同學。我共發(fā)出42張,收回42張有效問卷。然后我對問卷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我班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班同學學習習慣現(xiàn)狀分析:
(1)我們班有68%的同學有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說明我們班有多于一半的同學都是有計劃地學習。
(2)我們班有74%的同學可以做到出聲早讀,這是一個好習慣,可以把文章記得更清楚。出聲早讀的好處:一個人通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大腦完全沒有了疲憊的感覺,早上開始讀書,會激發(fā)大腦皮層的興奮,那么,早上讀書,記憶力比較好,自然就事半功倍啦。
(3)我們班有64%的同學能合理安排假期時間,說明我們班的同學自理能力和安排能力較好。
(4)我們班有58%的同學有偏科現(xiàn)象,原因是老師表揚或批評了他(她),所以導致了偏科現(xiàn)象。偏科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會影響我們部分科目的成績。
(5)認真傾聽的習慣欠缺。許多學生認為認真傾聽就是專心聽老師講課,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在課堂中,許多學生不善于聽取同伴的發(fā)言,急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往往喊著“老師我”,有搶答現(xiàn)象。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大部分學生喜歡發(fā)表各自的見解,不善于接受別人的意見來修正自己的答案。
(6)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沒有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有24%的學生認為自己很少發(fā)現(xiàn)問題與提出問題。從考試看,有一些題目不是不會做,而是缺乏細心,沒有讀懂題目,不知道從何做起,不會審題。
(7)學習缺乏自主性。許多學生都是在家長與教師的督促下進行學習活動。在課堂中,不能自始至終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一旦不在教師的視野范圍之內,就容易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有的學生比較喜歡看電視,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業(yè)就看,有的一有機會就看。做完作業(yè)主動檢查的學生不多。有34.2%的學生不會勤查工具書。
3、行動階段:
(1)上網查找資料。
(2)制定并發(fā)放倡議書。
倡議書。
同學們: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使我們終身受益。對于我們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了,將會改變你的學習成績。知道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良好學習習慣的內容以后,就應該自覺地培養(yǎng)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盡快與你告別。
那么,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教你們幾個辦法:
一、長期訓練,持之以恒。
一個良好習慣的形成是不容易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也是如此。它的養(yǎng)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長期訓練,持之以恒。
二、控制時空,約束自己。
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響。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會控制自己,約束自己。
三、偶有偏離,及時調整。
小學生多數(shù)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反復,容易出現(xiàn)跟著感覺走的現(xiàn)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jiān)督自己,發(fā)現(xiàn)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培養(yǎng)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fā)現(xiàn)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愿我們人人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倡議人:李xx。
六、研究成果:課題報告,倡議書。
小學研究報告篇十
“叮鈴鈴······”隨著一聲長鈴聲,“終于放學了!”只見同學們一走出校門就急急忙忙地蜂擁著朝一個地方飛奔過去——小攤。不到5分鐘,同學們就將小攤圍得水泄不通,開始精心挑選,有得愛買零食,有得愛買漫畫……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的錢是從那兒來的呢?他們?yōu)槭裁从羞@么多錢?小學生有這么多錢到底好不好?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小組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1、去訪問同學,問一下他們的零花錢有多少?
2、走訪家長,問問孩子一天的飲食情況。
3、隨機觀察共100名同學,記錄他們所購買的物品與所花的錢數(shù)。
零食。
飲料。
玩具。
漫畫書。
其他。
所買物品。
59人。
3人。
14人。
12人。
12人。
11元及以上。
所花錢數(shù)。
69人。
21人。
8人。
2人。
11元及以上。
一天的零花錢。
44人。
31人。
25人。
經過我們的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同學一天就擁有4、5甚至8、9元,擁有如此高額的零花錢,這些同學拿著這么多零花錢干什么呢?有人拿錢上網吧,有人去買路邊攤上的`三無食品或者5角錢一袋的垃圾食品——如“火爆雞筋”、“辣皮子”等,還有人將錢用來互相攀比。這種行為傷害了我們的身心,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對此現(xiàn)象,我們建議:
1、家長們不要再給自己的孩子如此多的零花錢了,剛好夠買少量食物和文具就行。
2、希望同學們也能自覺一點,做到不去網吧、不攀比。
小學研究報告篇十一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上網已在學生中形成了一股熱潮,特別是高年級學生。他們上網主要目的是:打游戲,聊天交友查資料.于是我們小組進行了小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
3、訪問父母兒女上網的時間.
4、訪問父母是否同意兒女上網.
1、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2-3小時,做到有節(jié)制與適度;但有15%的學生癡迷于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7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
2、上網的經濟來源,65%的是來自于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32.5%選擇其它。
3、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閱讀或查資料,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黃色網站。
4、父母懂得網絡知識的只有38%;對于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tài)度的不多,僅僅為20.6%,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
對于上網,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把電腦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工具,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以活動訓練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對人物采訪、辯論會、資料查詢等活動,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他們在活動中說、看、查、寫,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動中學生是以主體活動者的角色出現(xiàn),而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參與活動進程。因此,學生有了獨特的親身感受,才會不知不覺中明白了網絡所帶給他們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網應有所選擇與控制,進而達到自我克制的目的。
建議:。
3、小學生倡議大家遠離網吧.
4、加強思想教育,讓兒童少接觸電腦.
小學研究報告篇十二
1.自制調查問卷,隨機發(fā)放到一部分小學生手上,了解一下他們在平時的用眼情況,制成統(tǒng)計表(見副表)。
2.走訪有關部門,了解一般小學生的用眼衛(wèi)生情況,獲取本校同學體檢時的視力記錄。
3.通過多種途徑,搜集小學生做眼保健操的情況。
小學研究報告篇十三
作出假設:人類不同的膚色可能與生存環(huán)境的差異有關。
研究過程:
1、觀察和分析不同人種居住的地區(qū)及生存環(huán)境。
2、查閱圖書或瀏覽網站,了解科學家對人類進化和人種演化的研究結果,然后與自己的研究結論進行比較。
得出結論:
通過觀察世界人種分布圖,我們了解了不同人種在地球上居住的分布情況。通過仔細分析各地區(qū)的環(huán)境特點,結合查閱資料,我們認為人類不同的膚色確實與生存環(huán)境的差異有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946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