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的心得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9 08:55:14
孝道的心得范文(16篇)
時間:2023-11-19 08:55:14     小編:LZ文人

總結不僅能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改進,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閱讀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下面分享一些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幸福秘訣,希望大家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孝道的心得篇一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么的高興,心里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盡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yè),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來,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斗,考上我理想的大學,完成我做一個著名導演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在哪幾部電視連續(xù)劇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讓爸爸媽媽高興。長大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將來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兩次的多陪陪爸爸媽媽聊聊天,因為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后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傊乙欢ㄒ尠职謰寢尶鞓?,讓他們?yōu)槲易院馈?/p>

人人都知道咱們的父母給了咱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的人,是父母賦予我,養(yǎng)育我長大,又教會咱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咱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咱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爸爸講完題后,我仍不明白時,老沖著自己發(fā)火和媽媽的嘮叨,這些都是他們賜予我的愛!

從今以后我應該懷著一顆來,不是像以前一樣享受著父母帶來的愛,而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關懷。

孝道的心得篇二

近來,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彩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彩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己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

記的有一回,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傷心,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所以二老大笑。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jié)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媽媽和我在家。突然,媽媽的肚子疼了起來,媽媽叫我拿藥來,可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媽媽,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

這時,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一個身影,那是媽媽,他肯定為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F(xiàn)在,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終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媽媽說:“有兒子真好?!蔽议_心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會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孝道的心得篇三

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代代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中華民族光榮的我們就要繼承這種傳統(tǒng)美德,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和諧、美好。

俗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可說得真對呀!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中就寫了一位偉大的詩人——王冕。出身貧寒的他,8歲才開始入學,成績優(yōu)良。在王冕還小的一天,母親突然讓他到隔壁的秦家放牛,到了傍晚,秦家人會適當?shù)亟o王冕一些錢。碰上秦家吃腌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小心翼翼地包好,回家孝敬母親。人人都夸贊他是一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這正如老師所說:“孝道老人的孩子心靈最美麗!”

記得有一天,一位老婆婆剛上了車,卻沒有座位,乘客們都好像若無其事。過了一會兒,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婦站了起來,大家都用驚奇的眼神看著孕婦,只見她起身讓座老婆婆感激地說:“謝謝你!”“沒關系,作為21世紀的我們,尊敬老人那是理所當然的?!痹袐D面帶微笑客氣地說。老婆婆下了車,只見她蹣跚地過馬路,一位少先隊員飛似的跑了過去,攙扶著老婆婆,平平安安地過了馬路,這樣就避免了一場飛來橫禍。孝道老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愛心的橋梁,減少了不勝枚舉的遭遇。

同學們,只需要對老人說出一句祝福語、出一點貢獻、奉獻一絲愛……在別人眼里你將永遠是一位孝道老人的好心人。

人在社會上生活,處處要孝道老人,學會孝道老人,恰當?shù)厥褂枚Y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同學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用雙手筑起一座愛心的橋梁!

孝道的心得篇四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此,孝敬父母和長輩,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

五帝之一的舜,他家人多次想害死他:讓舜補谷倉時縱火;讓舜掘井時埋土。事后舜毫不嫉恨,仍然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在厲山耕種時,大象替他耕地,鳥兒代他除草。堯帝經過多年觀察,把女兒嫁給他,并把他立為繼承人。

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的三兒子,為薄太后所生。他母親臥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吃的藥,他要親口嘗過才讓母親服用。

閔損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積木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棉衣,給他穿蘆花衣。一天,父親和他出門,衣服破了個洞,蘆花也飛了出來,父親才知閔損受到虐待。

兒女都要孝順父母,我們不能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

孝道的心得篇五

其實對于咱們這個儒蓮文化,我之前就知道,由于我的女朋友是千山路小學的,她在36期的時候在這里參與過培訓。她學習完之后回去跟我溝通一些收獲,我開頭有些不屑,甚至嗤之以鼻。我認為自己對這些問題有自己的想法,并不需要別人的教導。但是這四天的學習,讓我對從前的'看法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我應當先檢討自己。我這個人在單位和領導、同事相處比擬融洽,但是內心很急躁,有時候會和父母、朋友產生一些沖突,而且對這些沖突不以為然。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對于父母首先應當盡到孝道,特殊是我們這群年輕人,應當把孝道承傳下去。

在這里我要感謝我的姥姥,我的姥姥從小把我養(yǎng)大,始終養(yǎng)到18周歲。我姥姥屬于一個大家閨秀,對于“禮”教得很嚴。我深刻地記得,姥姥說:“一等人用眼教,二等人用手教,三等人用棍子教。”剛剛看到蓮儒幼兒園的孩子特殊得意特殊聰明,讓我的內心產生了自責。回想我在班級里對待我的學生,是否做到和顏悅色?是否做到他做錯了給他一個改錯的時機?事實上并沒有做到。

姥姥還教育我吃飯要有禮。我小時候吃菜只吃自己面前那一局部,哪怕把我面前的菜挖一個小洞,我也不吃別人眼前的菜;吃完飯不能把筷子放碗上;不能說話。其實小時候做得更好一些,學著學著就學走樣了。

教師上一節(jié)課提到對父母的愛。父母對我們的愛特別無私,特別包涵,反過頭來,我們什么時候能夠包涵一下我們的父母呢?我的父親已經52歲了,他的身體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強健了,走路的時候,我會開玩笑說:“小老頭……”感覺父母的身體在一天一天變差,可是我卻沒有做到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每天和朋友在外面玩得很晚。我的媽媽有一些神經衰弱,我回去晚的時候她就是睡著了也會醒來,她總會說:“這么晚回來,對身體不好?!彼闫饋?,我們能有多長時間可以和父母說說話、陪他們聊談天?每天在外面和朋友說那么多,為什么不能回家對父母再共享一下呢?其實父母特別想知道你在單位表現(xiàn)如何,和同事關系如何,甚至和女朋友處得如何。以前我回去也就是一句兩句,這兩天回家我跟媽媽聊了許多。由于家離學校比擬遠,每天要早走,一年365天,我媽能有360天起來為我做早飯,但是我從來沒有感謝過她。昨天走時我給她一個擁抱,說:“感謝您!”我媽還有些驚詫,可能有點適應不了。今日我又給她一個擁抱。我信任,我還會堅持下去。最終,祝福在座的各位長輩、教師的父母都能夠身體安康!

孝道的心得篇六

段一:引言(200字)。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歷來被奉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孝道并不僅僅是在于服從長輩、照料父母的生活,更是一種心境的修養(yǎng),是一種對親情、對社會的責任感。長期以來,我一直抱著敬重的心態(tài)去面對孝道,從中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

段二:認識孝道(200字)。

孝道并不僅僅是尊敬父母,還要我們懂得理解、體貼,與父母心靈溝通。作為一個子女,要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盡量做到順從其意、順應其心。同時,我們也要孝順身邊的長輩,理解他們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只有通過真心實意的關心和陪伴,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孝道的精神內涵。

段三:行動體現(xiàn)孝道(200字)。

孝道不僅僅是一種情感表達,更需要我們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無論是照顧年邁的父母,還是疏通親友的關系,都是行動上的具體呈現(xiàn)。我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母親看電視時經常翻來覆去地找遙控器,我便主動為她尋找遙控器的位置固定在她手邊,她十分感動。從中我悟到,孝道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我們對親人的關愛與關心。

段四:社會孝道(200字)。

孝道不僅僅限于家庭范圍,也需要我們在社會中去實踐。我們要尊老愛幼,關心弱勢群體,關注社會公益事業(yè)。有一次,我看到一個老奶奶很吃力地爬樓梯,便主動上前幫助她,送她回家。老人感慨地說:“現(xiàn)在的孩子都很不錯?!边@讓我深刻意識到,關愛他人,尊重和幫助老年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段五:個人心得(200字)。

通過對孝道的反思和實踐,我體驗到了孝道的力量和價值。孝道是兒女對父母的情感交融,是對家庭和社會的付出回報。同時,它也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教會了我怎樣為人子女以及如何處世。孝道使我學會關心、尊重并引發(fā)我對他人關愛的意識,這不僅僅提升了我的人際關系,更使我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更完整的人。

總結(200字)。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核心之一,它教會我們如何尊重長輩,關愛父母,甚至擴展到了照顧弱勢群體和傳承社會公益事業(yè)中。通過實踐與思考,我意識到孝道是一種親情、社會責任和精神寄托的綜合體現(xiàn)。無論是從個人利益還是社會利益出發(fā),我們都應該積極踐行孝道,用真心和時間去傳承和發(fā)揚這一文化傳統(tǒng)。

孝道的心得篇七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告訴我們,孝是第一位的,其他一切美德都必須以此為基礎。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孝道仍然被傳承和發(fā)揚。

作為一名現(xiàn)代社會的青少年,我雖然沒有經歷過戰(zhàn)亂紛飛的年代,也沒有經歷過貧窮壓迫的年代,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但是,我仍然能夠從古至今,傳承這千年不變的'美德——孝道。

孝,不僅僅是給予父母物質上的滿足,更是對父母精神上的陪伴。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公益廣告,一個男孩為了給自己的父母驚喜,花掉了自己所有的零用錢,買了一束花,送給父母。這個廣告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明白,孝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給予他們滿足,更是要在精神上給予他們關愛。

孝,是發(fā)自內心的真誠之愛,是出自我們對長輩的敬重之情。我對我的父母充滿敬愛之情,我常常陪伴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盡我所能為他們減輕負擔。我時刻牢記,孝道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情感和精神的表達。

孝,是我們作為子女的一種責任和擔當。我們要時刻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時刻以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我們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父母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我們的關愛和陪伴。

孝,是一種傳承,是一種文化。我們要傳承孝道,發(fā)揚孝道,讓它在現(xiàn)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孝道,讓孝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我們人生的重要課題。

總之,孝道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我們要時刻銘記孝道,以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承擔起我們的責任,傳承孝道,讓它在現(xiàn)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孝道的心得篇八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作為子女,我們肩負著傳承和發(fā)揚孝道的責任和使命。德行與心靈的修煉是實踐孝道的關鍵,通過對孝道的思考和實踐,我體會到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孝道。下面,我將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孝道,現(xiàn)代人在孝道實踐中的困惑,培養(yǎng)孝道的方法以及我個人的體會這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在傳統(tǒng)的意義上,孝是尊敬父母和長輩、照顧家人的美德。尊重父母是孝道的基礎,要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決定,孝敬他們的同時,也要關心和幫助家人。我小時候,家人總是囑咐我要懂得孝順父母,不僅要尊敬他們,還要幫助他們分擔家庭工作。所以我會主動打掃房間、洗衣服,還經常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表達孝道的實際行動。在成長過程中,我明白了父母供養(yǎng)我們不容易,對家人的關心和付出是我們對孝道的實踐。

然而,在現(xiàn)代社會,許多人在尊敬父母和照顧家人時常常遇到困惑。一方面,現(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工作和學習壓力繁重,使得人們很難抽出時間來陪伴親人;另一方面,年輕一代的觀念變化,思想獨立和追求個人自由的態(tài)度,使得傳統(tǒng)的孝道觀念有所缺失。我也曾面臨著這種困惑,在學業(yè)繁忙的時候,我常常顧不上照顧家人,漠視了對家人的責任。然而,一次機緣巧合下,我讀到一本關于孝道的書籍,書中提到孝道并不是一味地順從父母的意愿,而是要在關心家人的同時,給他們留有足夠的空間和獨立。這才讓我恍然大悟,孝道并不是要我們一味地犧牲自己,而是要我們更加懂得尊重和理解家人的需求。

既然現(xiàn)代生活給了我們許多困惑,那如何培養(yǎng)和傳承孝道呢?首先,我們要加強對孝道的教育和宣傳,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孝道的重要性。學校應該加強對孝道的教育,讓學生了解孝道的理論知識和鼓勵他們從小培養(yǎng)孝道的思想。家庭也要發(fā)揮教育的作用,父母要通過親身的言傳身教,將孝道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靈。其次,社會應該加強孝道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通過舉辦孝道文化活動、開展志愿者活動等方式,引導人們關注和實踐孝道精神。同時,政府也要出臺相關政策,保障老年人和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為人們傳承和弘揚孝道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通過學習和實踐,我體會到孝道是一門藝術。首先,孝道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要把照顧家人作為一種責任來承擔。即使忙碌,我們也應該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家人,為他們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環(huán)境。其次,孝道需要細心照料家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我們要關注家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健康問題并及時照料。同時,我們也要關心他們的心理需求,傾聽他們的煩惱和困惑。最后,孝道需要我們學會感恩和珍惜。我們要感恩父母和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不因小事而產生爭執(zhí)和矛盾。

總的來說,孝道是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核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使命。通過對孝道的思考和實踐,我明白了孝道的重要性,也找到了踐行孝道的方法。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實踐,我們才能真正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孝道之光在我們的內心繼續(xù)閃耀。

孝道的心得篇九

無意間搜索,我看到了一贍養(yǎng)糾紛,二原告已是遲暮之年,走路都已經顫顫巍巍。二人于1953年結婚后生育了兩男兩女,即本案的四被告,四個人都是由兩位老人撫養(yǎng)成人,現(xiàn)都已成家立業(yè)修建了樓房,可他們卻在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喪失勞動能力的時侯讓他們住在修葺的豬圈樓上。

說實話,我自認為我是一個很理性的人,所以在看到這樣的事情時,我的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思考這個家庭中子女與父母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子女與父母是要有多大的矛盾才能讓他們如此安置年邁的父母而忘了父母曾經的生養(yǎng)之恩。

(1)父母的忽略。

講到原因,我想到的第一個原因就是這個,80后的孩子不像我們現(xiàn)在90后的孩子因計劃生育所以個個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寶,而是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血緣親戚一大堆。雖說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不可否認,孩子多了,煩心的事也就多了,父母自然而然會因為家庭或個人的原因在不經意間偏愛其中一個孩子,而忽略了其他的孩子。

哪個孩子不渴望父母的關注,卻因父母無意間的忽略受到了傷害,數(shù)次多了,便自我感覺父母不愛自己了,長大了,只記住了父母的不好的他們,親情自然也就淡了,怨或恨卻增加了。于他們來講,只是遠離父母已是仁至義盡,想要他們好好的贍養(yǎng)父母,呵,那純屬扯淡。

(2)父母財產分配不均。

俗語說人多好辦事,可這個道理在贍養(yǎng)父母的問題上卻并不靈驗。子女多了,當他們成家立業(yè)另立門戶之時,大部分父母都會因林林總總的原因使某個孩子的財產比其他孩子的要多。良心好點的,最多也就在心里抱怨一下,該有的贍養(yǎng)費卻不會少上一分錢,可是親情卻也淡了,調查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回家的次數(shù)也少了。

至于沒有良心的人,我想不需要我說大家也都知道,眾多的糾紛案例中可是有不少都是因為財產分配不均引起的。

(3)愛人與父母的隔閡。

有使以來,因自身愛人與父母的關系不好鬧上法庭的贍養(yǎng)糾紛同樣不少。不是他們不愛父母,而是相比較而言他們更愛自己的另一半。以他們的立場來看,一邊是一起度過前半生的年邁的父母,一邊是將要一起度過后半生的妻子,即使是愿意贍養(yǎng)老人,也會因為新婚妻子的枕邊風而遠離老人,不與父母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在他們的想法中還是愛人重要,至于父母,給點錢也就差不多了。

這并非危言聳聽,任何一個人處在贍養(yǎng)父母與維系自己小家庭安穩(wěn)的矛盾中都會舉步維艱,大概只有父母曾在年少時給予他深刻的感動的人才會站在父母這一邊吧。

……。

雖然那案件最后已然完美解決,可我卻并不認為這是值得慶賀的事情。當贍養(yǎng)父母的問題鬧上法庭,當兒女與父母站在對立面時,我深刻的懷疑親情是否還在,即使贍養(yǎng)問題最終得到解決那又怎樣,父母的心已然凄涼。

俗語說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而父母給我們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們給我們的是整個大海,我們應該懂得回報,懂得孝道。

何謂孝道——百善孝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懷孝道的人,才終能收得善果。

孝道的心得篇十

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根底、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穩(wěn)定與開展的精神動力。當前社會隨著經濟的開展,經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蝕了一些人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復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tǒng)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借口,不能把“孝”付諸于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xiàn)了滑坡現(xiàn)象。市委市政府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讓每個干部職工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凈化、啟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表達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同事……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xiàn)思想境界的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于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為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huán)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著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發(fā)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后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yè)。俗話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后,特別是在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孝德教育讓我真正懂得了如何盡“孝”?而不能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時行“孝”?!靶ⅰ狈帧靶⌒ⅰ?、“中孝”、“大孝”,而“孝”的最高境界是行“大孝”,孟子曰:“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

孝道的心得篇十一

“與父母深入地談一次心,向家里承包一項家務勞動,向父母贈送一份禮物……”這是河北師大附中向學生們布置的寒假作業(yè)中的一項內容,“盡孝道”成為該校5000名學子的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yè)。

按照計劃安排,河北師大附中10日放寒假,學生們離開校園之前,將人手一份《河北師大附中學生寒假要求》。記者在“寒假要求”中看到,學校除了要求學生們在寒假中不要沉溺于網絡、注意安全、尊老愛幼、認真復習功課等等外,還要完成“六個一”的家庭孝道作業(yè),即:與父母深入談一次心(噓寒問暖);承包一項家務勞動(體會艱辛);給父母寫一封家書(暢談理想);向父母贈送一份禮物(聊表孝心);在學業(yè)上給父母一點驚喜(恪盡職守);向困難群體貢獻一份愛心(延伸孝道)。

為了保證這份特殊的寒假作業(yè)能取得實效,學校還制定了孝道實踐活動的反饋表,上面列舉了孝道作業(yè)的6項內容,并在每個內容后留有空白,家長要簽字證明學生是否完成了這些內容,并且要對自己的子女的孝心滿意度打分。

河北師大附中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李杰說,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在學校里積極向上、表現(xiàn)很好的孩子,到了家中便是另一番模樣:與家長難以交流,不理解父母的關愛,更不懂得回報父母,不用說洗衣物,就連自己的襪子也不會洗。

李杰說,百善孝為先,學校希望孩子們先成“人”,再成“材”,給學生留這樣一份寒假作業(yè),是基于繼承和發(fā)揚孝敬父母、尊長愛幼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考慮,也是在廣泛的調研及與家長交流的基礎上決定的,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持。

據(jù)介紹,寒假結束后,河北師大附中還將在全校范圍內進行“走近父母”的征文活動,讓學生們進一步感受父母的關愛,感受父母為孩子成長付出的艱辛。

感恩父母傳承孝道的作文。

弘揚孝道文化的演講稿。

孝道演講稿范文七篇。

精選孝道演講稿范文六篇。

關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

孝道的心得篇十二

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孝敬父母的真諦!

自我們懂事以來,我們始終在學會懂得。例如:懂得感恩、懂得幫忙別人、懂得敬重師長……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過,我卻遲遲才學會懂得去好好的孝敬我的父母!

從小到大,我總是聽到爺爺奶奶對我說:“你長大以后,肯定要孝敬你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乖孩子!”爺爺奶奶這么說,鄰居鄰居也這么說,連教師們也都這樣的教育我們??墒牵揖故冀K都很迷惑,心想:為什么我要孝順他們呢,父母用得著讓我們去孝順嗎?可是,直到這么一天,我才最終明白了為什么我們要孝順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了!

想到這,我沖了進去。只見媽媽悄悄地臥在書桌上,身上不時地打著冷顫,我二話沒說,拿了件外套披在了媽媽的身上,媽媽被驚醒了,說:“你怎么又起來了,我算出來了……!我一下子抱住了媽媽,始終強忍在心中的眼淚最終不禁嘩嘩的流了下來,我抽泣著說:“媽媽,你為了我,明天還要上班,你只是幫我想題,卻讓我先去睡,自己趴在桌上睡著了,我……?”我一時間突然說不出話來了,媽媽卻笑著勸慰我說;“我是你的媽媽嘛,固然要好好愛你、呵護你啦,傻孩子!”

我此時最終擠出一句話:“媽媽,我以后肯定要永久孝敬您!”我們就這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沒有松手!

孝道的心得篇十三

常言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精神動力。當前社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利益的驅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蝕了一些人的頭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復雜化,一些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了改變,人們對精神層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長孝親的傳統(tǒng)美德逐漸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識,也以沒時間、沒精力等各種借口,不能把“孝”付諸于行動,人們思想中的“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現(xiàn)了滑坡現(xiàn)象。適時開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中國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在“孝德”教育中心靈得以凈化、啟迪,在實踐中體會、感悟、認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長孝親、感恩父母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將這種感恩之心付諸行動,讓“愛與責任”的體現(xiàn)升華至愛自己的崗位、感恩父母、感恩領導、感恩老師??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回報社會,在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最終實現(xiàn)思想境界的升華。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于咱們生命,撫養(yǎng)咱們長大成人,還教給咱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咱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為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huán)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著咱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發(fā)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后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yè)。俗話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當咱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后,特別是在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咱們捫心自問一下,咱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咱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yǎng),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為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丑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會發(fā)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咱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孝道的心得篇十四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不變認知,不孝道作為道德根本,當今社會文化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從,被人所繼承。讀了《論語》中《為孝》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孝道真諦。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尊敬、依從、感恩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于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為子女成長付出了全部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情況下回報父母。這樣教,這樣說,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范圍之內。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疼我愛我,我學父母樣,也應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長大后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梢姡袊私绦?,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yǎng)出孩子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yǎng)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開始,又是一切教育歸宿。所以中國人說:“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p>

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結果。固然在人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fā)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為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為我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于腦后,最后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為孩子自覺行動,長大后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yǎng)孩子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也最容易見成效。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國人老話:“愛子,教之以義方”,而孝道,就是義方之最大者。

孝道的心得篇十五

孝道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國價值觀,強調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倫理道德標準之一。

在我的生活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孝道的重要性。孝道不僅是一種傳統(tǒng)的美德,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我從小就被告誡要尊敬父母,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他們做出貢獻。這些教誨一直伴隨著我成長,成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過學習孝道,我學到了許多有益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我明白了父母的重要性和他們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我學會了尊重他們,關心他們,并盡我所能為他們做出貢獻。這些價值觀和道德標準不僅影響了我與家人的關系,也影響了我與他人的交往。

總的來說,孝道對我來說是一種人生的哲學。它幫助我理解了家庭的重要性,并為我提供了人生的指引。我相信,孝道不僅是一種傳統(tǒng)的美德,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孝道的心得篇十六

今天,百忙之中得來閑暇,陪母親出門走走,這是她叨念了很久的心愿,只是,我卻一直都未能做到!想要躲避良心的責備,于是,我告訴自己,也告訴她:我一直奔忙努力,只是希望有能力讓她過得更好一點!然而,我一直忘了問她,什么樣的生活對于她來說,算是更好一點?一輛豪華的轎車停在我們身邊,車門開處,走下一個珠光寶氣的老太太,年紀與母親相仿,氣勢卻截然不同,她帶著隨從,一臉冷漠地走進這五星級賓館。目送她離去,回頭看見身邊的母親,雪染雙鬂,斑駁凝聚出銀絲;身上的衣服依舊簡樸。

驀然間,心里一陣刺痛,一直想要讓母親過得更好,可是,怎樣才叫好?像剛才那位老太太的生活嗎?或許,那是我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母親拍拍我的手,笑容依舊是我熟悉的和氣,她說:“不必艷羨她,因為,我擁有的比她更多!”

擁有的比她更多?我看著母親,一臉疑惑!母親依舊微笑,言語間卻透著難得的自豪:“我散步經過這里,經??匆娝恳淮?,她都這樣來去匆匆,陪著她的,除了那個隨從,就只剩下她一臉的冷漠!我比她幸福,至少,我還有女兒陪我出來散步!”

心再一次刺痛,努力了這么多年,奔忙了這么多年,冷落了父母這么多年,想要改善他們的生活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今天才明白,原來,我努力追求的,從來都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要的,真的不多!他們要的無非是兒女們那少得可憐的陪伴!閑暇時分,能花上三四分鐘聽他們拉拉家常;下班回家,情愿喝上一碗媽媽遞上的銀耳蓮子羹,他們已然滿足,別無他求,幸福的笑容就會在他們臉上蕩漾開來,一直帶進夢里,依舊那樣甜甜地笑著!

做為兒女,我們不應該覺得慚愧嗎?終日為生活奔忙,追名逐利!淡漠了心境,冷落了雙親!間或承受良心的責備,我們還要為自己帶上一頂高帽子:我們這樣辛苦只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好日子?有沒有人問過一聲,對于他們而言什么樣的日子叫做好日子?

我們一直以為,能讓父母吃得好,穿得好,有能力讓他們拿著某件價格不菲的商品出門炫耀一番,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個有出息的兒子(女兒)就是孝順!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老人們的炫耀,比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

公園里,一位老人拿著一部外國原裝的數(shù)碼相機向同伴們炫耀:“這是我兒子從國外寄回來的”看著那部沒有一個中國字的機器,圍觀的人群沒有意料中的艷羨,反而有些輕視:“這玩意一個中國字都沒有,你會玩嗎?”

不遠處的另一堆人,同樣的在攀比,一位婦人正在向她的同伴們展示身上那一件并不高檔的新衣服:“這是前幾天我女兒陪我買的!”一瞬間,多少人眼中漾出艷羨,贊美聲此起彼伏,她們贊的是衣服,眼中看的卻是衣服以外的某種東西!我知道,旁人的艷羨不是來自于那件衣服,而是僅僅源于那個“陪”字!

陪!對于我們年青人來說再一般不過,工作要陪客戶,生活要陪**,難得的休息還要陪朋友;有沒有人算過,一天24小時里,有幾個小時是留給父母的?他們孤獨一天,翹首盼望,等的或許只是為了跟孩子吃一頓晚飯!

曾經不明白,為什么退了休的老人喜歡扎堆在公園里,直到吃飯了也不回家。如今,父親也退休了,也跟所有的老人一樣,我方才明白,他們不是不回家,而是在等待兒女們來“接”他們回家!有時,只需簡單的一句:“爸,回家吃飯了!”就足以贏得別人的艷羨,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讓他們高興得好像得到了心愛玩具的孩子!

猶如兒時的我們對父母的依賴一樣,如今,兒女是老人唯一的依賴!富貴名利對于已近暮年的老人還有多大意義?兒女的親近與關懷才是他們唯一的財富!古訓有言:“家有一老,如獲一寶!”寶的寶貴要多少財富方可匹敵?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千金散去,終有復來之日,只是這稀世珍寶,若是失了,還有什么能填補此生遺憾?名利浮華?富貴壓身?那些不過是瞬間煙云,燈滅處,煙消云散!

遺憾?何為遺憾?丟了工作,失了價值,那叫歷練,不是遺憾!勞燕分飛,同林異向?那是悲寂,不叫遺憾!辛苦創(chuàng)業(yè),傾覆商海,那是老天給你的機會:待從頭,收拾舊山河!轟轟烈烈之后,回歸平平淡淡,不知道有沒有人曾注意到:世上有種遺憾,叫做: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不是他們不情愿等待,而是,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變數(shù)和意外!容不得我們悔恨,也不同意他們等待!

其實,這稀世珍寶的價格并不昂貴,只是每天那僅僅幾元的車費錢,抑或是那少得可憐的電話費!電話的彼端,你不要不耐煩,他們不需要你對客戶般的小心翼翼,也不需要你作報告似的長篇大論,只是想要聽聽你的聲音,想聽到你親口告訴他們:“今天,我很平安,也很快樂!”

天下父母皆牽掛,僅此而已!做為兒女,忙不是借口,那幾個倒背如流的數(shù)字,孝順,只在手指跳躍間!不需要組織繁瑣的語言,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天涼了,多加件衣服,爸媽要保重身體!”就已足矣!

前幾天,在朋友那里學到一句話,出自**之口,雖然簡潔,卻是很美的人生格言,她說:“孝先行,事必成!”相信所有人都懂得他的意義,只是,能做到的,又能有幾人?百善孝為先!愿天下所有已經成功或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的朋友,不要忘了,我們“成事”的根本;更別忘了,在這冷漠的人世間還有最能溫暖我們的生命源泉!他們的付出,不是天經地義,而是,值得珍惜!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325473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