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可以讓我們更加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有效的團隊合作對于工作的順利進行至關(guān)重要。下面是一些總結(jié)的范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靈感。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一
對于本班學生來講,沒人到過黃山,更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tài)各異的奇石,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jīng)驗。課文的語言平實,用詞準確,學生一讀就懂,可是真正要想象出文中所描繪的情境,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形怪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卻是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架設(shè)與文本溝通的橋梁。通過一年多的訓練,學生有表達的興趣和愿望,可是用詞不夠準確,語句缺乏條理性。因此,幫助學生嘗試將閱讀中積累的詞語運用到口頭表達或?qū)懺捴?,讓學生通過想象,仿照課文,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也是這一課的重難點之一。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會認:陡、峭、臂。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記憶字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三、教學用具:卡片、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設(shè)疑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2、同桌同學互相幫助,解決認字的問題。如果仍然有不認識的生字,就做好記號。
3、教師走下去收集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把這些生字寫在黑板上。
4、指名讓學生讀帶拼音的生字,解決字音的問題。
(三)、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1、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記字形的?說說平時是怎樣用這些字的?
2、小組匯報學習過程。每組講一個字,講的不好,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匯報的形式是。
(1)讀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
(3)擴展詞語。
3、理解詞語意思:(學生在理解時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也可以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
聞名:有名?!奥劽型狻本褪窃谥袊屯鈬己苡忻?/p>
尤其:表示進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四)指導書寫:
1、學生在書上把每個字按筆順描寫。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試著把每個字獨立寫一個,寫后與范字比較,看看哪筆寫得不好再進行修改。
3、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說說哪個字不太好寫?
4、教師指導書寫。
(1)出示帶田格的“滾”字。
(2)觀察這個字,有什么特點?(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左窄右寬)。
(3)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滾”字:三點水旁的“提”寫得不要太平,在橫中線上收筆。右半部分的“點橫”和“公”字要寫在橫中線上。下面的筆畫是:撇、豎提、撇、捺,最后一筆“捺”要與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獨立書寫這個字,每字寫一遍。
(6)同桌同學互查,相互糾正。
(7)展示評議。
5、其他生字由于筆畫少,不是很難,學生把每個生字獨立寫一遍。學生有問題舉手,教師個別輔導。
6、展示評議,比比誰寫得最好。
(五)、初步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和老師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讀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段)。
2、自己讀課文,提出問題。
3、教師走下去收集問題。
(六)、復習鞏固:
1、看詞語,說出生字,并補充完整:
xx秀麗(神)奇。
xx奇形怪(狀)。
xx仙人(指)路。
2、讀詞大比拼: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看老師出示詞語卡片,看誰讀的準確。
(七)、布置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每個字寫3遍。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2、抄寫詞語:神奇風景區(qū)彈琴名字翻滾著名巨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通過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3、通過觀察圖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引導學生欣賞好詞佳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展開想像。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朗讀感悟。
教師:這節(jié)課我邀請同學們當小導游,結(jié)合畫面、課文內(nèi)容給大家介紹黃山,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認真觀察,看看誰是:最佳小導游。下面我們先練習練習怎樣概括地介紹景點。
1、教師請學生當小導游觀察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話給大家介紹介紹。
2、然后讓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語氣。談?wù)勛x后的感覺。
3、進行朗讀展示。
4、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介紹,指名介紹,大家評議。
二、抓住重點進行介紹,深入理解。
同學們知道先從整體進行介紹,黃山風景區(qū)的奇石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接下來我們練習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介紹。
1、自己讀課文,找找描寫黃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體介紹了哪些奇石,邊讀邊在書中畫一畫。
2、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談?wù)勛约旱母惺?。教師結(jié)合學生說的及時板書。(“仙桃石”、“猴子觀?!薄ⅰ跋扇酥嘎贰薄ⅰ敖痣u叫天都”)。
3、在小組內(nèi)討論: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對照課文插圖,進一步了解黃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練習借助插圖介紹其中的一個奇石。(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三、指導朗讀,入情入境。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在介紹時還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語言,做到繪聲繪色,用你的語言去吸引游客。
1、黃山奇石生動有趣,你們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2、老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范讀。
3、學生練習讀。
4、以小組為單位讀讀。
四、啟發(fā)想像,練習講解。
讓學生結(jié)合手中的畫用自己的話介紹。
師:黃山風景區(qū)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結(jié)合圖片,仔細觀察,大膽想像,根據(jù)奇石的樣子起名字,給大家介紹。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五、推選小導游進行介紹,評選最佳導游。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結(jié)合一處奇石景點進行介紹。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競賽。
1、進行現(xiàn)場講解。
2、組織大家評議。
教師總結(jié):
通過大家生動、形象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黃山是天造地設(shè)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云海溫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覺得來到了天上人間。同學們,努力學習吧!將來希望你們學有所成,憑借自己的能力,前去游覽,感受黃山的美麗神奇!
六、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反思:我通過設(shè)疑導入新課,一下子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盡快的了解黃山有多奇。并通過多種方法識字。再用小導游的方法來促進他們讀通課文、讀懂課文、并且能夠聲情并茂給大家介紹某種奇石的神奇之所在。大家都有一種什么時候能去黃山親自一游就好了的想法。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我又告訴他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靠自己的能力登上黃山,似乎他們的學習盡頭更足了。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二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聽寫詞語。
2、提出學習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段來體會黃山石的奇。
(2)能結(jié)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課外資料搜集展示。
要求:
1、小組內(nèi)按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順序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它同學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nèi))。
1、我會讀。
(1)看圖讀,讀出黃山石的奇,表達出對黃山石的贊嘆之情。(如我喜歡猴子觀海這塊石頭,作者把它寫得非常生動有趣,我們要通過朗讀把它的奇、美表現(xiàn)出來,讓石猴動起來等。)。
(2)想象讀,邊讀邊想象黃山奇石的樣子。
2、我會說。
(1)看了圖讀了課文,學生會用自己的話說說“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塊黃山奇石。
(2)學了文中的比喻句,學生也會說一句比喻。
(二)創(chuàng)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個性化朗讀。
2、小組表演讀,像導游給游客介紹一樣朗讀,最好是背誦。
3、小組仿寫的一塊石頭(對比展示,生生互評)。
4、小組課外資料搜集展示。
黃山石的奇體現(xiàn)在哪里?(通過學生的思考和總結(jié),加深對黃山石奇特的體會與感悟)。
1、自編童話。
挑自己喜歡的一塊奇石,根據(jù)課文的介紹,發(fā)揮想象,編個故事。
2、圖片繪畫展。
根據(jù)課文中黃山奇石的圖片,或畫一畫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搶球”,每個小組布置一個圖片繪畫展。
1、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符號,再讀一讀。
(1)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部()。
(2)黃山的怪石多有趣?。ǎ?。
(3)你去過黃山嗎()。
(4)媽媽,你帶我去黃山玩一趟吧()。
2、補充完整句子,再讀一讀。
(l)“猴子觀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人指路”遠遠望去,真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雞叫天都”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桃石”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三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2課《黃山奇石》的第二課時。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本課圖文并茂,生動地介紹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趣的奇石、怪石,課文語言生動,描寫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紹了黃山風景區(qū)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寫黃山的景色——秀麗神奇,還特別指出了黃山的奇石有趣極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它不僅具體形象地介紹了文中四幅插圖的奇石,而且在最后一個自然段概括地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xiàn)了黃山奇石數(shù)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課時重點解決2——5自然段。
知識與技能:
(1)復習生字詞和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看懂圖意,能抓住“奇”字欣賞奇石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們都是什么樣的。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能力的當堂熟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看圖、學文,運用講、讀、寫、畫等形式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黃山奇石》形象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但據(jù)調(diào)查,很多學生沒有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tài)各異的奇石,大多數(shù)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jīng)驗。又結(jié)合二年級的學生能獨立閱讀一定數(shù)目的篇章,能根據(jù)學習的要求進行品詞,品句,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
本課根據(jù)上述目標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自主學習策略。
自主學習策略的核心是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著眼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
(2)創(chuàng)新學習策略。
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堂教學,打破了教師教學用書和學生教材的局限。從單一的,一刀切的“封閉式”教學轉(zhuǎn)變到了多層次,多樣化的“開放式”的教學,把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當代科技相結(jié)合,把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
1,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p>
結(jié)合基礎(chǔ)教育跨越式發(fā)展教育理論,就本課而言,“黃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華所在,為了使學生在學習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態(tài)的黃山石,教學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shù),通過大量文本的閱讀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課語文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yǎng)成主動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2,對語文來說,要最終落實到“讀”和“寫”。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跨越式資源,這些資源內(nèi)容豐富,而且與課文的主題,教學目標有關(guān),深具實效性和科學性。這樣的學習內(nèi)容,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面大大增加,而且還為學生的打?qū)憚?chuàng)作積淀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讓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感悟語文,欣賞語文,最后還生成了屬于自己的語文學習成果。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跨越式教學試驗中“以生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自主權(quán)。
教學圖片;flash課件。
一、觀看錄像,揭示“奇”
師:(播放介紹黃山風景錄像片斷。)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黃山奇石(點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奇”
1、誰來讀讀課題,你覺得“奇”是什么意思?
帶著你們對“奇”的理解,一齊把題目讀一遍。
2、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具體寫了哪塊奇石的樣子?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這些奇石,在具體介紹的石名旁打記號,讀好后小組交流一下。
課文介紹了黃山上的“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
具體介紹的石頭是“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
師:(課件依次點擊石名,指名一學生讀這些奇石)。
三、品讀探”奇”
2、課文是怎樣寫這塊石頭的呢?(學生找出相關(guān)句子,讀讀,教師點出課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課文這幾句話,寫得怎么樣?小組討論一下。
3、“猴子觀?!庇腥ぃ跋扇酥嘎贰币埠苡腥ぁ?/p>
(點擊課件,播放”仙人指路”圖及相關(guān)文字:遠遠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讀這幾句話,誰來學做一下這塊石頭的樣子。
5、謝謝各位小仙人。在黃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酷似猴子觀海的石頭,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讓我們一起美美地把這一段話讀一讀。
四、觀圖聯(lián)想,寫“奇”
1、作者經(jīng)過觀察,抓住黃山石的樣子,展開合理的想象,通過打比方,把靜止的石頭寫活了,寫具體了。(點擊課件,播放“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圖片)下面我運用這種方法,選擇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塊石頭,抓住它的樣子,寫幾句話。
五、讀畫誦說,贊“奇”
如果你畫畫比較好,就用簡筆畫畫出它們的神奇;
如果你記性比較好,就用書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話說出它們的神奇。
2、看了,聽了你們表現(xiàn),讓我們真真切切地理解了黃山奇石的奇特之處。
(五)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誰愿意把自己這節(jié)課的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
(六)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放學回家以后,查找一下有關(guān)黃山奇石的資料,為自己設(shè)計一條游覽黃山的導游圖。
在這節(jié)課中總體思路要做到:目標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學生主體性與主動性充分發(fā)揮。讓學生通過學習,在知識,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較好的提高和發(fā)展。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要處處能體現(xiàn)出老師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而進行的教學設(shè)計。
另外,在教學過程方面要充分體現(xiàn)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的特點。通過學生閱讀資料,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獨立判斷,養(yǎng)成主動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在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八、教學反思。
《黃山奇石》是人教版第四冊的內(nèi)容,作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知識,表現(xiàn)欲望較強,喜歡展示自己。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已經(jīng)能夠自主學習,能夠與他人合作學習。但學生對黃山奇石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的細致觀察能力也處于薄弱階段,對課文理解有一定難度?;谝陨锨闆r,我對本課的教學做了以下反思:
一、flash課件的使用恰當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在情景導入、奇石探究、課文朗讀等方面適時使用了flash課件,效果較好。如在欣賞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塊奇石后,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flash課件,再現(xiàn)了黃山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通過這一視聽結(jié)合的課件手段就能有效地營造出聲畫并茂的課堂情境,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調(diào)整好準備上課聽講的愉悅的情緒背景,更重要的是為整堂課做好主題鋪墊,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定向于授課內(nèi)容上。另外調(diào)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想看黃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產(chǎn)生了對黃山“奇石”的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產(chǎn)生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的熱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二、經(jīng)過課件引導和學生的互動探究,對基礎(chǔ)性知識點的掌握有效。
由于本課出現(xiàn)的“我會認”的生字較多。對學生的掌握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我結(jié)合課件輔助教學,把這些字在學生識記的基礎(chǔ)上帶入課文中學習,把識字和文本情景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對于要求“我會寫”的生字,我通過課件展示書寫順序,并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和同學演板,幫助學生獲得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在閱讀過程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研讀課文,理解詞義,讀懂句子。并且通過多媒體如如課件的示范朗讀等調(diào)動學的各種感官投入學習。在品讀中讓學生深刻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之處,既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又能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要適當?shù)倪M行課堂氣氛的調(diào)控,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效益的最大化。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圖片展示、音頻朗讀示范、字詞書寫練習等比較全面的完成了各項教學目標。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為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拓展延伸處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收獲與理解,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選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內(nèi)容或讀一讀,熟記課文;或畫一畫,加深理解;或?qū)懸粚?,進行小練筆等,多方面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寫練中有收獲、有發(fā)展??僧敹鄶?shù)同學在興趣盎然的陶醉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時,有位同學在讀“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他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的啼叫……”這一句的末尾時,故意捂著嘴巴小聲“喔喔喔”地叫著,還對其他的同學扮著做鬼臉。多數(shù)同學都被他逗的無法安心學習,他卻還在那里暗自得意。面對這種情況,我及時進行了制止,讓他和同學們對他所做公雞鳴叫的樣子和聲音與課文中“雄雞”鳴叫的內(nèi)容進行對比和再次表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較好的化解了一次課堂意外事故。在這件事中我感到課堂中適當?shù)恼n堂氣氛調(diào)控是必要和必須的。但要把握好時機,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化教學意外事故為課堂生成性資源,在贊賞、鼓勵與探究的氣氛中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四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黃山奇石》。
《黃山奇石》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教科版二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課文。它由兩副圖和一篇課文組成。課文共有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黃山風景區(qū)的景色與怪石。第二到第五自然段重點寫了黃山的四塊奇石,分別是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作者根據(jù)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寫得十分有趣。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告訴我們黃山的奇石非常多。作者在字里行間飽含對黃山奇石和秀麗景色的熱愛。
本課圖文并茂,課文抓住景物特點展開了合理想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據(jù)以上分析,我預設(shè)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本課9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感悟朗讀等方式感受黃山石的奇和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體會本文的語言美、想象美,激發(fā)學生熱愛黃山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黃山的奇和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難點是通過想象寫出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三塊樣子和來歷。
接下來我說一說本課的教學流程。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反復自讀自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所以本課的設(shè)計緊緊圍繞“奇”“趣”兩個字展開,力求體現(xiàn)自主閱讀自主感悟的教學理念。
我主要設(shè)計了三大板塊完成本課的教學,即(一)情境導入,感受奇趣(二)自主感悟,探究奇趣(三)課外延伸,拓展奇趣。
我先說說第一板塊:情境導入,感受奇趣。
上課時我首先板書“黃山”兩個字,告訴學生它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山”,素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然后再板書“石”。讓學生展開想象說出心目中黃山石的樣子,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表現(xiàn)欲。最后歸納板書“奇”字,以“奇”字為切入點,帶領(lǐng)學生“走進黃山”,感受奇趣。
下面我向大家介紹本課的第二板塊教學:自主感悟,探究奇趣。
在這個教學板塊中共設(shè)計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探究學習。使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充分自由的發(fā)展。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讀石、議石、說石、寫石。
讀石。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手段。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熏陶情感。本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如下: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后歸納書中主要介紹了哪幾種奇石。認讀如下四組字詞:抱、蹲、望、一動不動,飛、落,站、伸、指,伸、啼叫。
(2)看圖讀。先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兩幅插圖,再朗讀相應的兩段文字,在朗讀中體會黃山石的“奇”,讀出對黃山石的贊美之情。
(3)表演讀。要求學生扮演導游給“游客”介紹黃山,并把自己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
議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引導學生議議“猴子觀?!边@塊奇石,引導學生說出這塊奇石的“奇”和“趣”。
具體做法如下:
(2)讓學生讀課文中的這一自然段,圈出描寫奇石的句子和詞語。重點理解: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地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句中哪些詞語用得好?好在哪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用“抱”“蹲”“望”寫出了猴子觀海的動作,用“一動不動”寫出了石猴入迷的神態(tài),感悟課文是通過描寫石猴的動作和神態(tài),把石猴寫得活靈活現(xiàn)。
(3)讓學生通過朗讀把猴子觀海這塊奇石的“趣”表現(xiàn)出來。使學生進一步領(lǐng)悟猴子觀海這塊奇石的有趣。同時通過朗讀幫助學生積淀語感,為下面的寫話做準備。
歸納以上學法后,讓學生小組為單位,任選三塊奇石中的一塊,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然后在班級內(nèi)交流。
說石。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說說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幾塊奇石。這幾塊奇石,課文僅提及而已,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任選這幾塊奇石中的一塊,進行說話練習。讓學生做到理解與表達相結(jié)合,把課文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
寫石。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在寫石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為學生提供層次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自主選擇,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所提高,寫出心目中的黃山石。
最后我說一說第三板塊的教學:課外延伸,拓展奇趣。
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不能局限于課本,應以課本為依托,向課外延伸,積累語言,鍛煉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本環(huán)節(jié)具體要求如下:
1、讓學生給自己搜集到的黃山石起名字,把黃山奇石介紹給更多的人。
2、找找黃山奇石的圖片,或畫畫想象中的黃山奇石,并配上一段文字,全班交流評比。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標1、學會12個生字和由升字組成的詞語,認識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有關(guān)段。2、看懂圖意,能抓住景物特點。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4、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秀麗風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感悟是重點。讀懂得并列關(guān)系的段落。(第3段。
教學難點鞏固識字。仿照第3段說一段話,并紹“天狗望月”和“仙女彈琴”這兩塊奇石。。
教學儀器與媒體卡片、生字課件、錄音帶。
板書設(shè)計|“仙桃石”奇|“猴子望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趣|“天狗望月”|“仙女彈琴”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復習導入二、識字三、寫字四、作業(yè)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表演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合作識字:1、出示生字,小組長帶領(lǐng)同學討論識字。2、組長匯報本組識字方法。鞏固識字:1、猜字謎:橫山上面三根草。帶月子旁的字。2、找朋友。教師手舉卡片,學生迅速讀出并組詞,用詞語說一句話。1、復習筆順規(guī)則。2、說說那幾個字是從左到右,這幾個字的書寫結(jié)構(gòu)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那幾個字是從上到下?3、區(qū)別形近字如:它與安區(qū)與巨龍與尤4、學生描紅,書寫。5、比一比,誰寫的好。向小伙伴介紹自己搜集的黃山的圖片和資料。
作者郵箱:weilili_318@。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六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jié)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潛力。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搞笑。
難點:如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教學用具:
錄音機、錄音帶、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案)。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云,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乃黃山“四絕”。這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二、運用課件欣賞黃山奇石課文插圖,生觀察圖說像什么?
三、觀察完圖,初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認讀生字詞。
五、接讀課文,生評價。
六、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七、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了解“秀麗神奇、聞名中外、尤其”等詞語意思。配樂讀出情。
八、小組練讀課文。
一、導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新授: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樣樣?生答。
老師用“奇特、搞笑”兩個詞來概括大家的發(fā)言,好不好?(板書:奇特、搞笑)。
3、生畫。然后問:你有哪些詞不理解?請?zhí)岢鰜恚?/p>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結(jié)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搞笑,就講;如果你愿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貌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nèi)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小組能夠討論討論。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
(1)仙桃石:生說自己的理解。誰愿意來讀讀?(一生讀)老師把其中一個句子改寫成這樣,你看看哪句好?為什么?(這說明作者用詞十分準確。)好,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也不太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2)猴子觀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搞笑?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必須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說。多么奇特、搞笑呀!誰能讀好?試一試!找個同學比一比。配樂讀。試背一遍。
(4)金雞叫天都:生說。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貌?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搞笑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找生讀最后一段。
7、又寫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的?
9、你喜歡黃山嗎?那老師此刻就帶你去游覽一下黃山好嗎?這次我們就不單單看奇石了,還記得老師上節(jié)課講的黃山四絕嗎?除了“怪石”,還有什么?(生答)好,同學們等不及了吧!請看錄象。
10、美不美?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11、下面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為最好的課文背誦一下。
12、檢查背誦。
13、同學們,黃山石奇特、搞笑,黃山更美!其實,祖國大地上還有許多這么著名的風景區(qū),課下同學們能夠讀讀有關(guān)的課外書。另外,告訴大家,下一單元就有一篇介紹寶島臺灣風景秀麗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課下同學們能夠先睹為快!
好!這節(jié)課就學到這兒,下課!
第三課時(簡案)。
一、背誦課文。
二、學習生字。
三、處理課后題。
四、出示一幅怪石圖訓練學生想象力,先說話,再寫話。
板書設(shè)計:黃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猴子觀海搞笑。
仙人指路-金雞叫天。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會認:陡、峭、臂。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記憶字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學過程:
一、觀看黃山的風光片,導入新課:
教師擔任導游的角色,播放黃山的風光片,請學生觀看,并講解:黃山在我國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那里風光秀麗,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看,一會兒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說說看到的內(nèi)容。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山的一大景觀——奇石,教師接著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一)教師:為了讓同學們玩的愉快而有意義,我們先要做好準備工作,請大家拿好介紹的內(nèi)容,自己先讀一讀,注意讀準生字的音。如果有不認識的漢字請你畫出來。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2.同桌同學互想幫助,解決認字的問題。如果仍然有不認識的生字,就做好記號。
3.教師走下去收集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把這些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4、指名讓學生讀帶拼音的生字,解決字音的問題。
(二)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1、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記字形的?說說平時是怎樣用這些字的?
2、小組匯報學習過程。每組講一個字,講的不好,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匯報的形式是。
(1)讀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
(3)擴展詞語。
3、理解詞語意思:(學生在理解時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也可以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進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三)指導書寫:
1.學生在書上把每個字按筆順描寫。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試著把每個字獨立寫一個,寫后與范字比較,看看哪筆寫得不好再進行修改。
3.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說說哪個字不太好寫?
4.教師指導書寫。
(1)出示帶田格的“滾”字。
(2)觀察這個字,有什么特點?(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左窄右寬)。
(3)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滾”字:三點水旁的“提”寫得不要太平,在橫中線上收筆。右半部分的“點橫”和“公”字要寫在橫中線上。下面的筆畫是:撇、豎提、撇、捺,最后一筆“捺”要與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獨立書寫這個字,每字寫一遍。
(6)同桌同學互查,相互糾正。
(7)展示評議。
5.其他生字由于筆畫少,不是很難,學生把每個生字獨立寫一遍。學生有問題舉手,教師個別輔導。
6.展示評議,比比誰寫得最好。三、初步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聽錄音讀課文。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讀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段)。
2.自己讀課文,提出問題。
3、教師走下去收集問題。
四、復習鞏固:
1.看詞語,找出生字卡片,補充完整:
*秀麗(神)奇。
*奇形怪(狀)。
*仙人(指)路。
2、讀詞大比拼: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看電腦隨機出示詞語看誰讀的準確。
五、布置作業(yè):
1、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每個字寫3遍。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2.抄寫詞語:神奇風景區(qū)彈琴名字翻滾著名巨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通過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3、通過觀察圖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引導學生欣賞好詞佳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引發(fā)學生展開想像。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電腦。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朗讀感悟。
教師:這節(jié)課我邀請同學們當小導游,結(jié)合畫面、課文內(nèi)容給大家介紹黃山,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認真觀察,看看誰是:最佳小導游。下面我們先練習練習怎樣概括地介紹景點。
1、教師請學生當小導游觀察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話給大家介紹介紹。
2、然后讓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語氣。談?wù)勛x后的感覺。
3、進行朗讀展示。
4、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介紹,指名介紹,大家評議。
二、抓住重點進行介紹,深入理解。
同學們知道先從整體進行介紹,黃山風景區(qū)的奇石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接下來我們練習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介紹。
1.自己讀課文,找找描寫黃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體介紹了哪些奇石,邊讀邊在書中畫一畫。
2.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談?wù)勛约旱母惺?。教師結(jié)合學生說的及時板書。(“仙桃石”、“猴子觀?!?、“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3.在小組內(nèi)討論: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對照課文插圖,進一步了解黃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練習借助插圖介紹其中的一個奇石。(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三、指導朗讀,入情入境。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在介紹時還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語言,做到繪聲繪色,用你的語言去吸引游客。
1、黃山奇石生動有趣,你們能有語氣地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2、教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范讀。
3、學生練習讀。
4、以小組為單位讀讀。
四、啟發(fā)想像,練習講解。
讓學生結(jié)合手中的畫用自己的話介紹。
師:黃山風景區(qū)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結(jié)合圖片,仔細觀察,大膽想像,根據(jù)奇石的樣子起名字,給大家介紹。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五、推選小導游進行介紹,評選最佳導游。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結(jié)合一處奇石景點進行介紹。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競賽。
1、進行現(xiàn)場講解。
2、組織大家評議。
3、頒發(fā)小導游資格證。
教師總結(jié):
通過大家生動、形象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黃山是天造地設(shè)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云海溫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覺得來到了天上人間。同學們,希望你們前去游覽,感受黃山的美麗神奇!
六、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摘錄文中描寫優(yōu)美的詞句,背誦下來,并抄寫在摘錄本上。(最好能圖文并茂)。
板書設(shè)計: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八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黃山松的美和奇。
教學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奇松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guān)黃山和黃山奇松的資料。
教學過程:
1、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高俊陡峭的華山)。
2、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云遮霧罩的廬山)。
3、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秀麗的峨眉山)。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雄偉的泰山)。
看來同學們對祖國的名山了解可真不少呀!那同學們喜歡旅游嗎?現(xiàn)在快跟老師一起領(lǐng)略黃山的美景吧!請看大屏幕:
(多媒體播放黃山畫面)。
1、對,它說的就是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稱的黃山。(師板黃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多媒體畫面(黃山四絕))人們對“四絕”之中的什么特別情有獨鐘?(師板:奇松)。
(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教師范讀第二自然段。
要求:分別找出描寫三大奇松的句子,用“_____”畫出來。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點?“奇”在哪里?(小組合作學習)。
品味迎客松的“奇”:
a、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作者評價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師: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一提到黃山的松樹,就馬上會想到——迎客松“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保?/p>
b、過渡:作者為何對迎客松評價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c、還奇在哪里?(奇在飽經(jīng)風霜,生命力強)。
誰能說說“飽經(jīng)風霜”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圖文結(jié)合理解)。
d、指導朗讀:
它就像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經(jīng)歷了各種風風雨雨,所以讀“飽經(jīng)風霜”這個詞時,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滄桑感。(指名讀,男生齊讀)。
這棵迎客松雖然飽經(jīng)風霜,卻仍然枝繁葉茂,長得蓬蓬勃勃,多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少年?。。ㄖ该x女生齊讀)。
(師生齊讀)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e、“迎客松的奇還表現(xiàn)在哪里?”
出示:“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這句話運用什么修辭手法?
表演感悟:同學們,請伸出手臂,再看看圖,這一叢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所以人們把它叫做“迎客松”。好客的迎客松正翹首盼望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呢?它會說哪些歡迎詞?(學生熱情交流歡迎詞,并加上動作)。
喜歡迎客松的同學一起站起來讓我們伸出熱情的手臂,大聲地說:我們歡迎您!
師生再讀: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
f、你覺得這是一棵怎樣的迎客松呢?
是呀!它僅僅是一棵松樹嗎?它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呀!這不僅是黃山松的熱情,而且是黃山的熱情,是整個黃山人的熱情。
品味陪客松的“奇”:
a、再被迎客松熱情的迎上去之后,誰來陪同我們游覽黃山風光?(陪客松)。
那他有奇在哪里呢?
b、陪客松的什么特點?(抓“綠色的巨人”體會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蒼翠茂盛。)。
同學們,陪客松正伸展那寬大的肩膀,遮擋住炎炎烈日,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博大的胸懷,無私的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向它學習。
c、如果你是你就是那顆陪客松,你會對游客們書寫什么呢?
品味送客松的“奇”:
a、黃山松真神奇呀!當游客飽覽美麗的黃山風光后,接著送客松來向游客。
依依不舍地告別。
b、瞧,這就是送客松,覺得它長得怎樣?找出描寫送客松的句子,默讀。再讀寫迎客松的句子,比較這兩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c、送客松正跟游客告別,多么依依不舍啊,想象一下,它會對游客說些什么?(學生展開想象說說告別的話)。
小結(jié):
三大名松的確美,的確奇,美在姿態(tài)奇特,更奇在它們仿佛通了靈性,好像成了黃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風景;還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長手臂,向你告別!真是奇松?。∠嘈磐瑢W們也一定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了吧!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感受黃山奇松的神奇魅力。(齊讀第二段)。
3、比賽背誦,加深印象。
請同學們抓緊時間把這段話背下來,把這最具有代表性的三棵松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背得最快最熟練。
4、欣賞黃山的奇松。
a、黃山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燃,它們?nèi)缫恢е衿娴漠嫻P,把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請欣賞?。ǔ鍪疽唤M圖片)。
b、齊讀第三自然段。
這么多的奇松翠柏,它們或_______,或______,或______;或______,或______,或______;它們有的______,有的______。黃山奇松裝點著黃山,使得黃山更加______,更加______。
c、想象說話:
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狀如()……。
咸陽的旅行社準備“黃山七日游”,請你寫一句廣告詞。
美麗的黃山,是中國的瑰寶;神奇的黃山,是全世界的奇觀;夢幻般的黃山,是大自然的驕子!黃山正敞開雙臂歡迎我們!黃山松的姿態(tài)真美喲,美的讓人稱奇,奇的讓人叫絕。難怪旅行家徐霞客兩次游覽黃山后,寫下了這樣的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我們感受了三大名松又欣賞了這么多松樹,同學們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想一吐為快。請你來當回小作家,選擇你喜歡的幾棵松樹仔細觀察、大膽想象,寫一段話。
迎陪送。
客客客千姿百態(tài)。
松松松。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從文字和圖片中感受它們的樣子。
3、正確認讀十八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從文字和圖片中感受它們的樣子。
2、正確認讀十八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
課件。
2課時。
我們的祖國幅原遼闊,景色秀美。有靈動的流水,廣袤的森林,遼闊的草原,險峻的高山。著名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南部,"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四絕之一的"怪石"是大自然巧奪天工和人類奇思妙想的結(jié)晶,吸引著中外游客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今天,我們繼續(xù)走進《黃山奇石》。
板書課題,學生讀。
1、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上節(jié)課中認識的字朋友。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2、課件出示生字,開火車讀,第二遍組詞讀。
1、同學們字認的很好,相信課文讀的也很棒,下面把書打到12頁,把課文朗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要停頓得當。
學生自由讀課文。
指名分段朗讀。
2、理解第一段。
指名讀第一段。
提問:第一段時告訴了我們黃山的位置,誰能說一下它在哪里?
學生回答。
問:誰知道"聞名"的意思?
結(jié)合課件引導學生注釋在書上。
問:黃山最有趣的景色是什么?
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這句話,解釋"尤其"的意思,出示,尤其句式,學生練習說話。
3、學習第二段。
師:第一個介紹的是什么怪石?
學生答,出示圖片,板書"仙桃石"。
問:為什么叫它仙桃石?
它是怎么來的?
學生答,課件出示"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請學生找出其中表示動作的字,引導學生做上標記,并重讀這兩個字。
學生試讀,指名讀,示范讀,齊讀。
4、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誰知道"陡峭"是什么意思?用動作理解后,學生學著注釋在書上。
問:這只猴子是什么樣的?
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句子。
找出句子中表示猴子動作的詞,學生自己標注,試讀,指名讀,齊讀。
5、出示"仙人指路"及"金雞叫天都"圖片,學生說出名字后,自讀第四五自然段,然后請學生當小導游介紹兩塊奇石。
師:課文里是怎么為我們介紹仙人指路的?
學學它的樣子。
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指名向大家介紹"金雞叫天都"。(讀相關(guān)段落)。
問:這只公雞漂亮嗎?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金光閃閃)。
怎么會是金光閃閃的呢?
師:太陽就像一個魔術(shù)師,把雄雞變得金光閃閃,在變化的一剎那,我們的心里充滿驚喜和興奮,大家試著把這種驚喜和興奮讀出來。
指名讀。
7、學習第六自然段。
師:黃山的奇石只有這么多嗎?
生回答,說出其它三塊怪石的名字,師板書。
師:黃山的每塊石頭的名字都起的形神兼?zhèn)?,通過名字我們就能想像出石頭的樣子,看到這三個名字,你的腦海里是不是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它們的樣子。下面,我們每個小組選一塊怪石,討論一下怎么樣向大家介紹它,每組派代表進行介紹。
小組討論。
代表介紹。
師:黃山的怪石只有這么多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解釋"等等",等同于學過的省略號,板書。
8、根據(jù)板書回顧課文內(nèi)容。
問:用課題里的哪個字概括這些怪石最恰當?
突出一個"奇"字。
學生齊讀課題。
師問:黃山的奇石美不美?喜歡嗎?讓我們帶著對它的喜歡齊讀課文!
配樂齊讀課文。
同學讀得真美啊,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巖石在等著你們給起名字呢,課下,發(fā)揮自己的想像,想像一下還有什么形狀的巖石,把它畫下來,再為它起個名字,寫上一小段簡短的介紹。
《黃山奇石》是冀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四課的內(nèi)容。它向人們再現(xiàn)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的奇與趣,讓學生借助圖片和作者的描寫,來感覺黃山之石的"形"奇和"神"趣。
本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主要目標是通過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從文字和圖片中感受它們的'樣子。
在課堂導入部分,我用了一個簡單的視頻,隨著畫面的轉(zhuǎn)換和音樂的播放教師進行講解引入,第一次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導入,效果還不錯,比其它的方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一開始就進入了狀態(tài)。接下來利用課件進行了生字復習,感覺方式還有些單一枯燥。下面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利用課件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朗讀課文,對一些重點詞語進行理解和標練習。在第一段里借助"聞名"教給了學生在書上備注的方法,并在理解"尤其"這個詞時,對學生進行了說話練習。在第二、三自然段,讓學生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標注完后加重語氣讀,通過反復的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第四、五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片進行自讀,然后當小導游對"仙人指路"和"金雞叫天都"進行介紹,換一種方式對學生進行了朗讀練習。最后讓學生根據(jù)另外三塊巨石的名字,想像出它們的樣子,小組討論如何來介紹它,最后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對本組選中的怪石進行介紹,這個環(huán)節(jié)鍛煉了學生想像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緊湊,注重了學生的讀,在多種方式的讀中進行理解,但對時間的把握上還不夠準確,使各環(huán)節(jié)在時間的分配上有些前松后緊,同時也看到了自身對先進教學手段掌握上的不足,今后還要加強自身學習。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十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郁郁蒼蒼”造句。
4、觀察圖片,任選一種松樹,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教學策略。
1、提煉主線。以“黃山奇松”奇在哪兒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視頻、音頻、文字、圖片等,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進入“旅游”境地,感受黃山松樹的奇美。
3、朗讀感悟。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對關(guān)鍵詞句的品味、聯(lián)想,感受黃山松樹的瀟灑、挺秀。
4、化語為畫。學生讀懂文本語言、浮現(xiàn)語言形象,用電腦繪制名松形象。
5、讀寫結(jié)合。仿照課文寫法,自選一種松樹試著寫一寫。
媒體設(shè)計。
在網(wǎng)絡(luò)教室,教師設(shè)計網(wǎng)頁放在學校服務(wù)器上。
一、導入課文。
1、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哪些聞名中外的風景區(qū)和旅游勝地?
[調(diào)動學生直接、間接的經(jīng)驗,喚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2、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山”的黃山去看一看,好嗎?(板書:黃山)打開網(wǎng)頁,進入“黃山旅游”觀看錄象和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
3、“黃山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奇松”則情有獨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仔細觀賞一下這些奇特的松樹吧。(補充完整題目:奇松)。
4、據(jù)題質(zhì)疑:黃山松奇在哪兒?
二、初讀感知。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xiàn):
(1)自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并結(jié)合上下文初步領(lǐng)會生字詞的意思,不能解決的加下劃線。
(2)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3)簡要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2、自學課文。
3、讀后檢測交流。
4、簡要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5、小結(jié):黃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讓我們再讀課文,細細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讀第一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xiàn):
(1)默讀第一節(jié),想想黃山松奇在哪兒?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四絕”、“情有獨鐘”的意思,有困難的可以訪問“說文解字”。
2、學生返回首頁自學。
3、同桌討論。
4、學生顯示網(wǎng)頁內(nèi)容進行交流。
(1)學生讀第二句,抓住“瀟灑”、“挺秀”體會,并點擊第二句話,出現(xiàn)黃山全景圖,展示黃山松瀟灑挺秀的身影,體會黃山松的奇特。
[語文姓“語”,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學同樣十分注重語意的領(lǐng)悟和把握。]。
(2)讀好第二句。
(3)學生點擊第一句話,聯(lián)系“說文解字”,展示“黃山四絕”的圖片,理解“四絕”的詞意。
(4)打開“說文解字”,理解“情有獨鐘”的意思。
(5)讀好第一句話,讀出人們的喜愛之情。
5、齊讀第一節(jié),再次完整地感受黃山松的奇特。
四、精讀第二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的“第二節(jié)導讀”,呈現(xiàn):
(1)讀讀描寫三大名松的語句,想想從哪些重點詞語中感受到名松的奇特呢?加上下劃線,并說說是怎么體會到的。
(2)聯(lián)系課文說說“飽經(jīng)風霜”和“郁郁蒼蒼”的意思,并用“郁郁蒼蒼”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過想象任選一種名松,把它的形象畫下來嗎?你可以進入“創(chuàng)造天地”試一試。
2、學生自學,同學之間可以交流討論。
3、學生顯示網(wǎng)頁內(nèi)容進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學生讀寫“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勁”、“飽經(jīng)風霜”、“郁郁蒼蒼”、“斜伸”等詞體會,并點擊這句話展示“迎客松”的圖片,進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學生把優(yōu)秀的畫作傳送到大屏幕,圖文對照,師生點評。
c、讀好這段話,讀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們的贊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學生讀寫“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綠色巨人”體會,并展示“陪客松”的圖片進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學生把畫好的陪客松的畫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c、讀好這句話。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學生讀寫“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體會奇特,并點擊這段話出示“送客松”的圖片進一步體會。
b、學生把畫好的送客松的圖片傳送到大屏幕,圖文對照,師生點評,進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
c、讀好這段話。
(4)齊讀寫三大名松的句子,整體感受他們的奇特。
(5)看圖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學生把造的句子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五、精讀第三節(jié)。
1、進入“閱讀指南”之“第三節(jié)導讀”,呈現(xiàn):
(1)默讀第三節(jié),想想“千姿百態(tài)”是什么意思?文中列舉了哪些不同的姿態(tài)?可以進入“圖片集錦”欣賞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選擇一種最喜歡的松樹,學習第二節(jié)的寫法,給它配上幾句話嗎?
2、學生自學。
3、學生打開網(wǎng)頁交流。
[利用網(wǎng)頁,展示更多的黃山松的形象,加深學生對黃山松樹之奇的感受。]。
(1)展示圖片理解“千姿百態(tài)”、“屹立”、“斜出”、“仰”、“俯”等詞,,體會松樹姿態(tài)之奇。
(2)部分學生把寫好的片段發(fā)送到大屏幕,師生點評。
(3)讀好這一節(jié)。
六、總結(jié)全文。
1、讀了《黃山奇松》,請你說說黃山松奇在哪兒?
2、讀了《黃山奇松》這篇課文,你是否覺得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黃山奇松的贊嘆之情?如果是,請你瀏覽全文,舉例說說。
七、課外延伸。
讀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什么?可以進入“人文地理”和“推薦網(wǎng)站“查閱相關(guān)資料。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重點:了解課文中介紹的黃山奇石的樣子,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難點: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
設(shè)計意圖:
一、談話揭題:
3、齊讀課題,要讀出感覺。(讀出向往和渴望。)。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
師: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拿著門票,準備好去黃山旅游吧!
1、初讀認識生字,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或同桌“伙伴”讀準生字的音。?。
(2)、同桌合作學習,利用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3)、小組合作讀,要求:互相幫助,讀得流暢,不明白的可以作好標記。
(4)、匯報識字。選出小組的代表,帶領(lǐng)大家認讀生字。
b猜字謎:橫山上三根草——當;走在耳朵邊——陡;一個人在山邊——仙。
c認讀詞語:聞名中外、秀麗、陡峭、翻滾、奇形怪狀。
2、聽錄音朗讀,認識奇石:
生自讀課文,劃奇石,同桌交流。
課件依次點擊石名,指名讀奇石名字。
(4)、引導學生觀察說說自己感受,體會黃山石的奇特與美麗。?。
3、自由練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比一比,看誰讀得流利有感情。
4、配樂齊讀全文。
三、寫字:
尤:注意沒有一撇。
其:里面是二橫,不是三橫。
巨:注意筆順。
一、復習鞏固:
1、????課件“小青蛙跳出來”認讀生字和新詞。
3、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
4、各種方式介紹會:?。
(1)仙桃石:?。
誰愿意來讀讀??。
齊讀句子。?。
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想象。
配樂讀,誰想來試讀??。
背誦??。
小結(jié):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塊像猴子的石頭,活靈活現(xiàn),?神奇而美麗。?。
(3)仙人指路:?。
男女同學比一比。?。
配樂讀。?。
試背一遍。?。
小結(jié):這樣的景色似乎充滿了仙氣。?。
(4)金雞叫天都:?。
想象“金雞叫天都”的樣子??。
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
指名配樂讀。?。
齊讀此段。?。
6、課文是不是就重點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也寫了其他的奇石??。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的??。
發(fā)揮想象力表達,了解黃山石頭可真奇特。?。
7、錄象帶播放風景,游覽黃山。?。
8、師:你有什么話想對黃山說的嗎??。
三、延伸鞏固?。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明顯的缺陷:(并分析原因)。
改進的措施:
黃山奇石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一、導入: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黃山奇松》。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開始)。
2、交流,看“四絕”圖。(圖放大)。
“奇松”——松樹在懸崖上爭奇;“怪石”——怪石在山峰上矗立;“云?!薄坪T诜遨种袕浡?;“溫泉”——溫泉四季常暖。
大自然的美在這里匯聚,這就是黃山“四絕”。
3、在人們向往的“四絕”中,最鐘情的是其中的奇松。人們對黃山奇松特別有感情,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出示卡片“情有獨鐘”,什么意思?(特別偏愛、感情專一)讀詞,把帶有“情有獨鐘”的這句句子讀好它。
4、人們?yōu)槭裁磳S山奇松情有獨鐘?指名讀第二句話,評議,把“處處”、“瀟灑”、“挺秀”這幾個詞讀好,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黃山是“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的,黃山的松樹“奇”在哪里呢?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三大名松的名稱。
交流:哪三大名松?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你從什么地方體會到迎客松的“奇”?交流,(這個詞讀得特別好或不到位)出示卡片“遒勁”(讀讀句子,結(jié)合圖,什么意思)、“飽經(jīng)風霜”(結(jié)合數(shù)的年齡),接讀“郁郁蒼蒼”,這棵迎客松充滿活力,誰來讀一讀?2至3生讀。
4、你還從哪里體會到迎客松的“奇”?學生讀第二句句子,“如同”什么意思?作者由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聯(lián)想到什么?讀好句子。把迎客松的熱情、好客讀出來,三生讀。
6、陪客松“奇”在哪里呢?指名讀。
7、為什么說陪客松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呢?
(看圖,這是--旁邊是--為什么稱它是綠色的巨人呢?說說你的體會--二生讀)男生讀。
8、送客松“奇”在何處呢?
指名交流,你讀懂了哪些詞語?結(jié)合圖,出示卡片蟠曲(枝干彎彎曲曲,這就是蟠曲),天然盆景(沒經(jīng)人工修飾,天然形成的',正因為它的枝干蟠曲,所以人們把它們比作天然盆景),手臂(a、主人的手臂,不加引號;b、這里指枝干,看圖,所以加引號)。女生讀。
9、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形態(tài)奇美,神韻非凡。讓我們完整地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分組讀。
10、這三大名松寫得真美,請你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名松,將它背出來,把它留在自己的腦海中。(學生練背)。
11、指名背誦(4生,2位迎客松,1位陪客松,1位送客松)。
12、現(xiàn)在老師要請同學以導游的身份,介紹這三大名松,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介紹一棵奇松,還有一位當導演,他們解說得怎么樣,你要把關(guān)。誰來試試?請一組同學上臺做導游,其他同學現(xiàn)在就是游客了。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2、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
五、朗讀全文。
六、學生介紹收集的黃山奇松的圖片資料(4、5張),盡可能用上“如同”這個詞。
同學們還收集的其它黃山奇松的資料,課后相互交流、交換。
板書:
迎客松。
送客松。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585768.html】